農業改革與建設試點專題報道:江西省南昌縣“搭建現代農業大平臺”
39歲的江西省南昌縣小藍鄉瀝山村村民陳淑萍對記者說:“做夢也沒想到,自己中年時當上小藍工業園的工人,每個月還能掙到4000元工資,既能燒飯、帶孩子,還能坐在有空調的房間里做事。”近年來,南昌縣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把引領城鄉一體化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從建立農業經營新體系、產銷對接新模式、資金投入新機制、風險防范新措施等關鍵問題入手,著力破解經營規模小、投入分散、融資難、保險發展滯后等制約瓶頸,加快完善“一帶兩園三區五走廊”產業布局,統籌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探索具有區域特點的農業現代化模式。
工業向園區集中,農民向城鎮集中,搭建城鄉統籌大平臺
南昌縣農業局局長章運新頗為自豪地對記者說:“近幾年來,南昌縣通過工業向園區集中、農民向城鎮集中、土地向適度規模經營集中,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初步建立起了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龍頭企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五大經營主體,探索出了以集約化為目標、以專業化為形式、以組織化為手段、以社會化為支撐的農業經營新體系,解決了農民老齡化、生產兼業化、土地經營零碎化的狀況。截至今年7月,轉移農村勞動力兩萬多人,流轉土地17.82萬畝。”
南昌小藍經濟技術開發區辦公室主任張炭喜聽說記者來采訪工業園區,興奮地告訴記者:“我們堅持高度聚焦園區建設,引導工業企業向園區集中,并向有條件的鄉鎮延伸工業集中區,不斷夯實產業發展平臺,吸收更多的農民就近就業。”
56歲的陳件根,都到了快退休的年齡,身體有點殘疾,可他每個月還能掙到6000多元。他告訴記者,殘疾人本來就很難找工作,他能在小藍工業園工作很滿足,而且工資也很高。
南昌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吳浩亮雖然年輕,但談起工業園區的事情卻很老道:南昌縣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創造條件、形成機制”的思路,切實推進農村人口轉移,減少農民,提高城鎮化水平。一是強化城鎮功能吸納農民進城,二是強化政策配套引導農民進城,三是強化就業培訓鼓勵農民進城。以土地修編為契機,立足城鄉規劃統籌,著力構建縣城為龍頭,中心集鎮為支撐,中心村和農村新社區為基礎的新型城鎮體系;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對符合城鎮落戶條件的村民、居民,只要申請,一律辦理城鎮落戶;對失地農民免費進行就業培訓、創業資金補助和就業崗位補貼,實施崗位援助和就業指導,著力增強農民就業能力。
整合財政資金,吸引社會資金,搭建投資融資大平臺
南昌縣圍繞“一帶兩園三區五走廊”現代農業的產業布局,統籌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惠農政策,整合項目資金。
縣財政整合現代農業、農業開發、高標準糧田等多項資金,全面投入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整合農口資金9億元用于農田水利建設,通過整合資金建設高標準農田40萬畝。
江西省農業廳計財處處長劉建堂說,南昌縣按照“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建立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投資、融資平臺,吸引民間資本投入農業農村,破解了現代農業資金短缺難題。
做大做強南昌縣現代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著力破解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資金瓶頸。南昌縣現代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樹衛說,縣里以信用擔保撬動資金。參與組建全省性擔保公司,拓展南昌縣現代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融資聚資引資功能,我們按照“以儲促投”的方法,成功收儲境內建設用地400畝,為全縣農業重大重點項目建設融資奠定了堅實基礎。啟動民資引資金。增加民間資本的投資信心,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格局,2012年政府投入的1400萬元現代農業發展資金撬動了近2億元的民間資金。資本市場變資金。對煌上煌、綠滋肴、匯仁等上市條件成熟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支持它們通過各種途徑上市,實現裂變擴張。
延長產業鏈,發展訂單農業,搭建市場對接大平臺
向塘鎮劍霞村委會原村支書萬金秀,今年已經64歲了,她一邊切瓜給我們嘗,一邊甜滋滋地說:“我們村里有1273戶村民,幾乎家家都種瓜,為了保證瓜的品質,我們建了一個100立方米的沼氣池,用沼液澆瓜,養魚,為了防止瓜的病害發生,我們采取土地輪作的方式,一年種瓜,一年種糧,一年種蔬菜,五年輪換一次,良性循環,一畝田可以收萬把塊錢,我們還成立了合作社,搞了農家樂,現在每到周末,城里人就來我們這里采摘瓜果蔬菜,吃野雞、野鴨、土豬肉,井水煮自釣魚,經常爆滿。我們的瓜果、蔬菜也供不應求,我們的甜瓜是南昌最甜的瓜了,非常搶手,一摘下來就被搶光了!”
章運新說,南昌縣以訂單農業為聯結機制,以農產品加工業為產業鏈,以向塘鐵路公路樞紐型物流基地為平臺,大力推進農產品銷售龍頭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型連鎖超市、農貿市場與農業生產基地、農戶的產銷對接。引導和培育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以市場為導向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建立高效率、低成本、低損耗、安全通暢的農產品產銷對接模式。
張炭喜說,我們以南昌小藍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平臺,以國家級龍頭企業綠滋肴實業有限公司、江西海浩鄱陽湖水產有限公司和江西煌上煌集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江西贛糧實業有限公司等為龍頭,采用先進工藝和嚴格的質量控制體系,進行肉類、水產、蔬菜等產品的初加工和深加工,延長和拓寬產業鏈,促進產、供、銷一體化,打造知名品牌,帶動農業產業增值。
“推進規模化基地與大中城市消費市場開展直掛、直批、直送、直銷服務,支持合作社與大型連鎖超市、大型社區開展直接配送,拓寬銷售渠道,提高流通效率。重點針對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支持與銷地企業成立合資公司,建立緊密的戰略合作關系。建立具有集中采購、跨區域配送能力的現代化蔬菜配送中心。指導農民合作社開展網絡營銷,擴大產品銷售渠道,搭建成員之間、合作社與外界之間信息交流的平臺。重點提升種養大戶、農民合作社和農村經紀人等三類生產者獲取信息、樹立品牌、直銷配送等方面經營能力,提高農戶議價水平,實現農產品“存得住、運得出、賣得掉、賺得到”。南昌縣高級農藝師熊多根說。
多層次,廣覆蓋,搭建農業風險防范大平臺
2012年,南昌縣投入資金17億元,實施了69件民生工程;啟動了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2%,參保人數、征繳金額、參保率均列全省第一;養老、失業、工傷、生育和醫療等社會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新增城鎮就業人員和轉移農村勞動力近2萬人,“零就業家庭”安置率達100%;提高了城鎮和農村居民最低保障標準。特別是,我們專門出臺了《南昌縣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險試行辦法》,先期投入12億元(省配套2億元),在全省率先按城鎮職工標準啟動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試點工作。
南昌縣人保財險公司經理羅懷根說到農業保險,很是得意: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自主自愿,試點先行,整片推進”原則,南昌縣建立了政策性支持、商業化補充相結合的農業保險新模式,擴大保險覆蓋面,提高保障水平,促進農業保險與信貸有機結合,進一步提高農業保險保障水平,有效化解農業生產經營風險,在全省獨樹一幟。
羅懷根說,我們一是將“三農”保險嵌入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提供農業產業化風險支持,積極融入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建設。二是加大農業保險產品的保障領域和創新力度,推進育肥豬保險、大棚蔬菜保險和水稻指數保險,適時將農機具和農產品質量保險納入了政策性險種。三是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產品生產、加工、儲存、流通、貿易等全過程的易發風險,開發集農業保險、財產保險、意外健康保險、責任保險、貨物運輸保險、信用保險等為一體的組合型保險產品,為農業產業化項目提供全方位風險保障。四是組織推動包含農村人口自然災害公眾責任險、治安保險、農村小額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小額信貸保險等涉農綜合保險,積極參與構建多層次全方位的農村保險保障體系。五是積極參與新農合重大疾病補充醫療保險等國家社會保障政策配套的補充醫療保險,提高重大疾病保障水平,減輕農民個人醫藥費用負擔。
相關新聞
- 黑龍江省肇東市“創新,讓現代農業夢想升級” 2013-08-28
- 河北省玉田縣“沃野平疇聽濤聲” 2013-08-28
- 山東省滕州市“用土地使用權資本化激活農業信貸” 2013-08-23
- 寧夏賀蘭縣“為河套平原注入無盡活力與生機” 2013-08-23
-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突破現代農業要素瓶頸的姜堰三創” 2013-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