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市文殊鎮河口村因位居討賴河峽谷出口處得名,近年來,河口村依托地理區位、資源、人文等優勢,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總要求,以打造城市“后花園”、市民的“菜籃子”、居民的“休閑地”為目標,圍繞“樂游雙泉、詩意田園、孝善河口”三大主題,培育形成了紅色民俗博物館、“文殊優品”直播間、雙泉故事館、孝老飯莊等特色發展主體,著力講好河口故事,驅動形成“美善河口”靚麗名片。
培育“樂游雙泉” 留住美麗鄉愁
打造美麗鄉村新風景是河口村一直以來的目標。按照“做大河口、做強恒翔、打造一條街、培育插花戶”的鄉村旅游發展思路,把鄉村旅游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相結合,投資400萬元實施雙泉農家山莊提升改造,積極爭取上級財政資金200萬元,全力打造總長2公里、輻射全村的鄉村旅游一條街,建成景觀大門、30畝花海和芮寧廣場,改造提升沿途景觀,優化了環境,提升了品位。
開拓鄉村旅游新業態,搭建信息交流、品牌營銷、發展互助“三大平臺”,實現了鄉村旅游的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發展,全力推動休閑農業規范化運作、市場化發展。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鄉村旅游定位,開發鄉野民宿、田園康養、精品度假、鄉土體驗、農耕研學等新產品形態,促進農旅融合發展,延伸鄉村旅游產業鏈。同時,積極擦亮鄉村旅游新名片,堅持對標一流找差距、對標典型明思路、對標模范找辦法,不斷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催生出了“節會旅游”“周末經濟”“網絡直播”等經濟增收新模式。
全村旅游主體年均接待游客40萬人次,實現銷售額1200余萬元,鄉村游已經成為助力村級經濟繁榮、農民致富增收、鄉村美化的有效手段。
下足“繡花功夫” 繪就詩意田園
河口村以“村莊清潔、風貌秀美”為目標,以人居環境整治為切口,扎實開展農村“風貌革命”行動,全村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圍繞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目標,開展“基礎便民”活動,把農村“改廚改廁”工作作為民心工程來抓,廣大群眾生活質量顯著提升。
以“四旁綠化”工程為契機,開展房前屋后綠化美化工程。積極引導村民在房前屋后、村道以及農田、菜園周邊見縫插綠,提高綠化率,打造房在樹中、村在綠中的綠化美麗鄉村,農村人居環境“顏值”“氣質”顯著提高,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以“美麗庭院”創建為抓手,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以“整潔美麗、和諧宜居”為目標,先后對五組、六組、七組墻面進行統一粉刷,并邀請市書法家協會、美術家協會統一題寫書法、繪制文化墻,營造書香氛圍,真正把河口打造為城市的后花園、鄉村旅游的首選地,詩意河口、田園河口逐漸形成。
打造“孝善河口” 扮靚幸福底色
以自治“激發活力”是河口村發展的特色之路。整合資源、多方聯動,深化“五治”融合,打造“一堂一館一場一莊一站一中心”(孝善堂、鄉村記憶館、文化廣場、孝老飯莊、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黨群服務中心)。健全“五會一規”治理體系,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充分發揮“巾幗家美積分超市”撬動作用,獎勵先進、鞭策后進,有效激發廣大群眾參與人居環境衛生整治、敬老愛親、疫情防控等各項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進一步助推美麗鄉村建設。
堅持以德治“春風化雨”。先行先試建成了全市首家“孝老飯莊”,推行子女供養、財政扶持、村委會配套、社會捐助的運行模式,建成集用餐、休息、康養、娛樂為一體的實用型養老服務中心,全力打造老年人的精神家園。“孝老飯莊”的打造建設,開啟了全省農村養老服務新模式,并作為典型案例在全省范圍內宣傳推廣。
以典型培育新風,積極發揮先進典型的時代引領作用,在弘揚時代新風上著力打好“身邊典型培育牌”“身邊典型宣傳牌”“身邊典型激勵牌”,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強化典型示范引領,常態化開展“三好一戶”評選活動,推動全村形成孝老愛親、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