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廩實,天下安。耕地保護事關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和社會穩定。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嚴防死守18億畝耕地紅線,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新疆是中國的糧食安全后備基地和優質棉生產基地,受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條件、氣候影響,生態環境較為脆弱,耕地保護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自治區加強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和管控,做好耕地保護“加減法”,確保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落到實處。
“通過一系列舉措,全區糧食產量穩中有增,耕地質量逐年提升,生態環境得到恢復,呈現良好發展態勢。”3月10日,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農田建設管理處副處長岳軍峰說。
守好耕地紅線 確保糧食安全
“現在我們鎮的耕地情況上了云端,只要在專用的平板電腦上點擊屏幕,就能看到每個村耕地的情況。”3月9日,巴楚縣色力布亞鎮農經站站長帕提古麗·阿尤甫說。
帕提古麗是2019年聘任的土地管理員,最近在忙著錄入2020年土地流轉資料?!皠偼菩型恋爻邪熑沃茣r,是村委會主任帶著村民拉卷尺丈量土地,現在,各村的耕地通過衛星遙感技術就能一目了然。”帕提古麗說。
守好耕地紅線,嚴保嚴管是關鍵。新疆貫徹落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出臺相關政策,自治區政府每年與各地州市政府(行署)簽訂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各地對確定的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和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等考核指標負總責,州長、市長(專員)為第一責任人。
自治區自然資源廳耕地保護監督處副處長郭禮義說:“通過每年實行目標考核,新疆及時發現并糾正耕地保護、占補平衡和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等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各地耕地保護的責任和意識進一步強化,耕地保護的成效也得到提升。”
在強化保護的同時,新疆不斷加強土地節約集約高效利用。一方面,堅持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合理控制新增建設用地規模,嚴控建設占用耕地特別是優質耕地。另一方面,落實建設用地“增存掛鉤”要求,持續盤活存量土地。2020年,全區消化批而未供土地24.20萬畝、閑置土地7.71萬畝,超額完成自然資源部下達的處置任務,向“存量空間”要“發展空間”,取得明顯成效。
怎樣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2020年,新疆持續加大執法監管力度,開展了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整治工作。圍繞“耕地”和“建房”兩個關鍵,組織5800多名干部專項摸排。自治區自然資源廳、農業農村廳、林業和草原局等單位協同聯動,針對違規占用耕地綠化造林、超標準建設綠色通道、違規占用耕地挖湖造景等行為開展全方位摸排,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讓耕地成為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2021年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穩糧、優棉、強果、興畜、促特色,糧食播種面積不少于3300萬畝,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確保糧食絕對安全。
進行土地整治 建高標準農田
土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是保護耕地的重大舉措。近年來,新疆不斷壓實穩定糧食生產責任,穩步推進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等工作,示范推廣先進培肥技術,提升耕地質量,拓展糧食增產潛在空間。
2019年,新疆進行“摸清家底”專項行動,運用衛星遙感影像等現代化手段,全面摸清自治區高標準農田建設數量、質量、后續管護利用情況并準確上圖入庫,實現高標準農田建設“底數清、位置準、情況明”目標。通過一年多的工作,2019年至2020年建設了610萬畝高標準農田,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建設、統一監測、統一監督評價建設工作有了目標和方向。
“以前我家種小麥,鄰居家種玉米,澆水、噴藥、除草沒法統一進行,有時候還發生爭吵。”3月10日,阿瓦提縣塔木托格拉克鎮托萬克阿熱勒村村民買買提·熱西提說。2020年,阿瓦提縣進行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把小地塊連成了大條田,統一規劃建設了滴灌設施,托萬克阿熱勒村糧食單產提高約50公斤。
阿瓦提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李揚說,阿瓦提縣在高標準農田建設過程中充分考慮到農民收入不均衡的情況,采用了“農民自籌+政府補貼”“農戶+企業”“農戶+合作社”三種方式進行推動,讓高標準農田建設覆蓋全縣所有農戶。
推進土地流轉歸并,破解土地“碎片化”問題,提升農民組織化程度,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等,這些做大現代農業的“加法”,在各地發揮了明顯作用。
“往年我們縣農業用水量存在超標的情況,2020年農業灌溉用水結余了3420萬立方米?!卑统h農業農村局局長耿德一說。目前,巴楚縣已完成54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小地塊“加”成大條田,不僅給農業種植帶來了便利,更實現了農業節水目標,2020年巴楚縣高標準農田畝用水量比普通農田節省了26%。
高標準農田建設還推進了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以巴楚縣為例,一家家農字號企業、合作社流轉了整合后的大條田,把昔日“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成了產業工人。2020年,全縣集體土地流轉面積達29.44萬畝。土地流轉后,通過參與耕、種、收等工作,解決了8000余人就業,促進3.1萬人外出務工。
治理農田污染 恢復土壤肥力
耕地保護做好了“加法”,數量不減少。同時,還要做好“減法”,為耕地減施化肥農藥、減掉殘膜污染、減輕連作壓力,確保耕地質量不降低,而且能穩步提升。
“在化肥施用上,建議氮肥和磷肥的施用量減少15%;鉀肥則因地制宜,結合土壤中的鉀含量或增或減。同時,從開源和節流兩方面增加土壤有機質,建議每畝耕地每年施用農家肥2立方米以上?!毙陆r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研究員田立文說。
現在,新疆越來越多的農業專家和農口干部,在耕地保護上加大課題研究力度,圍繞“一控兩減三基本”的目標,切實打好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攻堅戰。新疆農業科學院微生物應用研究所所長郭文超介紹,在農業病蟲害防治方面,近年來,新疆廣泛推廣農田植保殺蟲黃板、光譜農用滅蟲燈等物理防治蟲害的同時,也在嘗試以蟲防蟲、以菌治菌的生物防治病蟲害技術。
地膜覆蓋技術是新疆灌溉農業不可或缺的保障性技術措施,2019年底,地膜覆蓋技術涉及全疆20余種農作物,面積達6000萬畝以上,年用量超過30萬噸。這項技術在產生巨大效益的同時,也給農業生態環境、面源污染治理和“美麗鄉村”建設帶來了難題。因此,治理農田“白色污染”,是新疆耕地保護工作中一項艱巨的任務。
田立文認為,在明確農用地膜厚度等生產標準、使用規定、回收方式的同時,要大力推廣新型殘膜回收機械的應用,不斷增強廣大農民的殘膜回收意識,鼓勵企業參與到殘膜回收和再利用工作中來。
輪作倒茬和季節性休耕,是農業生產中不可或缺的環節,這樣既有利于減少種植過程中病蟲害的發生,也有利于保持和恢復土壤肥力,實現耕地的休養生息。記者了解到,2018年,自治區進行了大范圍輪作休耕,以塔里木河流域10萬畝冬小麥為休耕試點,休耕期3年,全部集中在冬小麥種植區域,覆蓋了和田地區和田縣、洛浦縣、墨玉縣和喀什地區葉城縣、麥蓋提縣5個縣的冬小麥種植農田。
洛浦縣拜什托格拉克鄉農村經濟辦主任、副鄉長馬飛展說,2018年至今,拜什托格拉克鄉共休耕耕地7001.3畝,每年發放休耕補貼387萬余元,農民通過綠肥殺青粉碎、深翻還田、土壤深松等方式,讓耕地休養生息,不僅提高了農作物產量,改善了農作物品質,還提高了農民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