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AV免费,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免费观看的成年网站不下载,日韩~欧美一中文字幕

中文English
中國農業農村信息網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全國信息聯播

2020年安徽農業農村改革發展十件大事

日期:2021-02-05 11:08 作者: 來源:安徽日報 字號: 【字號: 打印本頁

  1.糧食生產實現“十七連豐”,產能穩定站上800億斤臺階

  雖然遭遇特大洪澇災害,2020年安徽省糧食總產仍然達到803.8億斤,持續穩定在800億斤以上,實現“十七連豐”。

  “十三五”期間,安徽省全面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全省累計新增耕地81.3萬畝。在全國率先完成5200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和1900萬畝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劃定任務,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4800多萬畝。深入開展綠色高質高效行動,集成創新綠色高質高效技術模式,加快糧食結構調整,提升糧食種植效益。2020年全省落實優質專用水稻2425.8萬畝,占水稻播種面積62.8%;優質專用小麥2682萬畝,占小麥播種面積63.3%。

  2.農民收入居全國第十一位,五年進七位,提升幅度全國第一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澇災害,全省上下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脫貧攻堅步伐,有力促進了農民收入的持續增長。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620元,比上年增長7.8%,高于全國0.9個百分點,居中部第一位。“十三五”期間,安徽省農民收入增速連續五年高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速,農民收入水平在全國排位由2016年的第18位升至第11位,提升幅度全國第一;城鄉差距越來越小,城鄉居民收入比由2016年的2.49:1下降到2020的2.37:1,且明顯低于全國的2.56:1。

  3.“四帶一自”產業扶貧帶動脫貧增收成效顯著,成為全國扶貧品牌

  2020年,安徽省堅持以實施到村到戶產業扶貧項目為抓手,加強園區帶動、企業帶動、合作社帶動、能人大戶(家庭農場)帶動和貧困戶自種自養,持續深入推進“四帶一自”產業扶貧工程,取得了顯著成效,已成為全國扶貧品牌。

  全省共實施到村項目12030個、到戶項目124.4萬個,到戶項目覆蓋率91.0%。全省建設完善產業扶貧園區3253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41.7萬戶,發展自種自養且達標的貧困戶58.5萬戶,分別完成年度任務數的110%、141%和145%。全年農業特色產業扶貧帶動扶貧對象人均直接增收2623元,較上年增長12.3%。

  4.有效統籌疫情防控和農業農村發展,“十三五”農業農村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省農業農村廳全力應對,實行廳級干部和處室單位主要負責人聯系16個市農業農村部門服務制度,認真落實“省領導+廳領導+處室負責人”包保市的包保責任機制。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農業農村發展,積極解決農資供應和農產品銷售難等具體問題500多個,累計為1600多家涉農企業開具民生保供物資證明。搭平臺、建渠道,做好禽養殖場與屠宰加工企業、農批農超農商等對接,發布直供直銷信息1000余條,穩定市場農產品供應。組織調度全省999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89家農資生產企業盡早復工;推動全省44295家種子、肥料和農藥經營門店及時開門營業。協調解決涉農企業融資難,累計為全省3802家農業經營主體獲得金融機構貸款85億元。

  “十三五”期間,安徽“三農”人克服不利因素影響,順利完成既定目標任務。農民收入、糧食產量、長江禁捕退捕、家庭農場數量、畜禽糞污和秸稈“兩利用”工作等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超額完成生豬生產、高標準農田建設、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三變”改革、村級集體經濟強村、稻漁綜合種養規劃目標任務,圓滿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皖美鄉村正蓄勢起航。

  5.長江(安徽段)禁捕退捕走在全國前列,“十年禁漁”開啟新征程

  2020年12月31日,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全面啟動安徽分會場活動在蕪湖市舉行,根據中央部署,從2021年1月1日零時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開始實行10年禁漁。

  長江“十年禁漁”啟動以來,安徽省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長江禁捕退捕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來抓,成立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長江禁捕退捕工作領導小組,將長江禁捕退捕納入地方政府目標管理等考核內容。目前全省12722艘漁船退捕、30421名漁民退漁工作全部完成。

  6.全面實施“158”行動計劃,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高起點推進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2020年4月底,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的實施意見》,在全省啟動實施“158”行動計劃。

  緊扣圍繞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遴選出長豐等24個縣(市、區)開展“一縣一業(特)”全產業鏈示范創建,肥東榮建杭椒蔬菜專業合作社等135個主體開展第一批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示范創建,牽頭召開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聯盟聯席會議。2020年,“一縣一業(特)”示范創建縣、示范基地創建主體有效克服了疫情、洪澇災害等不利影響,呈現較快發展態勢;“158”行動重點企業和園區產值正增長,好于全省農產品加工產值發展水平。“一縣一業”全產業鏈創建和示范基地成為全省現代農業建設亮麗名片。

  7.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圓滿收官,徽風皖韻新農村展現新風貌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第一仗。2020年,全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學習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面組織省對縣級驗收,三年行動各項目標任務全面完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有力支撐。

  三年行動期間,全省累計完成自然村改廁250.1萬戶,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70%,鄉鎮政府駐地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實現全覆蓋,發動3000多萬人次參加“五清一改”村莊清潔行動,畜禽糞污和農作物秸稈等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全國領先,長效管護機制初步建立,扭轉了農村長期存在的臟亂差局面,村容村貌明顯改善。1個縣獲得國務院人居環境整治激勵、4個縣獲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稱號。建設美麗鄉村中心村8290個,認定省級示范村1600個、重點示范村540個,鄉村文化活動精彩紛呈,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提升,江淮大地處處可見宜居宜業美麗鄉村,廣大農民群眾滿意度、幸福指數不斷提升,為“十四五”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打下了堅實基礎。

  8.在全國首創“按圖索麥(稻)”新模式,開辟專用糧食高質量發展新途徑

  在穩定糧食種植面積基礎上,安徽省以“提質量、促專用、增效益”為抓手,聚焦優質專用小麥、水稻生產開發,重點解決好“品種混種、混收混儲、專用困難、效益不高”等問題,通過省級謀劃調度、市級跟蹤服務、縣級統籌落實的三級聯動方式,探索“單一品種、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管理,單收、單儲、單加工”的運營模式,主攻訂單生產,并在全國首創繪制了優質專用小麥(水稻)種植地圖,引導用糧主體實現“按圖索麥(稻)”,推動優質專用糧食向縱深發展。

  2020年全省建成優質專用小麥萬畝以上、水稻5000畝以上的單品種種植片527個,規模種植面積809萬畝;落實優質專用水稻種植面積2425.8萬畝,占水稻播種面積62.8%;優質專用小麥種植面積2682萬畝,占小麥播種面積63.3%,實現了優質專用水稻和小麥面積占比過六成的跨越,帶動種糧農民增收超30億元。

  9.實施生豬生產“組合拳”,生豬產能恢復位列全國第一方陣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安徽省把恢復生豬生產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重大任務,強化責任落實,狠抓政策落地,妥善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抓大場帶小戶加快補欄增養,持續加強非洲豬瘟防控,打出一套強力“組合拳”,生豬恢復生產取得了明顯成效,生豬產能全面恢復,位列全國第一方陣。

  2020年末,全省生豬存欄1419.3萬頭,同比增加30%,恢復至2017年末的100.2%,超過國家下達安徽省91%的恢復度9.2個百分點;其中能繁母豬存欄135.1萬頭,同比增加40%,恢復至2017年末的112.1%,奠定了生豬穩產保供的堅實基礎。

  10.高質量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省試點,“兩改革一發展”成效顯著

  安徽省被列為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省試點以來,省委、省政府高站位謀劃、強力度推進,全省上下齊心協力,深入貫徹中央、省委決策部署,緊抓清查資產、界定成員、量化股權、推動股改、成立組織、頒發證書等關鍵環節,整省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2020年10月底,全省已高質量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省試點任務,共清查核實農村集體資產1411.4億元,集體土地1.7億畝;確認集體成員5000多萬人,做到應確盡確;16324個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全部組建,法人登記、證書發放全部完成,特別法人地位得到落實;新型集體經濟組織功能作用有效發揮,10812個村開展農村“三變”改革,覆蓋率達到68%;2200個村納入集體經濟“百千萬”工程扶持范圍,村級集體經濟持續發展壯大,村均經營性收入達到28萬元,空殼村基本消除,薄弱村數大幅下降,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上的強村比重達到8.6%。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的農村新型集體產權制度初步建立,集體經營性資源資產充分盤活,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活力顯著增強,進一步鞏固了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促進了城鄉要素流動和協調發展,健全了鄉村全面振興的制度基礎。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