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農業生態轉型之路
本網訊:4月14日,中國農學會、農業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聯合在廣東珠海舉辦現代生態農業學術研討會。
專家指出,工業化農業的單一化高產品種種植、大量化學肥料和農藥投入、人工育苗和機械化栽植、基因注入等發展方式所帶來的問題,正日益成為威脅人類自身繁衍的危機,亟需從只注重經濟效益與產品供給向多元協同、生克制衡、循環再生和共生競爭的生態化農業轉變,對可更新自然資源采取節約型技術,對不可更新資源采取替代技術,對農產品采取綠色有機技術,對污染物采取環境友好型技術,用整體布局、循環體系、多樣性利用等模式,構建生態農業系統,全面提升農業的產品、環境和精神文化服務功能。在科技方面應多元化探索生命物繁殖體系、在生克制衡中探索生命物的安全、健康的可持續發展體系、在循環再生中探索生命物資源最優化利用、在共生競爭中探索生命繁殖的新動力機制。
專家認為,現代生態農業是基于新世界觀、價值觀下的新經濟,是最大限度利用自然資本和智慧創造財富的新型產業,是融合生產與生活、修心養性的產業,是有限市場化的小規模經濟的農業,而最大限度利用新能源是生態農業主導方向,生態農業與鄉村文明共生發展是中國生態農業最大特色。
專家建議,發展現代生態化農業要堅持“技術規范”與“制度建設”兩條腿走路,注重區域生態問題的針對性、同類生產產業的代表性、具體操作方法的規范化、監測評估操作的可行性、紅線限制行為的權威性、綠燈鼓勵方向的有效性;要盡快啟動農區景觀布局、農業循環體系、農業生物多樣性利用、資源減量與替代技術、農業污染治理技術、農業生態轉型的配套經濟措施與法律規范等一批應用研究,通過資料整理、實地調查、科學研究、情景模擬等方式動員各方力量盡早為建立農業生態轉型的制度框架提供科學依據;要研究建立支持生態農業建設的經濟政策,來鼓勵采用環境友好型和生態友好型生產方式、使用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技術。
相關新聞
- 南樂“智慧大腦”促農業提質 2019-10-12
- 彭水:生態農業奏響“致富曲” 全面消除“空殼村” 2019-09-12
- 大理:生態農業為洱海增彩 2019-05-16
- 甘肅:絲綢之路經濟帶生態農業發展論壇開幕 2018-07-09
- 福建省生態農業培訓班在福州舉辦 2018-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