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AV免费,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免费观看的成年网站不下载,日韩~欧美一中文字幕

首頁 > 民俗研究

農業文化遺產對鄉村振興的意義

日期:2019-08-31 07:11 作者:閔慶文 曹幸穗 來源:《中國投資》
【字體: 打印本頁 分享到:

  鄉村振興是全球面臨的共同課題

  城鄉差距擴大、鄉村衰落是當今中國快速發展中的現實境遇。

  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城市膨脹同時出現了農村的衰落。農村勞動力從農業向非農產業轉移和其中一部分人口向城鎮流動,這一過程的直接顯現就是農村資源或要素的“過度”流出,弱化了農業與農村發展所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和聚集力,主要表現為農村居住人口過度減少而導致所謂“空心化”現象,同時伴以居住人口和農業從業人口“老齡化”現象,以及農村產業發展緩慢、傳統鄉村文化消失、農村生態環境惡化和鄉村人才流失等。

  其實不僅在中國,世界各地也面臨著共同的問題。據研究,大多數國家都在不斷推進城市擴張,以促進經濟發展和提高國民生活水平,但與之相應的則是鄉村發展活力的不斷降低。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概莫如此。從某種意義上說,鄉村衰落是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鄉村振興是全球面臨的共同課題。

  以我們的近鄰日本為例。20世紀60年代,隨著日本經濟的快速增長,農村勞動力不斷向城市流動,許多農村出現了衰落,主要表現為農村勞動力高齡化與兼業化現象嚴重、村落數量不斷減少、農村經濟幾近停滯、農業后繼者匱乏,土地拋荒、半拋荒現象較為普遍,城鄉差距進一步擴大。

  正是為了解決這些難題,日本開展了農村振興運動,并在70年代末又發起了造村運動,旨在以振興產業為手段,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振興逐漸衰落的農村。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鄉村振興戰略。2017年12月29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進一步提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并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分兩個階段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安排,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與時間表。

  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期間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一篇大文章”,“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提出“五個振興”的科學論斷,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目標和路徑給出明確指示,即鄉村產業振興、鄉村人才振興、鄉村文化振興、鄉村生態振興、鄉村組織振興。

  農業文化遺產富含鄉村振興的多種資源

  中國5000年以上的游牧和農耕歷史中衍生出燦爛的農業文明,這些珍貴的農業文化遺產,至今依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僅在中國,在世界上其他地方,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農業文化遺產,對當地的百姓生計、社會進步和文化傳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02年聯合國糧農組織發起了“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倡議,中國成為這項事業的最早響應者、成功實踐者、重要推動者和主要貢獻者.

  這里所說的“農業文化遺產”,是以活態性、系統性、多功能性為主要特征的新的遺產類型,是勞動人民在與所處環境長期協同發展中世代傳承并具有豐富的農業生物多樣性、完善的傳統知識與技術體系、獨特的生態與文化景觀的農業生產系統。

  農業文化遺產蘊含的豐富的生物、技術、文化“基因”,對于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品種單一化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并產生了一系列負面影響:容易發生大范圍的突發性病蟲害或其他生物災害;不能滿足不同消費需求的差異化供應,出現“萬國一色,千種一味”的市場格局;難以滿足人們對農產品功能特色越來越高的要求。通過發掘農業文化遺產,將有助于堅持農業育種的多元化方向、克服過度追求產量導向的單一化育種傾向;有助于堅持良種選育的優質化、特色化、地方化目標,重視傳統優質品種的提純復壯和推廣利用,形成具有顯著地方特色的農業生產和農產品質量的優勢;有助于進一步發掘并利用好地理標志品種資源和農業良種資源。

  以化肥農藥施用為主要特征的現代農業,造成土壤劣化、環境污染、肥力下降的弊端,也促進了當前世界范圍內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的熱潮。傳統農業可以稱為無污染農業,零排放農業,因為它的生產過程和產后加工利用,都沒有向環境排放廢棄物,做到了綜合利用、循環利用、綠色利用。我國傳統農業中的桑基魚塘、稻魚共生、農林復合、農牧結合等等,都是生態循環農業的成功范例。

  可持續的農業綠色發展已在國際范圍內取得廣泛共識。在農業結構調整的“提質增綠”方面,可以借鑒我國農業文化遺產的優良傳統:我國歷史上選育了大批作物優良品種,在當前的“穩量提質”結構調整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在栽培技術取向上,堅持綠色環保的技術措施,恢復“綠肥養田,廄肥養稼”的農業技術,可以使田園增綠,品種增優;采用傳統農業的生物防治技術,發展中醫農業,可以有效避免化學合成肥料和生物激素對農產品品質的影響;倡導循環農業和生態農業的種植方式,減少環境污染,確保農業產品的優質安全,可以促進綠色農業、綠色產品、綠色鄉村的綠色發展目標的實現。

  作為農業文化遺產系統重要組成部分的鄉村民俗文化,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農耕文化傳承、農村社會和諧,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農耕文化是中國五千年文明發展的物質基礎和文化基礎,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中華民族精神家園、凝聚炎黃子孫團結奮進的重要文化源泉。歷經千百年而不衰的農業文化遺產,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范。

  農業文化遺產地將成為鄉村振興示范區

  自2005年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以來,經過10多年的發展,在農業部的統一領導下,在中國科學院等單位的支持下,中國不僅以15項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數量位居各國之首,而且在探索遺產保護、經濟發展進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顯著成效。

  從農業部發布的4批91項、涉及104個縣區市的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可以明顯看出這些地方的一些顯著特點。

  一是基礎設施薄弱、經濟發展落后。在104個縣區市中,有40多個屬于國家重點貧困縣,是實施精準脫貧的重點地區。即使像浙江青田這樣的東部地方,也因“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自然條件,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經濟相對滯后。

  二是生態系統脆弱、生物資源豐富。所認定的農業文化遺產地中,絕大多數位于高原、山區、洼地、旱地、水源保護地等,生態系統脆弱但服務功能重要,屬于重要生態功能區。同時,這些地方不僅保留了青田田魚、梯田紫米、從江香禾、興化龍香芋等獨特的地方農業物種資源,也是生物多樣性富集的地區。

  三是傳統知識豐厚、技術體系完善。由于受到現代技術的影響相對較小,許多農業文化遺產地依然保留著農業生產、資源管理的傳統知識與技術。不僅有桑基魚塘、稻田養魚、農林復合這些典型的生態農業模式,也有木刻分水、坎兒井這樣的資源保護與利用技術。

  四是文化資源富集、鄉村景觀優美。“農耕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根”在農業文化遺產地表現尤為顯著,那里不僅有青田魚燈舞、從江侗族大歌、哈尼四季生產調等一大批國家甚至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有田魚干炒粉干、九層糕等地域特色明顯的飲食文化,還有森林-村落-梯田-水系組成的完美稻作梯田系統以及垛田、古香榧群、古桑樹群、古棗園等鄉村景觀。

  五是人口數量較多、人才資源短缺。人多地少、人才缺乏、勞動力資源富集是農業文化遺產地的一大特色,提高有序推進城鎮化、實施勞動力轉移、提高勞動力素質是鄉村發展的重要課題。

  農業文化遺產地應當針對上述特點,充分利用資源優勢與“后發”優勢,實現“五個振興”。

  產業振興方面應當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充分發掘遺產地的生物、生態、文化與景觀資源優勢,構建鄉村產業體系,因地制宜、突出特點、發揮優勢,形成既有市場競爭力又能持續發展的產業體系。敖漢旗緊緊抓住“全球環境500佳”“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兩個金字招牌,做大做強小米產業,就是一個成功案例。

  人才振興方面應當在重視引進外來優秀人才的同時,更加重視本土人才的培養與利用,注重吸引知識青年回歸故土,注重勞動者能力的提高。青田縣歸國華僑金岳品、敖漢旗返鄉創業的劉海慶、紅河縣帶領村民致富的郭武六都是這方面的突出代表。

  文化振興方面,應當本著揚棄的態度,發掘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分,弘揚主旋律和社會正氣,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使鄉村社會更加互助發展,鄉鄰和睦,鄉風文明。同時,利用豐厚的文化資源促進多功能農業與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實現經濟與文化的同步發展。

  生態振興方面,科學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有效保護生態環境與生態系統功能,治理美化鄉村生活環境。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撐點,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將生態系統保護、資源持續利用貫穿于農業綠色發展之中。真正使鄉村成為山清水秀、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組織振興方面,在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的同時,充分發揮傳統社會治理的積極因素,堅持法治、德治、村民自治相結合的治理結構,利用行之有效的鄉規民約,構建新型鄉村社會治理體制。

  在農業文化遺產地,通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實現鄉村經濟發展、鄉土文化傳承、鄉村社會和諧、鄉村生態健康有著特別的意義,而且通過探索出一條經濟發展、生態保育與文化傳承的農業文化遺產保護之路,可以為世界農業與農村可持續發展貢獻出中國方案。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