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省海東市,一碗充滿“青海味道”的拉面,成為帶動各族群眾脫貧增收的龍頭產業;在海南藏族自治州,一群群穿梭在光伏板間吃草休憩的“光伏羊”,在讓共和縣塔拉灘生態光伏園植被加快恢復的同時,使周邊村民每年增收200多萬元……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
事實證明,只有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脫貧地區發展和群眾生活改善,才能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
今年以來,青海省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以鄉村振興“八大行動”為牽引,開展鄉村振興試點建設,加強資金、土地等資源統籌,以點帶面推動鄉村“五大”振興,分層分類指導推進各具特色的鄉村建設,把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作為重要政治任務、擺在突出位置,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作為重點工作,全力推進,農牧民群眾特別是脫貧群眾的日子越過越紅火,生活更上一層樓。
有效銜接
脫貧基礎更穩固
不久前,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青海湖鄉在鄉域內集中開展2022年防止返貧監測幫扶第二輪排查工作,重點對脫貧戶、監測戶、突發嚴重困難戶進行入戶排查。截至目前,全鄉已走訪排查1041戶3136人,納入監測戶2戶8人。
此次入戶,從詳細詢問家庭成員健康狀況、務工情況等,到排查牧戶收入支出、“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保障情況,再到逐項核對防返貧動態監測入戶排查表的各項信息,真正做到了“底數清、情況明”,進一步筑牢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是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的第一道防線。
2022年,青海省在“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等因素的基礎上,將監測對象識別參考收入由6000元提高至6700元,并進一步擴大監測范圍。并自主研發防返貧監測信息可視化平臺,建立11家省級行業部門參與的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先后兩輪開展全省性集中排查,做到了應納盡納、應幫盡幫。
同時,政策銜接送一程。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科學編制《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施意見》和“十四五”時期有效銜接規劃,行業部門跟進配套完善政策舉措,有效銜接“四梁八柱”全面構建。在全國率先制定“1+5+7+N”有效銜接政策體系,保持產業、就業、教育、醫療、低保、困難救助、公益性崗位等普惠性政策連續穩定,主要幫扶政策在保持總體穩定的基礎上分類優化。
編制實施省級和25個縣級重點幫扶縣有效銜接實施方案,著眼長遠明確發展路徑和措施。選派15支科技特派團、23支教育醫療“組團式”幫扶工作隊,從建立關心關愛機制、提供創業支持、嚴格管理考核、壓實部門責任等方面,支持科技特派團、幫扶工作隊積極作為、干事創業。
強力推進
有效銜接賦入新動能
眾所周知,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蔡家堡鄉培育的馬鈴薯頗有名氣。目前,蔡家堡鄉種植馬鈴薯0.09萬公頃,平均畝產250公斤左右,小小的“洋芋蛋”成為激活鄉村振興的動力源。
該鄉通過精準扶持打造“北山洋芋”品牌,大力推廣馬鈴薯地膜覆蓋栽培技術和“河湟洋芋宴”品牌發展,真正讓“洋芋蛋”變成了農民致富的“金蛋蛋”。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近年來,西寧市湟中區共和鎮蔥灣村大力發展旅游業,從偏僻山村變成省級旅游重點村,已吸納周邊5個村的村民前來務工。
“黨支部帶動黨員、群眾都參與到鄉村振興中來,不僅是鄉村旅游,我們還實現了蔬菜種植、羊肚菌種植、蔬菜采摘等多產業發展,形成了農業三產融合的局面。”村黨支部書記祁如信說。
蔡家堡鄉和蔥灣村的發展變化只是青海走特色產業引領鄉村振興之路的一個縮影。自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以來,依托特色資源稟賦,青海省堅持以產業“四地”建設為牽引,認真做好鄉村產業大文章。
出臺推動脫貧地區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實施意見,將62.7%的中央財政銜接資金用于產業發展,結合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和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建設,持續加大特色種養、鄉村旅游、光伏、民族手工藝等產業扶持力度。其中,建成牦牛藏羊標準化養殖基地30個,新認定省級農牧業產業化聯合體10家;新增中國美麗休閑鄉村5個,國家及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分別達到33個和180個,鄉村旅游接待點發展到2325戶,46.9萬脫貧群眾參與發展到戶產業實現增收。
強化產業提升的同時,強化就業增收也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動力源。
對此,積極探索“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有效途徑,突出產業就業兩個關鍵,持續促進脫貧群眾穩定增收。
瞄準增收這個“硬杠杠”,把就業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從舉辦“雨露計劃+”提供就業崗位到擴大以工代賑范圍,從繼續設置生態保護公益崗位到積極開發各類公益性崗位,讓“輸血”變“造血”,始終扎實做好脫貧人口和易返貧致貧人口穩崗就業工作。截至目前,全省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務工規模達到21.6萬人,完成國家下達任務的120.1%。
真抓實干
鄉村面貌展現新變化
縱觀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境內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其間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村莊。這些村莊房屋錯落有致,景美如畫,其中109國道旁的溝里鄉賽拉秀堂定居點就是典型代表。依托游牧民定居工程,溝里鄉三個村的農牧民實現整村搬遷,住進綠色宜居新家園,擺脫過去的貧困生活,發展起了現代畜牧業和路衍產業。
鄉村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今年以來,青海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采取填平補齊、完善功能、打造提升的方式,選取200個村開展鄉村振興試點,形成了同仁市特色村寨、都蘭縣路衍經濟等一批具有代表性、能復制、可推廣的鄉村振興經驗模式。
便利的交通、水電,嶄新的屋舍,良好的人居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全省鄉村面貌的變化不僅有“面子”,更有“里子”。
青海省嚴格落實農村飲水安全三個責任,自來水普及率、供水保證率分別提升至80%和94%,行政村基本實現飲水安全工程全覆蓋。新改建農村公路2548公里,所有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實現通硬化路和客車。強化易地搬遷后續扶持,鞏固發展39個縣級幫扶產業園和282家鄉村幫扶生產車間,吸納勞動力務工1.7萬余人,輻射帶動脫貧群眾12.3萬人。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和鄉村建設行動,深化農村“廁所革命”,促進農村逐步基本具備現代化。
如今,奔走在青海大地,一幅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站在新的起點,全省廣大干部群眾將接續奮斗,在鄉村振興的未來發展之路上,不斷續寫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