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AV免费,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免费观看的成年网站不下载,日韩~欧美一中文字幕

中文English
中國農業農村信息網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全國信息聯播

攥牢“中國種子”端牢“中國飯碗”

日期:2022-06-14 15:51 作者:徐慧玲 武威 來源:海南日報 字號: 【字號: 打印本頁

  6月,旭日初升,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內外,科研人員步履匆匆,投入緊張的工作;田間地頭,展現出欣欣向榮的圖景:位于三亞的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水稻秧苗迎風搖曳,一望無垠的青綠承載了科研人員對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的憧憬和期望。

  2022年4月1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于三亞市崖州灣科技城的崖州灣種子實驗室考察調研,指出要圍繞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集中攻關,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用中國種子保障中國糧食安全。

  囑托猶在耳,奮斗正當時。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充分發揮自然區位優勢,著力推進制度創新,加快完善配套設施,匯聚科研力量,聚焦“卡脖子”問題加快集中攻關,勇攀農業科技新高峰,用實際行動對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作出積極回應。

  牢記囑托 扛穩國家糧食安全重任

  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位于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內的1號樓,面積不大,卻孕育著種業科技創新的源泉。

  能進行核酸分析、蛋白組學、光合檢測及生理分析、表型鑒定及品質分析等科研工作的3000多臺(套)高精尖科研儀器設備在這里齊聚,是科研人員的“得力助手”,主要負責對種子進行全流程、多環節的檢測、分析和研究。

  “習近平總書記的到來,指明了種子之于中國飯碗、之于糧食安全的重要戰略意義,讓我們對中國種業的發展充滿信心?!被貞浧鹣蛄暯娇倳泤R報時的場景,中國科學院院士、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主任楊維才仍然感到心潮澎湃。

  一年多來,崖州灣種子實驗室不斷發展,大型儀器公共服務中心、種質資源分子鑒定平臺等開放共享平臺已完成建設并投入運行,實驗室聯席成員單位已達19家,包括中國科學院等“國家隊”科研院所在此匯集了一批院士級的種業領軍科學家。

  糧食安全,國之大者,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強調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須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省第八次黨代會報告也明確提出,積極推進崖州灣種子國家實驗室、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深海技術創新中心、航天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助推種業、海洋科技、航天科技等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

  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執行主任陳凡說,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給種子實驗室未來的發展指明了道路,“我們要在技術領域上努力地突破,引領種業的發展,真正保障國家的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p>

  發揮優勢 聚智聚力打造種業創新高地 

  夜幕降臨,崖州灣種子實驗室燈火通明。

  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項目博士后喬傳民在顯微鏡下將改造的五指山豬細胞進行標記和分類,開展海南五指山豬種質資源挖掘、模式動物化培育和創新利用等研究。

  像喬傳民一樣的科研工作者,在這里并不少見。得天獨厚的光熱資源,使海南成為農業科研人員的“育種天堂”。據省南繁管理局最新統計,每年有超過800家“育、繁、推”相關種業企事業單位、超8000名科技人員在海南從事南繁育制種工作,每年有超過300萬份的育種材料及品種進入南繁區。

  在過去,由于實驗設備設施缺乏,“科研候鳥”一邊當農民,一邊搞科研,背著育種材料南北輾轉;科研機構聚而不“融”、科研人員眾而不“合”,科研資源難以“攥指成拳”。

  近年來,海南針對上述問題,深入推進“南繁硅谷”建設,充分發揮資源、要素、區位、政策、制度等優勢,為種業集群協同科研提供公共平臺,推動南繁科研由分散科研向集群協同科研轉變,南繁產業集聚效應日漸凸顯。

  “崖州灣種子實驗室作為公共科研平臺,為科研人員創造了更好的科研環境?!标惙舱f,實驗室建設了開放共享種子創新的技術平臺,可實現24小時開放共享,來自不同科研機構和院校的科研人員,在此實現育種聯合攻關。

  “科研藩籬”打破,協同創新氛圍日漸濃厚。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副主任彭軍介紹,中國農科院已創建7個南繁科研創新團隊,上百名科研人員常年在三亞工作。

  “我們正謀劃離岸科研綜合樓等一批特色項目,為種質資源的收集、保護、利用等提供載體支撐。”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崖州灣科技城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繼續加快布局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條件平臺,著力推動核心平臺提級、主導產業提質、配套服務提效,不斷刷新科技創新高度、筑牢產業發展厚度,打造種業創新高地。

  勇攀高峰 攻關農業“芯片”,打贏種業翻身仗 

  一粒小小的種子,承載著端牢中國飯碗的希望。

  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農業科研工作者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拿出十年磨一劍的勁頭,勇攀農業科技高峰。

  破解種業“卡脖子”難題,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一代代人的接續奮斗。

  “崖州灣種子實驗室牢記重托,以創新模式推動技術攻關?!焙D鲜⊙轮轂撤N子實驗室合作交流部負責人夏勉介紹,崖州灣種子實驗室正在與國內種業的龍頭企業中種集團合作,共同探索企業“揭榜掛帥”的創新之路——

  崖州灣種子實驗室面向全國公開發布技術需求榜單,吸引了40余家科研單位應征揭榜,開展76個科研項目攻關,聚合300多名全國科研人員在海南開展科研活動。其中,“抗草地貪夜蛾”“耐除草劑玉米”等項目已取得初步成果。

  隨著實驗室平臺建設不斷完善和人才加快聚集,更多的喜訊從這片希望的田野傳來——

  海南大學三亞南繁研究院和三亞市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共同實施的“海南雙季稻畝產3000斤新品種篩選及配套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實現了雙季稻畝產1500公斤的攻關目標;南京農業大學三亞研究院高位嫁接本校優質學術資源,大豆南繁育種試驗畝產超500斤;三亞崖州灣知識產權特區首單植物新品種權完成交易,梨新品種“丹霞紅”品種權以2200萬元成交;三亞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研發的耐鹽堿水稻產業推廣示范效果顯著……

  美國科學院院士、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基因編輯育種平臺負責人朱健康說,習近平總書記心系種業創新,他深感振奮、備受鼓舞,“我們要展現科研工作者的擔當,為中國的糧食安全作出科研工作者應有的貢獻,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的期望!”

  夏日炎炎,瓊島大地,微風拂過綠野,萬物正以茁壯生長回報著陽光和雨露。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