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AV免费,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免费观看的成年网站不下载,日韩~欧美一中文字幕

中文English
中國農業農村信息網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全國信息聯播

天津“原種”保衛戰

日期:2021-12-29 08:47 作者:陳忠權 來源:天津日報 字號: 【字號: 打印本頁

  資料顯示,由于環境污染、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等因素,當今地球每小時就會滅絕一個物種。用于提供人類食物的農業物種形勢也不容樂觀,由于育種高度商品化,加之追求高產等因素,迫使一些產量不高、抗病蟲害能力較弱,但品質和口感都很好的原種面臨困境,甚至瀕臨滅絕境地,亟待進行保護。

  按照國家統一安排部署,天津市積極開展津產原種等種源保護行動,摸清底數,歸類登記,全面保護。目前僅農作物品種方面就已調查搜集整理了656份珍貴的種質資源,涵蓋糧、菜、果等。其中,寶坻區“貓耳朵豆角”入選全國十大種質資源,相關種質已送農業農村部全國優質農作物種質資源庫儲存和保護。相信經過嚴格保護,津產原種資源定會綻放光彩,豐收津沽大地,斑斕美麗田園。

  為何開展津產地方種質資源調查?

  保護重要種業資源

  市農業農村委種業管理處處長劉克祥介紹,跟全國其他地方一樣,多年來,隨著氣候、自然環境、種植業結構和土地經營方式等的變化,導致天津市地方品種(原種)逐漸減少,盡快開展農作物種質資源的全面普查和搶救性收集,查清天津市農作物種質資源家底,對保護天津市種質資源的多樣性,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按照農業農村部統一要求,天津市迅速開展此項工作,全面保護天津地方品種種質資源,目前進展良好。

  此次調查內容包括:一是查清糧食、蔬菜、果樹等栽培作物古老地方品種的分布范圍、主要特性以及農民認知等基本情況;二是調查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名錄的作物野生近緣植物的種類、地理分布、生態環境和瀕危狀況等重要信息;三是調查各類作物的種植歷史、栽培制度、品種更替和環境變化等基本信息;四是分析本地區氣候、環境、人口、文化及社會經濟發展對農作物種質資源變化的影響,揭示農作物種質資源的演變規律及其發展趨勢,征集古老、珍稀、特有、名優的作物品種和野生近緣植物的種質資源。為開展好此項工作,依據全國農業種質資源登記總則與分物種登記細則,天津市分別組織實施全市作物、畜禽、農業微生物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單位確定工作。

  在市農業農村委直接領導下,各涉農區和市農科院種質資源調查小組組成聯合調查隊,深入農村集市、農戶,聯合開展種質資源保護宣傳,聯合調查隊走遍農家房前屋后、山區林地,尋找特有優異資源。薊州區作為種質資源較為豐富地區,共收集各類種質資源98個,其中有紫色寬扁豆角、爬豆、百年黃瓜等,還有細皮酸梨等。

  市農科院生物中心主任王永認為,天津地域面積雖然相對較小,但農業生產地理要素齊全,有平原,有山地,還有海洋,物種豐富。長期以來,勤勞的農民在長期勞作中積累了不少適宜天津當地種植養殖的本土品種。這些品種隨著育種商品化的快速進展,或因產量低,或因抗病害相對較弱等缺點,已不能成為主要品種,但它們身上都含有很好的良種基因,只是我們目前由于育種水平受限而沒有發掘出來而已,所以,及時進行搜集整理并進行保護開發,意義十分重大。

  調查成果有哪些?

  糧菜果畜牧水產收獲滿滿

  走進位于西青區的市農科院核心區生物中心庫房,桌子上擺滿了不同顏色的小塑網透明袋。走近細看,發現每個袋里都裝滿了不同的種子,袋子上還貼有產地、品種等標簽,特別詳細。王永告訴記者,這些都是近兩年由上百名工作人員,在10個涉農區走鎮串鄉搜集上來的天津原種資源,有很高的保存價值,涉及糧、菜、果等。

  王永拿起一個小袋說:“這是被選為國家十大優質種源的‘貓耳朵豆角’種子, 它廣泛分布于天津市寶坻區、武清區、寧河區、靜海區等多個涉農區,種質特點為優質、抗病、抗蟲、抗逆等,已成為當地栽種的易栽優質蔬菜品種之一。‘貓耳朵豆角’有綠莢和紫莢兩種,口味都挺好,其營養價值非常豐富,富含膳食纖維,含有微量元素、優質蛋白等,具有降血糖、促消化、緩解便秘等作用。我們現在搜集保護,為的就是擴大種植面積,并逐步向農田延伸。”

  負責作物品種調查的王一衡博士介紹,目前已經調查整理上來的農作物原種豐富多彩,種類很多,令人驚喜,數量達到656份。其中,糧食作物188份、蔬菜385份、果樹46份、經濟作物26份、牧草綠肥11份。

  ──糧食作物品種:“胭脂稻”,紫色果皮富含對人體有益的鉀、鎂等礦物質,以及脯氨酸等氨基酸。“黑花生”,果實飽滿,產量較高。小黑糯玉米,結實好,花青素含量較高,營養價值高,適合培育高花青素玉米。“黑芝麻”,耐貧瘠、產量高、籽粒黑,可作為食品食用或榨油原料。“線豆”,耐低溫能力較強,低溫下出苗較好,豆莢較順直,抗病性較強,可選育出低溫出苗好,綜合性狀優良的豇豆新品種。

  ──蔬菜品種:參加全國參評的優異種質資源:“六瓣紅”大蒜;寶坻“白蒜”;寶坻“天鷹椒”。寧河“梨瓜”,果實矮梨形,含糖量12.2%。寧河“絲瓜”,細長條,瓜長120厘米,產量高。王贊鋪村“朝天椒”,單椒果形均勻,鮮椒顏色大紅,干椒顏色油亮。“金黃空心芹”,口感脆嫩、纖維少,食用芹菜植株。“包球生菜”,早熟,抽薹較晚,產量高,口感甜。靜海獨流“鞭桿紅胡蘿卜”,生長迅速,抗雜草能力強,適合選育特色定型品種。

  ──果樹品種:薊州區“龍海核桃”,堅果優質、抗逆性強。薊州核桃,果形特殊,堅果梭形。“秦美獼猴桃”,抗性強,味道鮮美。薊州”軟棗子“,品質較好、風味好,果形有較大果。

  除此之外,我市畜禽遺傳資源普查已完成調查工作,初步發現猴雞、大尾羊等10個畜種38個品種, 群體數量達到165660頭(只)。水產養殖資源普查面上調查完成95%,四大家魚、七里海河蟹等都包括其中。

  津產優質種源,怎樣保護?

  多措并舉,物盡其用

  “胭脂稻”,紫色果皮富含有益身體的微量元素;“燈籠紅玉米”,胚乳角質多,對人體有益;“甜高粱”,甜度高、汁液多,堪稱津產甜甘蔗……育種專家如數家珍的介紹,揭開了津產原種的魅力所在。這些優質種源怎樣保護令人關注。

  記者跟隨王永來到市農科院核心區東北側,只見一個碩大建筑物地基呈現在眼前,底座已用水泥澆筑,中間埋設鋼筋。王永告訴記者,這個建筑項目就是天津作物種質資源庫,目前已進入冬季,溫度低,不能再進行施工,來年春天將全面恢復施工,力爭明年年底全面建成,建成后將成為全國一流農作物種質資源庫,除儲存現有的12萬份糧菜果種質資源外,還將656份天津原種資源也儲存其中。

  王永告訴記者,新發現的656份天津作物原種種質資源,由于現有育種手段的限制,其中很多很有價值的基因還不能被充分提取利用起來,因此需要先科學完好地儲存起來,進行嚴格保護,確保其不喪失活性,將來留給下一代育種專家們作為難得的育種材料使用。 新建的天津市農作物種質資源庫占地面積約2020平方米,包括種質資源庫1幢,安裝全自動化庫存設施、低溫除濕機、全自動智能控制系統等種質資源庫所需設備和軟件。建成后總體庫存量預期可達40萬份,其中近期種質貯存量25萬份,可拓展種質貯存量15萬份,是集現代化、智能化、自動化于一體,技術領先、設備先進、管理科學、運轉高效的國內一流種質資源庫,可滿足我市未來50年農作物種質資源保存的戰略需求,及我市種業科技原始創新和現代種業發展重大需求。

  王永介紹,對天津原種種質資源采取多種方式保護開發。首先是興建大型資源庫進行保護。第二就是活體種植,保持活性。市農科院多個研究所,每年都把精選的糧食、蔬菜等品種,運到海南、云南等南繁基地種植。還在武清區現代農業創新基地、寶坻區糙店、生物中心和武清區周良莊等地種植,目的就是保持其生物活性。小站稻育種專家于福安介紹,他們每年對需要的上千份育種材料也大多采取活體種植方式,這樣一來可以仔細觀察其特性,另外,也延遲其基因退化。

  第三種保護方式就是開發利用,育成新品種。市農科院十分重視天津地方品種(原種)的收集與利用,歷史上曾利用津產種質資源選育出多個有影響力的大品種,比如“秋綠60”“秋綠75”大白菜,目前熱銷的“天一”“七星”和“北斗75”青蘿卜都是源自地方品種種質資源的創新利用。此次從寶坻區收集到被稱為“老太爺種兒”的一個津產地方白菜資源,包心好、心黃,正在提純復壯,有望選育出一個新品種。“貓耳朵豆角”通過提純復壯及優選,已篩選出2個優良品系。薊州區調查隊還發現1個核桃資源,外觀奇特,下一步準備深入研究開發。

  令人關注的是,畜牧水產都是活體動物,它們的優質原種又如何保護?市農業農村委種業管理處副處長江應松告訴記者,對豬、牛、羊、雞、鴨、鵝等畜禽遺傳資源,主要采取活體保護和遺傳材料超低溫保存兩種方式進行保護。其中,活體保護通過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保護區和活體基因庫實現,遺傳材料超低溫保存主要是通過遺傳材料基因庫保存動物精液、胚胎以及體細胞等遺傳材料。水產種質資源保存形式包括分子、細胞、組織、活體及種群樣本等。為充分保護牛羊豬雞和魚蝦蟹等原種,天津將籌劃建設水產種質資源庫、水產種質資源場、基因庫和保種場來進行充分保護。

  怎樣進行更好保護?

  菜農年年種,面積不斷擴大

  走進靜海區獨流鎮馮家村,一些村民家里放著不少特別大的冬瓜,單個重量達到25公斤以上,堪稱巨無霸。一位老農介紹,這是祖輩傳下來的“寶貝”,不僅個大,還特好吃,為了確保種源不滅絕,他們年年種,面積還不斷擴大。

  市農科院蔬菜所黃亞杰介紹,調查發現,為保護好原種,一些村莊已經將一些極具特色的地方作物品種進行保護性生產,效果良好,比如,馮家村還有一個寶貝:“彎苗韭菜”,也是村里祖輩留下來的,抗病蟲能力強,品質好,口感清香,村民們也是年年種。

  在武清區河北屯鎮北趙村,村民都喜歡種村里保留的品種蘿卜,這種蘿卜俗稱“黑蘿卜”,外皮和瓤色深綠,口感脆甜,跟周邊村莊的蘿卜品種不同。村“一肩挑”張寶起自豪地說:“我們村的‘黑蘿卜’口感好,品質好,都是祖輩留下來的,我們年年擴種,面積達到1000畝,這是我們的寶貝。依靠它,村民們增收致富,走上小康路。”

  市蔬菜栽培專家李海燕介紹,天津“衛青蘿卜”是特色產業,栽培歷史悠久,涌現出多個種植區域相對集中、特色鮮明、名氣較大的專業種植村,形成了各個區域的蘿卜特色傳統種質資源,品種類型較多。如西青“沙窩蘿卜”、津南“葛沽蘿卜”、武清“田水鋪蘿卜”“索莊蘿卜”等,這些地方資源品種在保持甜脆、皮色翠綠的共同特點外,還在成熟期、根型、口感、外皮和剖面顏色、抗糠心等特征特性上各具特色。近年,“七星蘿卜”因其根型美觀、整齊度好、商品率高、口感佳等特點,一經推出,迅速占領市場,成為“衛青蘿卜”的主栽品種。但對于蘿卜專業種植大村來說,更渴望選擇與其傳統特色資源類似的品種,一方面是對本村傳統品種類型仍懷有很深的情感;另一方面是希望豐富品種選擇,通過差異化品種打造品牌,給市民提供不同口味的產品類型,滿足不同口味需求,豐富市民餐桌。

  武清區農業中心研究員劉立雄告訴記者,武清區是我市農業生產大區,當地農作物原種較多,除了多種青蘿卜外,還有“武清紅小豆”,顆粒飽滿整齊,豆色淡紅光亮、白臍、皮薄、沙性大,出沙率可達75%,一些村莊每年也都在種植。還有“武清黑綠豆”,籽粒中含有人體所必需的8種氨基酸,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在河西務鎮、大良鎮等多個鎮村依然有農戶種植,受到市場歡迎。

  水產原種怎樣保護?

  寧河換新良種場育苗30億尾

  冬日里,走進寧河區換新水產良種場,場院內的55個池塘,碧波蕩漾,池水深達3米,令人好奇。走近細看,水里游動著一條條“寶貝”──四大家魚的優質種魚。

  良種場總經理高永平介紹,目前,場里保存著55種優質天津種魚,總重量達到30多萬公斤,平均每條重達40公斤,都是場里的寶貝。它們都是1959年搜集的四大家魚良種,就靠他們,每年給全國漁農貢獻出30億尾以上優質魚苗,推廣到全國30個省市區,水產養殖社會產值達200多億元。

  眼下已經進入冬季,為確保這些寶貝們安全過冬,良種場每天都精心呵護,其中投喂的食物由商品飼料改為了玉米粒、麥芽等,目的是增加營養和熱量攝取量,不減少重量,確保來年春天可以投入育苗生產。

  高永平告訴記者,魚類種質資源和遺傳資料是國家寶貴的戰略性資源,也是種業企業育種創新、繁育生產和發展綠色養殖的重要物質基礎。很早以前,金萬昆場長就注重淡水魚類種質資源的收集引進和開發利用,把“四大名鯽”育成“異育銀鯽”良種,推廣養殖。經過17年的代代選育,育成適合北方地區養殖的新品種津新鯉,通過“國審”后在全國推廣。后又歷經8年培育出生長超快、抗病力更強、養殖效益更高的“國審”新品種津新鯉2號。這些成果,都離不開對淡水魚原種的開發利用。

  為持續做好淡水魚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多年來,寧河換新水產良種場每年都派出技術人員積極尋找收集優良育種資源,并建立淡水魚類種質資源庫,保存了活體種群和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國審”新品種的親本群體、后備群體。此外,還保存了國家二級瀕危物種──“中華胭脂魚”親本群體,共46個品種,12萬尾,約16萬公斤。以這些種質資源為基礎,他們先后進行了858項育種創新試驗研究,先后育成了“津新鯉”“津新鯉2號”“黃金鯽”“津新烏鯽”“紅白長尾鯽”“藍花長尾鯽”等11個“國審”水產新品種,還有許多重大發現和遺傳育種新突破,培育出33種有經濟和理論研究價值的育種材料,建成了淡水魚類種群多樣的活體基因保存庫。

  “我們良種場淡水魚類種質資源已被列入中國水科院承擔的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項目的子項目,被命名為“天津淡水魚類種質資源活體保存庫”。高永平自豪地說。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