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黃土背朝天,靠天吃飯難由人”……曾經,由定西老人總結的俗語,訴說著這塊土地上的無奈。此次面對旱情,記者實地探訪發現,雖然干旱對當地玉米、土豆等旱作農業生產造成不小影響,但當地政府、企業、合作社千方百計保收入、穩產量,百姓并沒有像過去一樣“愁容滿面”。
糧改飼 有出路
8月27日,雖說氣象預報里定西有概率降雨,但安定區上空萬里無云。
在魯家溝鎮將臺村,地里的玉米因為連日來烈陽的灼傷已經發蔫,顯得“垂頭喪氣”,但村民魯耀權并沒閑著,忙著把還沒完全干癟的玉米收割起來,準備拉去鎮上的青貯飼料收購點賣了換錢。
“今年遇旱,種的七八畝玉米都蔫了,幸好村里早早發布了通知,要把能賣的抓緊處理掉,盡量減少損失。”魯耀權一邊收著地里的玉米,一邊告訴記者,今年到現在還沒下透雨,往年旱川地一畝玉米收入一千多元,今年基本絕收了,如果沒有青貯飼料收購,自己的損失會更大。
旱情發生后,安定區高度重視,迅速發布收購公告,動員受災嚴重的北部鄉鎮及時與區內收貯企業和養殖企業銜接,動員玉米種植農戶開鐮收割,并通過張貼廣告、微信公眾號和召開會議等形式公布收購信息。
農民賣青貯飼料,最擔心的是價格。今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旱情,當地企業、合作社站了出來。
“去年我們的收購價是260元/噸,今年為了提高農民的積極性,無論玉米有籽無籽,我們都將價格提高到最低300元/噸。”在魯家溝鎮的定西巨盆草牧業收購點,企業負責人回志仁說,今年收購的草料品質雖比去年差了點,但是為了能盡一份社會責任,公司還是按照更高的價格來收購,并把收購時間提前20天,幫助種植戶減少因旱災造成的損失。
引水上山 保險兜底
一邊黃,一邊綠——種在同一座山坡上的馬鈴薯面對旱情,卻呈現出完全不同的兩種狀態,其中的奧秘就在于一根根看不見的水管。
“引水上山,荒地變良田,水肥一體,旱澇保豐收。”在安定區魯家溝鎮引水上山馬鈴薯智能水肥一體化示范區內,即便天干物燥,這里的馬鈴薯依舊綠意盎然,長勢喜人。
魯家溝鎮副鎮長費學鋒告訴記者,過去由于耕地條件差,土地收益低,交通不便又費力,鎮上山地撂荒現象趨于嚴重,但引水上山工程的實施,改變了山地無良田的窘境。
記者了解到,通過該項技術,與普通馬鈴薯種植相比,可減少施肥量30%,省工80%,目標產量達2500公斤/畝,每畝節約成本1000元以上。
“今年旱情發生以來,示范區內的馬鈴薯幾乎沒受任何影響,堅定了我們走引水上山的路子。”費學鋒表示,作為全省第一個引水上山自壓滴灌馬鈴薯智能水肥一體化示范區,體現出抗旱保收的巨大優勢,真正實現了智能化、集約化、高效化生產。
記者了解到,該技術是省農業農村廳抓點示范,在旱作區高標準農田上推廣的水肥一體化技術,目的是探索干旱山區高標準農田建成后,引洮河水上山消除農業缺水的發展瓶頸,提高作物產量,保障糧食安全和現代農業發展。
新興技術帶來的是未來出路,農業保險則讓傳統種植有了兜底保障。
“喂,是保險公司嗎?麻煩你們的業務員這個月來我們村上再核實一下受災面積,盡快給出理賠方案。”這些天,安定區鳳翔鎮豐禾村黨支部副書記楊存生除了和村民一起抗旱保收外,最重要的另一項工作就是和保險公司的業務人員聯系,到田間地頭核實村民受災情況,及時理賠到位。
楊存生告訴記者,現在農戶們繳納農業保險的意識越來越強,積極性不斷提高,真正實現了“保險賠一點,農民損失小一點”的目標。
今年以來,安定區認真落實農業保險各項政策,對發生風險造成損失的及時理賠止損。據了解,今年完成馬鈴薯保險65.76萬畝、玉米保險39.03萬畝、“一縣一品”飼草燕麥4.37萬畝。旱情發生后,積極銜接督促保險公司進行現場勘查,為后續理賠提供依據。
勞務有保障 收入不犯愁
今年,由于安定區農村飲水水源全部置換為引洮工程供水,目前旱情帶來的最主要問題,是農村地區種植戶的收入受到影響。然而,近年來,伴隨農村人口結構的變化,外出務工已是當地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穩定務工成為重中之重。
“今年受旱后,我們積極組織村民就近就地務工,受旱嚴重的北部鄉鎮積極動員轄區龍頭企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就近就地吸納受災勞動力務工。”安定區鄉村振興局工作人員王毅介紹,目前已有受災群眾2600余人到內官營、香泉等鄉鎮的17家大型蔬菜庫、蔬菜及馬鈴薯生產基地務工,每天最少能收入80元左右,有效緩解了受災收入減少的問題。
同時,安定區加強與福州、青島等結對幫扶城市對接,對有外出務工意愿的群眾,及時組織進行勞務輸轉,切實增加農戶的工資性收入。6月中旬以來,組織輸轉7個受災鄉鎮群眾28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