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民樂縣堅持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推動農業產業化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行小塊并大塊,分散變集中,零碎變連片,將農戶鬧置、碎片化的“井”字形小塊田變為“一戶一塊田”全村一大塊”的機耕大土地,推廣應用水肥一體化節水技術持續調優產業結構,著力構建以馬鈴薯、高原夏菜為主的核心產業區,推動農業生產向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方向發展,提升企業效益、帶動農戶致富,示范帶動農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實現產業振興。
近日,走進民樂現代絲路田園綜合體示范區高標準農田種植現場,大型機械開溝起壟、覆膜種植,馬鈴薯、高原夏菜種植正在有序進行。該縣引進甘肅鼎豐、張掖綠禾等龍頭企業,因地制宜實施馬鈴薯標準化種植,在應用水肥一體化現代農業節水技術后,畝產節肥20%、節水50%、節藥30%,節本40%,畝產增收700公斤以上,節本增效1000元以上。
“建設高標準農田,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在農作物生長時期能及時補充所需營養,大大降低了種植成本,我們公司從去年的種植情況看,效益還是非常好的,今年在這里種植了3000畝馬鈴薯,預計純收入在3000萬。”鼎豐馬鈴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經理王昭華告訴記者。
該縣在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增加土地流轉金的同時,按照“確保所有權、穩定承包權、搞活使用權”的原則,結合農村“三變”改革,將水肥一體化項目資金建成的調蓄蓄水池、首部系統等固定資產,以量化入股的形式投入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振興鄉村產業的同時,按比例向村集體和群眾分紅。并且全面推行“土地經營權+勞務收入”模式,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村集體、群眾建立契約型、股權型利益聯結機制,吸納群眾就近就地務工,穩定增加群眾財產性和工資性收入,實現了企業增利、集體增益、群眾增收“三方共贏”。
六壩鎮六壩村黨支部副書記王得生告訴記者:“我村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去年與鼎豐公司合作流轉2000多畝種植馬鈴薯,通過去年種植效益也很明顯。今年我村繼續與鼎豐公司合作流轉了3000畝地,一方面作為群眾可以解決就近務工提高收入,另一方面地租也比去年多了200多,一畝地的流轉金是720元,相對來說群眾收入也有所提高。”
“這段時間,我們這些人就在鼎豐公司承包的這些地上干活,每天工錢150元,就在家跟前,中午、下午都能夠按時回家,我自家的地也在承包范圍內,流轉金給的也挺滿意的”。正在馬鈴薯種植基地上覆塄的六北村村民王秀琴告訴記者。
至目前,全縣已建成高標準農田36.5萬畝,打造水肥一體化基地46個10.3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