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的一則消息“十年禁漁良好開局”,將人們的目光再次吸引到“魚”上。2020年7月4日,國務院下發通知,強調長江流域禁捕是為全局計、為子孫謀,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同年1月,農業農村部發布通告,宣布最遲自2021年1月1日0時起,長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大型通江湖泊(即“一江、兩湖、七河”)等重點水域實行暫定為期10年的禁漁計劃,其間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時隔一年,長江禁漁再被提及,不過,這次人們關切的不僅有禁漁的進展,更關注“供魚”的新變——
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周曉兵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截至2020年,農業農村部組織的水產品質量抽檢中,黑龍江省是唯一連續7年抽檢合格率達到100%;好品質奠定了龍江魚的市場地位。如今龍江魚已經“游”進全國20多個大城市。去年,僅三家省內養殖企業就實現省外銷售7184噸,其中進京銷售1184噸;目前一些南方企業已經來黑龍江省承包水面搞養殖。
投資先行
“北魚”迎春起航
迎接機遇,黑龍江省的反應快速且有力。
2020年5月,國有企業黑龍江省旅游投資集團通過增資擴股,與民營企業青花湖漁業集團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控股成立了黑龍江北魚漁業集團有限公司,合力打造龍江漁業航母,迎接行業轉型新機遇。此舉,比國務院下發通知整整提早2個月。
黑龍江省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孟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百億級產業集群項目”,結合省情實際和行業特點,我們將目光鎖定在用存量資源打造一個新興的百億級產業集群上。放眼全國,黑龍江的水域資源優勢非常突出,全省淡水養殖面積600多萬畝,位列全國第六;水庫和湖泊面積都是全國第二;對標同樣養殖面積的江蘇省,黑龍江省的漁業年產值不到150億元,僅是江蘇的5%。對比之下龍江的水域,未來發展空間之大不可想象,完全符合我們“不用破壞一畝耕地、不用砍伐一棵樹木、不用破壞一棵小草,實現用存量資源打造百億級產業項目”的初衷。
市場為旅投集團的“旅游+休閑漁業戰略”投下了贊成票。2020年,漁業板塊成為該集團投資營收最大的一個板塊。康志永由此有了另一個身份——“黑龍江北魚漁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原本從事商超行業的康志永,懷著對漁業養殖的熱情,帶著“讓人們吃上放心好魚”的信念,從3000畝水面開始,用13年時間將青花湖漁業集團發展成養殖水面43萬畝的行業會長企業。龍江漁業的發展潛力和“青花湖”的行業龍頭地位,共同促成“青花湖”被旅投集團選中。
在與旅投集團整合之后,“青花湖”也實現了騰飛——攜手中國水產巨頭通威集團,向綜合性水產養殖全產業鏈企業進發。
這一年,黑龍江省漁業龍頭“黑龍江北魚漁業集團有限公司”一直在快速整合發展的路上——養殖水面從43萬畝一路飆升至120萬畝,“三年內發展到300萬畝,占全省養殖水面的1/3。”他們的目標宏大且明確。
在北魚集團的肇源青花湖養殖場的育苗車間內,記者看到20多個巨大的圓形育苗池已經收拾干凈,放水的管線已經接好,“這幾天就要開始繁育魚苗了。”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過去黑龍江大水面養殖單產低的原因,一是找不到出口,不敢多養,怕賣不出去;二是受生產資金缺乏所限,魚苗投入不足。經過北魚集團的資源整合,這兩個問題都迎刃而解。比如鏡泊湖水產養殖場去年加入北魚集團后,生產資金解決了,當年就實現扭虧為盈。”周曉兵說。
“整合資源,圍繞漁業生態鏈的保護與發展,通過與旅游、有機農業、新能源產業、鄉村振興和關聯產業的融合發展,加速推進黑龍江省優質水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按照‘育、飼、養、捕、加、貯、銷、融’全要素推進,推行‘魚、光、游’立體化發展模式,實現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的全面優化和閉合,按照資源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理念,通過科技賦能最終實現旅游+數字漁業戰略,擦亮冷水魚品牌,打造一個百億級產業項目和千億級產業集群。”孟利對北魚集團的未來,信心滿滿。
眼下,康志永正在為周轉量480萬斤/周的龍江總魚倉建設而忙碌。“產品進軍全國市場的渠道已經打開,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馬鮮生超市與我們簽下了常年不間斷供貨的銷售合同。我們必須解決一季出魚與全年供貨的矛盾。”康志永說。
據介紹,為破解黑龍江省漁業最大的短板——持續供應能力不足問題,北魚集團正在推進龍江魚總倉及全省特色分倉建設項目,其中國家級龍江漁業產業園選址在水資源富集區大慶市,特色分倉分別選址在鏡泊湖、興凱湖、方正縣,并在北京建設異地分倉,同時建設龍江魚種業提升工程,解決黑龍江省漁業“卡脖子”問題。
全鏈起舞
抓“兩頭”帶中間高質量發展
4月1日,方正縣委書記鄭偉一行專程來到省農業農村廳,會晤廳一級巡視員孫文志。他們此行只為一條魚——方正銀鯽。“我們縣委政府班子已經達成共識,決不能讓原種場折在我們手里;而且,我們決心借此機會把方正銀鯽做大做強,和方正大米一樣,成為立縣產業。”鄭偉擲地有聲。
方正銀鯽——鯽魚中的戰斗機,我國獨一無二的淡水魚類特殊品種。1975年,全國魚類普查中,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在方正縣雙風水庫發現了這個“世界上唯一的兩性型三倍體鯽魚”,經全國水產原良種委員會審定為銀鯽原種,命名為方正銀鯽。同其他鯽魚相比,方正銀鯽頭尾小、身短、體寬、成魚呈圓形,最大個體可達6公斤以上;營養價值高、生長速度快、適應能力強、經濟價值高。其生長速度比普通鯽魚快20%以上,可提高產量在30%以上;苗種和商品魚的市場價格均高于其他鯽魚20%以上。目前方正銀鯽苗種親魚銷售全國18個省、120多個市縣。
作為國家和黑龍江省唯一一個方正銀鯽的原種場,今年8月方正銀鯽原種場將迎來5年一次的復檢。為了確保復檢成功和方正銀鯽在全國鯽魚領域獨一無二的地位優勢,在孫文志親自組織召開了原種場復檢保級現場辦公會后,方正縣在短短的一個月就完成四項工作:將以原種場為核心建設方正銀鯽現代漁業園區列入縣政府工作報告;改擴建原種場為方正銀鯽苗種繁育基地;在德善鄉辟出4萬多平方米建設現代漁業園區;為便于聯大靠強對外合作,將原種場由事業單位改制成企業;擬爭取1.4億元專項債劵用于項目建設。
為了抓住行業重構的市場機遇,所有相關的人都在奮力拼搏。還有半年就退休的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管理局饒仁鋼處長,最近頻繁往返于哈爾濱和方正縣之間。“能在在職期間遇到這樣的歷史機遇,太難得太榮幸了,咋干都值得。”饒仁鋼說。
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孫文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廳黨組高度重視黑龍江省漁業發展,提出要全產業鏈謀劃、全要素推進、全方位服務,以“五良”措施(良種、良法、良藥、良料、良管),促進漁業“五好”發展(好水、好魚、好牌、好價、好效)。“龍江魚的異軍突起,抓住市場牛鼻子是關鍵。我們確定了‘抓兩頭,帶中間’的崛起路徑。‘兩頭’,一頭是種業,從源頭上保障產業安全;一頭是市場和品牌,重點打造北魚集團這個航母級龍頭,發揮龍頭引帶作用,對接市場和銷售,在終端上保障產業效益;中間則指生產和加工,要插上兩個翅膀,即科技的翅膀和金融的翅膀。”
迎著春風,從漁民到漁企,從相關部門到業內專家,從省里到縣市,龍江魚在市場與政府的協力推動下,正高質量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