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完春節,韓宏智就趕忙給自家蘋果購買了農業保險。
今年63歲的韓宏智,是白水縣城關鎮侯家塬村村民,家里的8畝果園是他和老伴兒主要的經濟來源。2020年,由于霜凍災害,他家損失慘重。“8畝蘋果,只賣了1萬來塊錢,連成本都沒收回來。我就應該和別的村民一樣早早把農業保險買上。”4月2日,韓宏智告訴記者。
劉紀海是韓宏智口中“別的村民”中的一個。去年他承包的60畝果園,有40畝同樣受到了霜凍災害。不過,由于他給蘋果投了保,所以順利拿到了保險公司的賠付。“這筆錢已經能把前期投入的化肥錢包住了。再說了,一畝地的保費我才掏了24元,特別劃算。”劉紀海說。
白水縣財政局企財股股長王曉黎介紹:作為一個蘋果大縣,2020年,白水縣共有16.25萬畝蘋果投了政策性農業保險,占全縣蘋果掛果面積的四成左右;每畝保費80元,中央和省市縣財政補貼70%,農民自付30%;全年共賠付蘋果受災面積2.95萬畝,賠付金額共計1030.26萬元。
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白水支公司是白水政策性農業保險承保公司之一。2020年,該公司共承保白水蘋果3.8萬畝,涉及農民3857戶。其中,1086戶農民的6557.8畝果園因災獲得理賠,每畝賠付金額在450元到960元不等。“按照保險條款,在保險期間,由于暴雨、洪水、內澇、風災、雹災、凍災等原因,直接造成蘋果的損失,我們就會進行賠償。受災程度不同,理賠金額也不一樣,每畝最多可以賠付3000元。”公司經理趙曉軍告訴記者。
在現代農業蓬勃發展的大荔縣,政策性農業保險同樣發揮著重要的風險保障作用。據統計,2020年,大荔縣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總收入5050.82萬元。其中農戶自繳保費953.15萬元,因災獲得各種理賠款總額達2768.83萬元,共有3341戶群眾從中受益。
“這些年,大荔縣設施農業發展迅速。去年共有2.79萬畝設施農業投保了農業保險,每畝保費400元,其中農民自付30%,也就是120元。如果遇到冰雹、大雪等自然災害導致大棚棚體、棚膜、農作物受損,就可以得到保險公司理賠,每畝最高理賠金額可達1.25萬元。”大荔縣財政局企財所副所長石迎說,相對于成本在4萬元到10萬元不等的大棚而言,120元保費對投身現代農業的大荔農民而言根本不算什么,所以大家投保積極性很高。
不僅是在白水和大荔,2020年,渭南市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扶貧優先、自主自愿、協同推進”的原則,立足實際,加大宣傳,不斷完善農業保險政策,努力提高農業保險服務能力,基本實現了農業保險補貼有效果、產業有保障、農民得實惠、機構可持續的多贏格局。
據了解,2020年,渭南市以制度建設為突破口,制定了《2020年渭南市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全市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內容和工作要求。同時,渭南成立了由市、縣財政部門牽頭,農業農村、林業、銀保監、氣象等部門參與的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小組,建立了分工明確、責任清晰、協同配合的工作機制。
在此基礎上,渭南市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廣泛宣傳普及農業保險知識,充分發揮災害理賠現場會的輻射帶動作用,切實提高農戶參保意識,做到農業保險政策進村入戶。在上下各級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渭南市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規模達到2.9億元,較2019年增長了18.9%。
此外,渭南市還簡化資金撥付流程,保費補貼資金經農業農村、林業、氣象等部門確認后,直接由縣級財政撥付給承保機構,取消了中間環節。
“目前,渭南市開展的政策性農業保險險種共有18個,基本覆蓋了大宗種植業和主要特色農產品,賠償金額基本覆蓋了種植養殖成本,保險責任基本覆蓋了所有災害風險,不僅保障了農戶的基本利益,也有效提高了財政資金的支農效益。下一步,我們將重點抓好農業保險規范化管理工作,在推動農業保險合同通俗化、標準化的同時,全面推行電子化保單,簡化投保程序,縮短理賠時間,切實為農業產業發展保駕護航。”渭南市財政局金融科科長賈紅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