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山東省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不斷提升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洪澇災害、非洲豬瘟等風險挑戰,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形勢持續向好,經濟總量邁上新臺階,高質量發展成效明顯,開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新征程。
農業經濟總量邁上新臺階。2020年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10190.6億元,比2015年增加906.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五年年均增長3.0%。其中,農業產值5168.4億元,年均增長4.0%;林業產值214.2億元,年均增長8.8%;牧業產值2571.9億元,年均增長0.7%;漁業產值1432.1億元,年均增長0.2%;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804.1億元,年均增長11.2%。
糧食生產站穩千億斤臺階。2020年糧食總產量達到5446.8萬噸,連續7年站穩千億斤臺階,比2015年增加299.4萬噸。蔬菜產量自2015年開始,連續6年超過8000萬噸,穩居全國第一,2020年蔬菜總產量8434.7萬噸,比2015年增加424.8萬噸。
農業生產結構不斷優化。種植結構呈現積極變化,豆類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比2015年增長39.4%;玉米種植面積減少,比2015年下降1.8%。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增加值占比較2015年提高2.6個百分點。
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加快構建。家庭農場、合作社、龍頭企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和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等各類經營主體超過50萬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小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日趨完善,帶動農民增收能力顯著增強。
品牌建設成果豐碩。至2020年底,“三品一標”有效用標企業4845家,產品10275個。煙臺蘋果品牌價值超過145億元,連續12年居中國果業第一品牌。
農業對外開放繼續領跑。2020年農產品出口1257.4億元,出口總額再創歷史新高,連續22年穩居全國第一位。
農業科技創新水平持續提高。2020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預計達到65%以上,比2015年提高3.2個百分點;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8%;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7.85%,高于全國近17個百分點。
農村基礎設施全面改善。“十三五”時期,全省農村交通基礎設施條件得到全面改善。截至2020年底,新改建農村公路7萬公里,路網規模由22.8萬公里增加到25.8萬公里,累計完成投資900億元。全部鄉鎮、建制村實現通瀝青(水泥)路,具備條件的建制村100%實現通客車,農村公交化改造率達91.1%。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深入推進。據部門統計,近三年來累計完成農戶廁所改造1090.2萬戶,全省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91.1%,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的行政村占95%。實施農藥零增長行動,化肥、農藥施用量連續多年負增長,分別比2015年下降14.7%和20.3%。
鄉村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全省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農業龍頭企業超過1萬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06家,居全國第一位。參與產業化經營的農戶超過1800萬戶。農產品網絡零售額持續增長,2020年達到360.3億元,總量居全國第五位。
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提升。“十三五”時期,累計減少省標以下貧困人口251.6萬人,2000個扶貧重點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達到5000元以上,8654個省扶貧工作重點村全部退出,貧困人口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農民收入穩步提高。2020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53元,比2015年增加5823元,增長45.0%,快于同期城鎮居民收入增速6.4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倍差逐年下降,由2015年的2.44縮小到2020年的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