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大地,錦繡山水。秀美景色讓人流連忘返,獨特資源孕育的糖料、果蔬、桑蠶等特色農業產業在全國的分量更是舉足輕重。
然而,自然條件的優勢不能解決產業發展中遇到的所有問題,原有生產要素組合不能滿足產業升級需求,傳統種植方式不能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這些問題不同程度困擾著廣西農業特色產業發展。
如何推動廣西農業的轉型升級,實現“彎道超車”?廣西將目光鎖定在數字技術,用大數據對自然災害進行監控預警,專家通過手機App進行果園種植指導……
廣西農業農村廳廳長劉俊認為:“廣西發展現代農業必須瞄準弱項,盯住短板,圍繞‘互聯網+現代農業’,完善頂層設計,加強標準建設,聚焦資源整合,著力推進互聯網與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深度融合。”
短短兩年,廣西農業“政、產、研、學、用”一體化的科研和轉換體系已經形成,農業農村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管理高效化、服務數字化水平顯著提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2020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指數》研究報告顯示,廣西農業數字化水平已躍升為全國第五,躋身全國農業數字化建設第一梯隊。然而,在兩年之前,廣西排名僅為全國第二十七。
從后進到前茅,廣西農業數字化實現了“三級跳”,有哪些思路和措施值得總結?又有哪些經驗和做法值得推廣?記者對此進行了深入觀察和采訪。
直指產業痛點,為農戶提供定制化方案
“像是缺營養素,又像是根系有問題。”都安縣的一位橘農發現部分柑橘葉上起了小黃斑,便用“耘眼”手機App拍了一張照片,診斷結果一會兒就回傳至手機:“柑橘潰瘍病,葉片受害,葉背最初呈現黃色或暗黃綠色油浸狀小斑點……”點開“方案推薦”,手機App給出了配藥選擇和操作指引。
橘農所用的這款手機App是廣西農業農村廳推廣使用的“耘眼AI農技服務平臺”,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了柑橘全生長周期的病蟲害智能診斷與植保方案科學決策。目前,該手機App的用戶已超過23萬人。使用耘眼平臺后,廣西區域種植戶有效降低了柑橘紅蜘蛛、潰瘍病等病蟲害發病率約7%左右,每季幫助農戶合理節約15%左右的農藥用量。
“耘眼”的運用,只是廣西農業數據化運用的“窺豹一斑”。“菜籃子”信息系統,涵蓋全區“菜籃子”基地信息、流通網絡和流通能力信息,適時監控各地“菜籃子”產品生產和流通;農業自然災害監測預警系統應用實現了定位置、定面積、定損失的三定實時精準報災,并結合氣象信息,歷史自然災害信息發布農業自然災害預警,為農業自然災害的監控預警、受災形勢、災后恢復生產以及把握最佳防控時機提供參考;農業生產監測預警系統,利用氣候及土壤等大數據分析,為農戶提供最佳化的種植管理決策,協助農民有效管理,讓農民從每一顆種子中提取最高的價值……
截至2020年底,廣西農業云平臺存儲容量已達800T,大數據信息化已滲透和覆蓋到全區農業農村各個領域,30多個應用系統投入使用,這些農業大數據App聚集了農業資源、農業生產、農業經濟、農業綜合4大類37項數據,引入圖像識別技術,實現農業數據資源智能檢索、農作物物聯網識別應用,為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提供有力支撐。
廣西對農業數字化的支持力度只增不減。據了解,“十四五”期間,國家擬圍繞熱帶水果、桑蠶、甘蔗、奶牛、肉禽、生豬、海水蝦蟹貝、淡水魚等重點產業支持廣西在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組織實施10個項目數字農業項目,總投資兩億元。
頂層系統設計,為數據暢通運行提供有力支撐
“首先就是定標準,統一口徑,才能保證數據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可復用性。”廣西農業信息中心主任吳炳科表示,農業行業涉及的數據范圍比較廣,紛繁復雜,必須建立相關數據標準,從而確保數據時效性、可用性,為業務處理和科學決策提供支撐。
為此,廣西首部農業信息化地方標準于2017年8月正式頒布實施,涉及數據交換標準、網絡基礎設施標準、信息安全標準等七大體系34個標準260余萬字符的編制工作。該標準不僅填補了廣西農業信息化數據標準空白,更為廣西農業農村大數據的共建共享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農業數據量大分散,各單位統計的數據自己使用、保管,信息不連貫、不共享,如何把這些“休眠數據”匯聚起來?數據量大并不意味著數據價值量大,艱巨的數據“提純”工作如何開展?大數據平臺是自上而下建設還是由下到上,建設部門和應用部門誰來主導?資金怎么籌措?人才難尋如何解決?
看似一個個簡單的問題,卻觸及的矛盾深,涉及的利益復雜,碰到的阻力大,這里面既有局部與整體的沖突,也有長遠利益與眼前利益的較量,羈絆與纏繞,反對與抵制……
廣西秉承掛圖作戰、全局部署的理念,從自治區層面建立健全“農業大數據”建設、管理、應用體制機制,確立了“1234+N”的建設總框架,即:打造一個中心——廣西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兩大體系——標準體系、數據采集體系;三大平臺——廣西農業云平臺、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農業全產業鏈平臺;強化四個支撐——政策支撐、資金支撐、人員支撐、數據支撐。
正是以系統思維構建了平臺建設體系,廣西逐漸打破了信息“各自為陣”的局面,數十項應用得以在云端連接。依托互聯網、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5G、生物技術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廣西逐步完成包括農業生產監測、農業自然災害防控、農村土地承包確權應用、農產品國際貿易等體系的應用大數據全產業鏈建設,使信息“孤島”連成“大陸”并“活化”起來,一個全新的農業“數字生態”孕育而生。
完善配套政策,為構建大數據平臺提供多重保障
從一袋袋螺螄粉裝箱、打包,裝運上車,到工人戴著口罩、提著果籃,拿著果剪,穿梭在橘海里,幾十萬斤優質沃柑裝車銷售到外地……在不長的時間里,一條條數據被輸入相關應用系統。
“我們有專門科室負責完善大數據平臺的建設,從平臺系統搭建到數據采集和分析應用。”信息中心工作人員介紹,為廣泛收集有效數據和信息,專門組建了6000多人的農業信息員隊伍,為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數據采集體系提供人員保障。
人員保障,資金到位。自治區為農業數據化平臺建設制定了資金保障方案,把重點項目建設計劃作為財政性建設資金安排的依據和確保的重點,統籌預算資金,全面保障落實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經費,每年安排專項資金2500萬元,重點支持大數據平臺、大數據應用系統、大數據應用示范項目等,確保開展工作的經費正常。
如今,伴隨著農業機械披掛上陣,農技專家在線看田,急需農資電商送貨上門,數據不斷向平臺集中,服務向各領域延伸,逐漸形成了前端有技術支撐,中間有生產組織,后端有市場營銷的農業農村綜合信息服務體系。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分散到集中,突破制約信息化發展的“瓶頸”,作為全區農業信息服務的中樞,廣西農業信息中心承擔著“打造大數據,提供大服務”的使命。
“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建設旨在管用,重在應用,貴在受用,才能真正構建面向農業產業決策者、農戶、投資者、農業科學研究者及農產品消費者的綜合數據服務平臺。”吳炳科說,一方面要上下聯動,分步實施;另一方面要點面結合,連線成網。
——上下聯動,分步實施。避免單純的“從上至下”建設平臺,導致無數據可存,無數據可用,成為空架子;也防止單純的“從下至上”建設模式會出現后期數據“條塊”過多,形成“數據孤島”的情況。
——點面結合,連線成網。聚焦重點地區、重點領域、重點品種,全面推動農業各主題大數據建設,重點推進柑橘、芒果、茶葉等單品種大數據全產業鏈建設,以點帶面、點面結合、連線成網,全面推動農業農村大數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