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AV免费,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免费观看的成年网站不下载,日韩~欧美一中文字幕

中文English
中國農業農村信息網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全國信息聯播

農險能否織密“防護網”

日期:2020-07-13 08:47 作者:何珂 來源:安徽日報 字號: 【字號: 打印本頁

  速救災、快賠付 讓受災農戶吃下“定心丸”

  搭建大棚、培育幼苗,盼著火龍果早日上市,哪知強降雨,給種植按下了“暫停鍵”。

  “大棚出現了鋼架倒塌、棚膜破損的情況,剛掛的果實也跌落損壞不少。”安慶市旭海生態農業公司副總經理孟佳彤說。據了解,該公司是一家大棚火龍果種植企業,種植面積300畝。6月底,記者采訪時,工作人員正忙著給受傷的枝干上藥,“這場風雨太厲害了,棚子受損、果子也落了很多”。

  所幸,該公司投了保險。接到報案后,國元保險安慶市宜城支公司第一時間安排人員進行現場查勘,確認此次災害事故屬保險責任,現場賠付8.84萬元。

  入梅以來,安徽省出現持續強降雨天氣,截至7月7日12時,全省累計受災人口123.6萬人,緊急轉移安置人口14.7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92.4千公頃,因災倒塌損壞房屋2064間,直接經濟損失14.7億元。面對災情,安徽省各保險機構迅速展開搶險救災和理賠工作,實現速救災、快賠付。

  “我們村在全鎮地勢最低的地方,強降雨導致村里內澇嚴重。我流轉的600多畝稻田,都被淹了,大部分稻田都需要重新補插和翻耕。”7月3日,桐城市孔城鎮范圩村種植大戶汪成勝告訴記者,發生災情之后,保險公司工作人員第一時間來到現場查勘災情,表示待內澇消退后再及時復勘,加快理賠支付進度,幫助恢復生產,“保險公司工作人員的話,讓我們吃上‘定心丸’,等賠付款到手,我們也能更快地在災后重拾信心,恢復生產”。

  國元保險有關負責人表示,由于連續暴雨天氣影響,黃山、蕪湖、馬鞍山、六安、安慶、巢湖等地區鄉鎮出現內澇現象,我們立即啟動防汛應急預案,成立查勘小組,并與相關政府部門一起,快速查勘,安撫受災農戶情緒,現場指導防災減損;同時,開通理賠綠色通道,快速理賠,對于能定損的,第一時間賠付,對于一時不能定損的,約定二次查勘時間,確定最終損失面積。

  多家保險公司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嚴陣以待,采取各項防范措施,積極配合地方政府開展抗災救災工作,支持廣大農戶恢復農業生產,確保不“因災致貧、因災返貧”。

  多創新、優服務 多方位護航“三農”發展

  7月初,在銅陵市部分的農田上空,常常能見到無人機的身影。

  “以前農險定損全靠腿走,遇地塊內澇嚴重時,人根本進不去。今年強降雨導致的內澇,讓查勘工作難度增大,所以我們采用了衛星遙感監測、無人機輔助查勘等高科技手段。”國元保險銅陵中心支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遙感技術可提取承保標的植被指數,有效的反映承保標的生長狀態。通過對植被指數的分析,對承保標的受災程度進行分級,形成植被生長和受損情況的光譜地圖,以輔助農業保險的驗標、查勘、定損。

  針對災情重、范圍廣、查勘工作量大的實際,為了高質量快速做好定損理賠工作,安徽省各保險公司不斷加強新技術的使用。“科技創新是農險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對工作人員暫時無法到達的受災地區,我們采用無人機查勘、GPS衛星地圖定位等方式進行查勘和損失面積認定。”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安徽省分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深貧保”產品,500元以內的理賠額度由村協保員自行查勘定損,通過“人保扶貧App”線上實時傳輸,最大限度縮短查勘定損、材料審核時間。

  隨著農業的快速發展,農險的政策效應迅速放大,在促進農業和農村發展、提高農民福利方面的作用不斷顯現,不僅補償著農民損失,確保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還能助力脫貧攻堅,以保險帶動產業扶貧,防止因病返貧,避免大災陷貧。

  “受暴雨影響,裕安區西河口鄉、青山鄉和石板沖鄉455戶貧困戶受災,6月29日,接到報災電話后,我們6小時內就趕到現場,勘查之后,核算理賠金額46.5萬元,并于當日支付到位。”中國人保財險六安市分公司查勘人員梁建告訴記者,之所以理賠迅速,與產品創新有關,“我們創新的保險產品‘深貧保’,充分發揮村鄉協保員作用,以現場勘查為準,貧困戶一個簽字、村委一個簡要證明和2到3張受災照片即可理賠,無需額外任何手續”。

  據了解,“深貧保”主要保障貧困戶種植作物和養殖對象因自然災害、病害、意外事故和銷售時價格下跌造成的收入損失,保險公司給予約定的經濟補償,保險費確定為137元/戶/年。該險種既彌補了貧困戶受災造成的經濟收入減少,也為其重新投入生產提供了保障,解決了貧困戶發展產業的后顧之憂,增強了積極性和內生動力,吸引了更多貧困戶通過發展產業脫貧致富。“我們還加強服務,為避免農戶不知道報案熱線和不知道保單號,客服忙等原因導致報案延時,公司協同鄉鎮村對受災鄉鎮案件進行統一登記報案處理,避免貧困戶在報案過程中,出現漏報、或不知如何報案的情況出現。”梁建說。

  齊發力、補短板 農險還需“提質增效”

  這兩天,六安市裕安區西河口鄉官塘村龍蝦養殖大戶汪瑞勝正忙著補蝦苗,“前幾天大雨,我家的龍蝦跑掉不少,損失超過20畝,還好保險公司很快就賠付了1萬元,我又有資金補苗了”。

  像汪瑞勝這樣的農戶,有多少災后恢復生產時有保險來幫襯呢?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數據顯示,今年前5月,全省累計承保農作物5256.82萬畝,承保牲畜3673.67萬頭,投保農戶507.48萬戶次,農業保險賠款成為農戶災后重建和恢復生產生活的重要資金來源。

  農業保險在服務“三農”和精準扶貧、提高農業防災減災、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種田大戶有能力在災后重拾信心,恢復生產;小農戶也不會因為減產、絕產徹底撂荒,外出打工;蛋雞保險、生豬保險等,對穩定農副產品生產、保證供應、穩定物價起到了重要作用。對一家一戶而言,農險是雪中送炭,對于糧食安全和經濟穩定運行而言,農險是“保障網”“穩壓器”。

  不過,適應農業現代化發展要求,農業保險還需要“提質增效”。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產品開發要加快,目前農險品種與農產品種類數相比仍顯不足,應重點擴大小品種農作物保障覆蓋面;另一方面,保障程度也要進一步提升。為進一步深化農業保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銀保監會近日發布《關于進一步明確農業保險業務經營條件的通知》,明確農業保險堅持適度競爭原則;鼓勵保險機構在西部地區、深度貧困地區和農業保險經營機構相對較少地區經營農業保險業務;鼓勵保險機構加大投入力度,優化機構布局,完善農業保險基層服務網絡。《通知》作為完善農業保險制度體系的重要制度安排,將進一步完善農業保險業務經營條件管理機制,優化農業保險機構布局,規范農業保險市場秩序,有利于促進農業保險持續健康發展。

  記者在走訪中,多位業內人士表示,農險上臺階,還需政府部門、保險企業等多方協同發力。政府部門應完善財政補貼制度、建立巨災分散機制,提升農險參保對象風險保障意識,激發保險機構積極性,加快農業保險擴面、增質、提標;對保險企業而言,則應加快創新步伐,開發出更加貼近農戶需求、多元化的農業保險產品,不斷優化理賠程序,提供差異化、個性化的服務。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