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蓮(右)在她創辦的梅一客生鮮超市內與工作人員探討蔬菜問題。(吳騰江 攝)
“與高校的產學研合作是解決我們技術問題的重要舉措,對我們來說很關鍵。專家們馬上到了,大家再把東西檢查一下,拿出最好的狀態來……”赴穗參加完省“兩會”的省人大代表張雪蓮,愈發對省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心感到振奮,剛回到興寧的第二天,她就馬不停蹄地張羅著與母校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的合作事宜。
眼前一頭短發、身材壯實的張雪蓮,比起四年前創業初期又黑又瘦的形象,多了幾分“新農民”領頭羊的氣質。自返鄉創業以來,張雪蓮的團隊經歷了從“鐵三角”到“姐妹花”、再到“精英團隊”的變化,公司建起了三個基地,建立了線上線下銷售體系,并完成了“梅一客”品牌的構建,進入了品牌農業的軌道,去年營業額近千萬元。如今乘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東風,她們堅持初心,繼續前行。
脫下紅裝穿農裝
不做白領做農民
2014年1月,是張雪蓮“棄城返農”的轉折點。那時的她,已在廣州結婚生娃,有一份年收入15萬元的穩定工作,買了房也買了車,生活殷實。這好不容易飛出去的“金鳳凰”又要回來山溝溝,遭到了母親的反對和很多人的笑話。但因為強烈的家鄉情結,她還是回來了。
“源清村是我出生的地方,在我小時候每家人都種田,整村綠油油一片,到了秋收的時候全村一片金黃。這樣的美景卻在2010年后慢慢消失了。村里的田地逐漸丟荒,全部長滿了雜草,村民們的生活也還是很辛苦,我看了覺得很心疼。”至今回憶起來,張雪蓮仍一度哽咽。她說,讓家鄉興寧市羅崗鎮源清村恢復以往的美麗,是她創業的初衷。
“情懷”使然,張雪蓮帶著一個擅長營銷的師兄和一個擅長技術的師弟,回到了源清村開荒種田。她的行動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村里約有三分之二的人都把承包地租給她,租金以每畝每年100元、第二年起每年租金增長20%來計算。她一口氣租下了100多畝地,全部都種上了辣椒、黑皮冬瓜,并聘請了村里10多個村民來管理。2014年6月,她成立了源清種植專業合作社。
現實是“骨感”的。為了這份“情懷”,張雪蓮付出了大代價,也讓團隊陷入了困境。羅崗鎮是興寧北部的一個山區鎮,距離興城約45公里,而源清村到羅崗圩鎮,又還有15公里的山路,是名副其實的山溝溝,加上村里的田地都是梯田,開荒、運輸、管理成本巨大。
“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不可思議,居然挺過來了。當時受到各種條件限制,我們只能純人工開荒,那里田地荒蕪已久、雜草叢生,一個月開荒就用壞了6個犁。最困難的是,交通非常不便,農資運不進村里,瓜果運不到大路,只能靠人工一擔一擔挑。
我也帶頭挑,一挑就是好幾公里路。”說罷,張雪蓮伸出了雙手,上面長滿了老繭,又粗又硬,她打趣說是“歷史遺留問題”。隨后,她還算了一筆賬,無奈地苦笑了一番:第一年開荒近100畝,投入50多萬元,產出黑皮冬瓜18萬斤、朝天椒10萬斤,最終黑皮冬瓜虧本近30萬元,賣瓜的錢還不夠給司機付運費。
不忘初心志不渝
嘗盡苦頭終甘甜
創業路跨過了艱難的一步,家鄉良田不再荒、村民不愁活,但三個合伙人籌集的創業金也花得差不多了。沒有錢怎樣走下去?特別是正面臨著建設水利基礎設施的資金缺口。張雪蓮四處奔走,從山里來到城里尋求幫助,但一切沒有那么順利,甚至遭受了不少冷眼,最終她在當地婦聯組織的幫助下,拿到了急需的貸款。
“當時返鄉創業的大學生還很少,特別是像張雪蓮這樣貧苦出身,又在大城市里扎下了根的更難得。所以聽到她的故事時,就被她的家鄉情懷、創業干勁感動,也為她正在經歷的困難擔憂,想盡自己最大能力去幫助她。”時任興寧市婦聯主席的歐陽秋茹說,張雪蓮來后第二天,她們就到源清村了解情況,還請來財政、稅務部門人員,一起為她想辦法。最終,興寧市婦聯幫她辦理了婦女創業小額貼息貸款,分三次貸款50多萬元,暫時助她渡過了難關。興寧市婦聯還積極呼吁,讓媒體關注這個大學生創業群體。張雪蓮團隊的故事,就此傳開了。
緩過“氣”來的張雪蓮吃一塹長一智,開始轉變思路,從第一年租來100畝地一半種辣椒、一半種冬瓜,調整到第二年租來180畝地90%種辣椒、10%種植特色瓜果,板栗南瓜和水果玉米就是當時被引進過來的。此舉讓張雪蓮成功回收了資金。同年,她成立了梅州市品鮮農業有限公司。
然而,隨即而來的變故給了張雪蓮當頭一棒:兩個合伙人要退出。“當初我們三個人拿出所有積蓄回梅創業。但兩年來,不但沒有分紅,還背上了鋪設澆灌設施的16萬元銀行貸款。師兄和師弟都是外地人,再三考慮后都選擇了退出。說實話,我也動搖了,閃過放棄的念頭,但我始終不甘心,還是決定撐下去。”張雪蓮說。
幸運的是,張雪蓮很快就遇見了同是為了家人返鄉工作的陳思霞。兩人一拍即合。“我們都熱愛農村生活,都希望把小時候的生活情景再還原出來,傳遞到大城市,傳承給我們的孩子。”陳思霞說,她很快就成為新的合伙人,用以往做電商的經歷和特長,幫助張雪蓮線上賣自家農產品。
除了搞好農場生產,2016年7月,兩人還在興寧開設了品鮮健康食材體驗店,摸索出一條線下體驗線上傳播的銷售模式,不僅將自家所產的農產品賣出去,還把興寧的優質農產品推出去。在2016年底的廣州花市上,創下了三天零售4萬斤沙田柚的好成績,同時收獲了很多粉絲。
創新模式樹品牌
奔康路上看老鄉
記者驅車駛入位于合水鎮美麗鄉村示范點的合水溪唇開心農園,只見柏油村道平整干凈,兩旁菜苗翠綠油嫩,三兩農民正在荷蘭豆地里忙著采摘。“我們到西蘭花這了。”“好,我在荷蘭豆這里等你們!”……該農園負責人許鏡平正與電話那頭的農戶劉遠珍打“暗號”。
2017年,是張雪蓮創業的重要一年。公司擴展了自營農場基地永和新寨農耕體驗園和合水溪唇開心農園,完成了自建線上商城“梅一客”品牌,增設了第二家健康食材體驗店。同時公司核心管理層增至8人,全都是返鄉創業青年,其中就包括了大學農機專業出身、擁有近20年從商經驗的許鏡平。
“雪蓮做了幾次思想工作,我決定回來一起創業。田地里的學問很大,剛開始我也不懂,跟著技術師傅學,還要翻書補課。剛回來前半年還不適應,人曬得很黑,體重減了十幾斤。現在得心應手了,從種苗到收成的田間管理都由我負責。”許鏡平說,合水溪唇開心農園占地150多畝,投資了200多萬元,種植有辣椒、板栗南瓜、荷蘭豆、西蘭花等蔬果。
“公司+基地體驗+O2O”的創新模式,讓優質農產品供向市場,也讓當地農戶從中受益、增收致富。“我們有租金,每畝地每年700元,還有工錢,每天工作8個小時,大約80到100元。以前我就會耕田,這不還學到了一點技術,看,這些竹架就是我們搭的。”劉蘭香領著記者來到她“管轄”的番茄地里,還笑說:“這里的番茄都是我們看著長大的,有時候我們干活餓了,就順手摘個生吃‘打點’。”像劉蘭香一樣在張雪蓮三個基地務工的農戶,有40多人。
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體現了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正需要一批愛農村、懂農業、會經營的農村創新創業人才和致富“帶頭人”,用好技術用活資源投身農村建設,解決廣大農村“有新房無新村、有新村無新農民”的痛點問題,張雪蓮就是典型。這位新型職業農民從抱著“情懷”回來到一路越挫越勇,不僅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和建設家鄉的初衷,感召了其他有為青年返鄉投身農業,還帶動了農民同奔富裕路。
如今,國家政策東風勁吹,張雪蓮的企業發展勢頭迅猛,不僅與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等高校達成了產學研合作關系,還計劃以興寧為中心,輻射周邊城市,努力讓“梅一客”成為梅州的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