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進行第九次專題學習,提出要“因地制宜完善農村養老服務網絡,擴大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照護服務供給,支持地方結合實際開展互助養老”。這是解決農村養老問題的現實需要。
近年來,各地不斷健全政策措施,逐步完善農村養老服務網絡,但養老服務供需不匹配、建設力量不足等問題仍然存在。我國地域遼闊,各地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和自然條件差異較大,完善養老服務網絡需根據自身實際量力而行,聚焦村莊所適、老人所需,推動農村養老服務更加普惠。
加快補齊農村養老服務設施短板。各地應結合地域特點、人口規模、老齡化程度、服務可及性等實際情況,合理布局養老服務設施。盤活利用閑置農房等資源,改造建設養老服務場所。推進村莊適老化環境建設,不斷改善農村老年人的生活設施、生產條件以及村莊公共空間等,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
增強基層養老服務協同銜接。目前,部分地區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協同銜接不足,各職能部門有待明確自身定位,推動信息互聯互通,從而更好整合縣級公辦養老服務資源,推進鄉鎮級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增加村級養老服務點,逐步實現養老服務設施全覆蓋。
探索多元化農村養老服務模式。面對龐大的農村養老需求,要調動多元主體,形成政府扶持引導、村集體組織建設、村莊鄰里相互幫扶、社會廣泛支持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可通過稅收減免、資金支持等措施吸引更多社會組織、市場力量參與農村養老服務建設。
當前,不少地區探索基于村莊熟人社會的互助養老模式。該模式具有低成本、非營利、多元主體參與等特點,是解決農村養老服務供給不足的有益探索。應加大政策引導,給予更多制度性保障和支持,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