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鄉村是生態涵養的主體區,良好生態是鄉村振興的支撐點。隨著農業農村現代化和生態文明建設縱深推進,如何正確把握農村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探索走出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鄉村振興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要深挖鄉村生態比較優勢,提升鄉村生態空間內在價值,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努力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
統籌發力,打造綠色宜居和美鄉村
優美宜居的環境是廣大農民的殷切期盼,也是實現農業強盛、產業興旺、農民富裕的內在要求。應堅持綠色發展,把打造農村良好生態環境作為重要發力點,統籌舉措、多元合力,再現鄉村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和的美麗畫卷。
提升農村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實現“山清水秀”。一方面,加強對農村生態系統全要素、全覆蓋、全鏈條保護,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要求,統籌農村耕地、森林、草地、湖泊等自然資源保護利用。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對農村生態空間實行全覆蓋式管控。推廣耕地休耕輪作制度,讓生態系統休養生息,切實保障農村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以及糧食生產的物質資源基礎和農田開發利用的可持續性。另一方面,推動農村生態文明制度集成創新,推動農村生態產業化與產業生態化協同共進,全面推行河(湖)長制、林長制、田長制等,促進自然資源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構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建立常態化管護機制和多方共建共管的格局。
打造全域全要素“零碳鄉村”,實現“天藍地綠”。一方面,積極探索鄉村分布式、就地化、微循環能源綜合利用模式。綜合利用農房屋頂、院落空地、農業設施等推動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提升鄉村綠色供電能力,推廣秸稈、禽畜糞便等能源化利用模式,綜合利用充電樁、智能家電等終端能源,降低農村碳排放。另一方面,著力打造庭院碳庫,利用公路、河流、鐵路沿線“見縫插綠”打造廊道碳庫,依托農田、山林“連片成綠”打造農林碳庫,實現“點線面”一體化推進農村植綠增綠,協同增效提升農村整體固碳水平。
以系統觀念推進生態治理,實現“村美人和”。強化縣鄉村三級生態治理聯動機制,壓實縣級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整縣域推進鄉村生態振興,推動鄉鎮擴權賦能,明確各治理主體權責邊界,構建縱向聯動與橫向協作相結合的治理“綠網”。建立有效溝通協調機制,依托“互聯網+”建立信息共享平臺,打破多元主體之間的信息壁壘,完善線上線下交流互補機制,形成良性互動的治理模式。同時,探索正向激勵和反向約束“雙輪驅動”的治理機制,不斷激發村民主動參與生態治理的內驅動力。
數字賦能,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提質增效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在大國小農的基本國情農情下,探索推動數字經濟與傳統農業深度融合,有利于推進農業強國建設和農業綠色發展全過程轉型。為此,應以數字技術應用為突破口,打通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物流等各環節堵點,打造智慧化、生態化、精準化農業,實現農業由“增產導向”向“提質導向”轉變,提升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建立數字化農業面源污染監測防控體系,構建生態化農業生產環境。建立有數據、有抓手、有約束的精準治污體系模式,以農業面源污染臺賬為數據家底,通過智慧農業云平臺等運行載體,壓實農資生產者對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的主體責任;通過物聯網、遙感、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建立智能化、自動化田間監測網點,實現靶向施肥用藥、秸稈焚燒“無縫監控”等監測、預警、處置一體化的監測防控體系。
強化數字農業科技裝備支撐,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加快農業基礎設施數字化提檔升級,夯實“數字底座”,推動城市數字化設施向鄉村延伸,加速鄉村水利、公路、電力、冷鏈物流、農產品加工等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大力研制推廣智能農機裝備,不斷提升農業數字化轉型的基礎能力。強化數字農業人才隊伍支撐體系,協同“引智育智”雙向發力,建立完善科研單位、高校、企業等各類創新主體協同攻關機制,鼓勵培育本土化新型農民。加強數字新基建與農業生產系統深度融合,搭建“數字大腦”,加快建立農產品追溯系統,實現“從田間到餐桌”全過程溯源,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發揮數字經濟杠桿作用,撬動農村“生態+”新產業新業態。數字經濟是貫通農業生產和市場的“連接器”,要加快農業產業鏈全鏈條數字化轉型,打通農產品上行路徑。利用數字技術創新土地流轉經營方式,促進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集聚融合發展。建立以消費需求為導向的農業生產經營體系,構建產銷銜接數字化平臺,建立“農產品基地+直銷”模式。立足農業農村生態特色資源優勢,以數字化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持續推進農產品特色化、精品化、品牌化,建立創意農業、觀光農業、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助力三產融合發展,提升農村生態產品價值。
綠富雙贏,多渠道促進農民綠色增收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要堅持鄉村生態振興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打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鄉村,讓農民成為綠色家園的第一守護人。因此,應錨定“農民增收”這一目標,讓生態紅利切實惠及億萬農民。
以夯實生態金融體系為支撐點,增強綠色農業牽引動力。一方面,科學引導金融機構開發綠色農業金融產品和拓展服務方式,依托生態信用與金融信用互聯互通平臺,開展農戶生態信用評價和征信工作,結合鄉村生態治理、農戶生態行為的正負面清單評定星級,并將生態信用評定結果作為貸款準入、額度、利率的參考依據,在“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拓寬涉農融資來源。另一方面,將數字元素持續注入金融服務全過程,搭建智慧鄉村綜合服務平臺,幫助縣、鄉、村三級組織實現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的信息化管理,提升金融支農的覆蓋面、可得性和精準度,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以健全農民參與機制為切入點,深化利益聯結。以共同富裕為根本目標,探索建立生態保護治理與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就業增收“三贏”的利益聯結機制。基于各地資源稟賦,選準有基礎、有潛力、有市場的優勢特色產業,發揮產業基礎作用,確保利益聯結“聯得實”;以龍頭企業帶動聚合區域內同業合作社組建產業聯合體,延伸農業產業鏈,并通過股份合作、保底分紅、就業帶動等方式讓農民成為農業發展的參與者、受益者,發揮龍頭企業紐帶作用,確保利益聯結“聯得緊”;大力培育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培養種植能人、養殖能手等帶頭人和專業合作組織人才,使農民的農業技術技能等得到提高,成為農業經營的主力軍,切實發揮農民主體作用,確保利益聯結“聯得好”。
以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為著力點,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利用生態優勢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文旅業、生態農產品精深加工業等行業,讓農村富余勞動力家庭在“家門口”富裕起來,促進農民就業率與收入同步增加。利用區域及全國電商平臺、直播帶貨等方式,提升生態產品經營性收入。提升政府對生態功能區保護、退耕還林、流域水資源保護等組織和個體的轉移支付力度,增加生態補償與轉移支付收入。在清晰界定產權的基礎上,圍繞生態資源資本化和生態產權交易,通過生態權益出讓、轉讓、出租、抵押、入股、交易等手段,提升財產性收入,高質量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促進農村農民共同富裕。
(作者:羅賢宇,系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福建農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