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部長、國家土地總督察徐紹史在第18個全國土地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要堅守耕地紅線,節約集約用地,必須構建保障和促進科學發展的新機制。
土地問題始終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問題
徐紹史說,我國人多地少,耕地資源稀缺,當前又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由于長期形成的深層次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尚未根本改變,土地管理體制、機制和法制障礙依然存在,土地作為緊缺戰略資源對經濟發展的制約越來越明顯。
一方面,我國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一些省市人均耕地已低于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0.8畝警戒線;另一方面,我國土地利用粗放浪費嚴重,土地供需矛盾突出,違規違法用地屢禁不止。建設用地盲目擴張,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徐紹史說,在我們這個擁有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糧食安全和耕地保護始終是第一位的大問題。要落實保護耕地的共同責任,圍繞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的總目標,嚴格落實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嚴格執行耕地保有量、基本農田面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等四項指標。強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整體控制作用,嚴格土地用途管制,從嚴控制城市用地規模。
要切實加強土地執法監管。認真貫徹落實《違反土地管理規定行為處分辦法》,嚴格實行問責制。充分發揮國家土地督察機構的作用。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和科技手段,通過“天上看、地上查、網上管”,堅決遏制土地違法勢頭。
以新的機制促進節約集約用地
構建保障和促進科學發展的新機制,要健全完善土地政策參與宏觀調控機制,提高土地調控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徐紹史說,要健全完善土地調控的目標、政策工具、傳導機制和配套辦法。加強土地政策與產業政策、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的配合。在繼續使用規劃、計劃、審批等手段同時,更多地運用土地價格及租稅費等經濟手段,加強和改善土地調控規模、布局、結構和時序。要加快推進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堅決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產能過剩行業用地,從嚴控制工業用地,保障民生用地供應。
徐紹史說,要把節約放在首位,大力推進土地整理復墾開發工作。建立完善以規劃和標準控制為前提、以政策約束激勵為導向、以監管考核為保障、以有償使用和市場配置為基礎的資源節約集約制度。拓展城鄉建設用地新空間。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嚴格執行《工程項目建設用地指標》《工業用地控制指標》,開展重點城市和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潛力評價及集約用地考核。鼓勵優先開發利用工礦廢棄地、空閑和低效用地、地上地下空間。
我國土地制度發展史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
徐紹史強調,今年正值我國改革開放30周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改革創新的事業。1978年安徽鳳陽縣小崗村民的分田到戶,拉開了我國農村改革的大幕。以家庭聯產承包經營責任制為核心的新土地政策,大大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極大地促進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
1987年深圳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公開拍賣“第一槌”的敲響,使我國土地使用制度從無償、無限期、無流動變為有償、有限期、可流動,實現了里程碑式的重大變革。我國土地使用制度的發展史,就是一部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的歷史。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進土地管理事業的發展,必然要求我們繼續解放思想,改革創新。
徐紹史說,要深化農村土地管理改革綜合試點,促進城鄉統籌發展,把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與集體建設用地流轉、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和征地制度改革緊密結合起來。從注重審批轉變到審批、監管并重,從注重事后查處轉到預防、查處并重上來。深入開展土地管理戰略、規劃、改革和制度設計。明晰產權關系,維護農民權益,規范市場流轉,合理分配利益,穩定和完善農村土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