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糧食,事關國運民生。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基石。2018年9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曾來到黑龍江農墾建三江管理局考察調研,對發展智慧農業以及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予以肯定,并對農業現代化發展提出了要求。又一個豐收季節即將到來,記者再次來到建三江,用鏡頭全面呈現這個大糧倉里的小康生活奮斗史。
在北大荒農墾集團公司建三江分公司下轄的大興農場,胡春光是個出了名的“裝備控”,所有和種地相關的黑科技他都忍不住要去認真了解一番,一旦看準,便會果斷入手。
最新款的變量施肥插秧機不僅能實現無人駕駛,還能自動測量土壤中的養分,從而使得水稻的長勢趨于一致,不僅節約肥料,還能最大程度提高產量。為了應用這項設備,老胡此前還花了20多萬元,對自家的農田進行了改造,從而滿足新型機械的作業條件。
現代化的機械設備和技術服務讓生產效率大幅提升,從而也讓57歲的種植戶胡春光的生活有了更多的選擇。而在50多年前,對第一批建三江的開拓者而言,是生活選擇了他們。
1966年,當26歲的轉業軍人李懷存來到這里時,地圖上還沒有建三江這個名字,一切都要從零開始。
總面積1.24萬平方公里的建三江位于黑龍江北部三江平原腹地,是人們俗稱的“北大荒”的一部分。取名“建三江”還寄托著開拓者們要將它改造成江南魚米之鄉的美好愿景。新中國建立后,這里便承擔了維護國家糧食安全、讓中國人吃飽飯的歷史重任。不怕苦不怕犧牲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在第一代開荒者身上留下了深深的時代烙印。
7月的建三江正處于一年中的田間管理季節,各種機械化自動化設備在1200萬畝的稻田間進行施肥、控水、噴藥等作業,等待著豐收季的到來。第一代開荒者李懷存和他的戰友們也曾在多年前一次次守望過糧食的豐收季,因為農機設備匱乏,每一個豐收季的到來,都成為對勞動力的極限考驗。
據李懷存回憶,當初建三江七星農場3000多職工日夜奮戰,每年大約能收獲糧食1.6億斤左右。如今七星農場已有職工4800多戶,年均糧食總產量達14億斤,耕地面積也由最初的30萬畝擴大至122萬畝。當年田間地頭依靠人工和牛馬搶種搶收的景象已經永遠成為了歷史。
在建三江,水稻種植面積最大、機械化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當屬七星農場。這里既是連年豐收的大糧倉,更是中國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和智慧農業轉型的樣板。
通過數字平臺對土壤數據實時分析,從而實現精準施肥;通過智能診斷系統對水稻葉子進行數字化監測,并將信息推送給種植戶,種植戶通過手機就能對稻田實現一站式管理。科技化、智能化的產品和應用在這個科技園區實驗室誕生后,可以很快推廣至田間地頭。5G、人工智能甚至衛星遙感等前沿科技應用已經在這里大顯身手,并塑造著農業的未來。
數代人用汗水接力,讓曾經一片荒蕪的沼澤地變成了今天的大糧倉。自開發建設以來,建三江累計為國家生產糧食1.08億噸,新一代建三江人的生活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變化的不僅僅是生產生活方式,作為現代化大農業的一片熱土,建三江依然吸引著來自五湖四海的年輕人,他們身上依然能看到第一代開拓者們勇于探索甘于奉獻的精神基因。除此之外,還有著一顆用現代科學武裝起來的大腦。38歲的趙光明每天穿梭于實驗室和田間地頭,他是建三江歷史上第一位擁有博士頭銜的農民。
2007年,中國農業大學土壤肥料專業碩士研究生趙光明被導師派到建三江管理局的七星農場,在田間地頭開始了他的碩士生涯。
下管理區,入田間,與種植戶同吃同住,趙光明就這樣完成了3年的碩士生涯,他所研究的水稻種植技術更是直接幫助到了當地的農戶。劉慶江就是在他的指導下對水稻田進行科學有效的排水和施肥,產量明顯提高。
2009年,趙光明放棄了出國繼續深造的機會,毅然留在了七星農場,并隨后在農場的支持下,考取了中國農業大學博士研究生。與此同時,趙光明自己也承包了一塊土地,在攻關科研時做起了種植戶,成為名副其實的博士農民。
結合農場生產實際和課題研究結果,趙光明科研團隊摸索形成了一套寒地水稻優質高產高效的生產技術模式,可為種植戶每畝增加水稻產量50公斤以上,應用推廣面積超過50萬畝。
博士畢業后的5年間,趙光明和他發起的大學生志愿服務者團隊走遍了七星農場的122萬畝土地,培訓農民超過5萬人次。而放眼整個建三江,如今已經有1000多名科研工作者和大學生分布在15個農場的研發中心和田間地頭。建三江也不再只是保障糧食安全的大糧倉,更是綠色農業和優質大米的重要基地。
2015年,“博士農民”趙光明牽頭組建了一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當地種植戶中發展社員52人,入社土地面積2.4萬畝,并注冊了兩個大米商標,把建三江綠色安全的大米推廣到更大的市場,讓農戶們的收入進一步增長。趙光明希望加入合作社的種植戶們不僅“種得好”,也能“賣得好”。
不過,對于趙光明和社員們來說,農業品牌建設之路還剛剛起步,現代化的市場營銷手段他們也需要從頭學習。而放眼整個建三江,隨著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推進,從當年滿足溫飽到今天利用科技賦能并順應消費升級的轉型之路已經在徐徐展開。
2020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建三江1.24萬平方公里的畫卷上也將增添更多的亮色。那是更加智慧和集約型的農業生產方式,更綠色更優質的農產品,還有內涵越來越豐富、讓人倍感珍惜的小康生活。
建三江管理局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由于農時抓得緊,農戶之間團結互助,再加上智慧化信息化的成功應用,建三江的農業生產并沒有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受到損失,預計糧食產量和人均收入增長都能如期達到年度目標。從北大荒到北大倉,再到如今現代智慧農業的示范區,建三江的發展史是全面小康從理念到現實的生動演繹。它的成功讓人欣慰,而它的明天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