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事關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事關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重慶市萬州區委六屆六次全會提出,要全力打造健全統籌城鄉發展體制機制標志性成果,健全推進新型城鎮化體制機制,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推動城鄉融合共同繁榮發展。
談認識
加快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區委六屆六次全會是在萬州現代化建設的關鍵節點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會高舉改革旗幟、勇擔改革使命、敢闖改革新路。”萬州區農業農村委負責人表示,區農業農村委將深入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學好用好“千萬工程”經驗,加快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著力打造更多“全市領先、具有萬州辨識度”的“三農”改革成果。
萬州區農業農村委始終堅持以改革促進城鄉融合,健全城鄉資源要素雙向流動機制,推進實施農業生產設施設備等產權流轉交易,開展農業“標準地”改革,盤活資源資產。堅持以改革促進鄉村發展,完善和美鄉村建設體制機制,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開展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實現宜居宜業。堅持以改革促進農民增收,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加快“強村富民”改革,建立完善農事綜合服務體系,實現全區社會化服務全覆蓋,推動共同富裕。
抓落實
謀細抓實農業農村改革重點任務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必須用好改革這一法寶。萬州區農業農村委負責人表示,區農業農村委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市委部署要求,錨定“3710”改革發展總體架構,切實增強全面深化改革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擔當新作為,謀細抓實農業農村改革重點任務,為鄉村全面振興增動力、添活力。
抓提質增效。生產上,堅持圍繞構建種養循環大格局下功夫,以國家綠色種養循環試點、國家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規模養殖類)建設為契機,持續提高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構建完善“養殖戶+社會化服務組織+種植業主”緊密銜接的種養循環農業發展模式和長效機制,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加工上,持續跟進稻谷綜合利用暨糧油加工項目、果品深加工暨冷鏈物流項目、竹筍綜合深加工項目等重點在談項目,推動華橙興柑橘加工項目、魯抗三葉中藥材(柑橘)加工項目年內投產,培育動員欣豫食品、豐國食品、迪康中藥等企業于四季度升規。銷售上,持續辦好三峽柑橘國際交易會,打造“源味三峽”電商運營中心,提升三峽柑橘、三峽天叢等區域公用品牌知名度,擴大品牌農產品市場占有率。
抓示范帶動。抓好國家級示范,持續推進國家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等國家級示范項目建設,形成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抓好和美鄉村示范,積極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園示范片區、城郊農文旅融合示范片區、沿江休閑鄉村游示范片區、高山休閑旅游示范片等4個巴渝和美鄉村示范片,梯次推進片區內示范村創建,以點為基、串點成線、連線成片,形成帶動效應。抓好農村改革示范,以長嶺鎮安溪村等市級強村富民綜合改革試點為契機,以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為重點,系統集成推進“強村公司”建設、農業標準地、社會化服務等改革,以加快推動“村強”帶“民富”,助力萬州現代化建設。
抓爭先進位。經濟指標方面,堅持每月分產業、分品種梳理匯總產業具體增長點和佐證資料,綜合運用撂荒地復耕、到戶產業扶持等政策補齊統計調查點生產短板,會同統計部門抓實新一輪農村住戶調查樣本輪換工作,提高農業統計數據質量,確保全年第一產業增加值總量保持全市第2、增速保持全市前1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絕對值進入全市前15、增速進入全市前5。鞏固成果方面,圍繞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問題,堅持每月實地開展暗訪暗查,扎實做好“大走訪大排查大整改”“收入核算”專項督導工作,全面壓實鎮鄉主體責任,確保在市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考核中繼續取得“兩好一A”的好成績。
見行動
創新種糧模式 激活生產動力
秋播一粒“籽”,夏收萬斤“油”。時下正是油菜育苗的時節,萬州各地正搶抓時機,通過推廣機械化種植,加快油菜播種育苗工作,為明年油菜豐收打下基礎。
在恒合土家族鄉八一村高標準農田里,幾天前播種的油菜種子,已經冒出翠綠的嫩芽。這片稻田是在收割完水稻后栽種油菜的,通過土地合理利用實現水稻油菜輪作,實現一田雙收。
萬州是全市糧食主產區縣之一,今年以來,萬州區打好穩進增效組合拳,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我們開發‘稻+油’‘稻+麥’‘稻+榨菜’‘豆+玉+油’等復合種植,利用冬閑田和冬季光熱資源,水稻收獲后增種一季油菜、小麥、榨菜等作物,每畝可分別增收油菜130公斤以上、小麥300公斤、榨菜2000公斤,增加種植收益的同時還能提高土壤肥力,抑制雜草,實現節本增效。”區農業技術與機械推廣中心主任周偉介紹。
大力推廣稻漁綜合種養。實行標準化建設,對田塊進行宜機化改造,坑凼開挖、田坎加固、防逃及防滲膜鋪設,形成良好的稻漁共生系統,對配套設施建設區財政補助1500元/畝,連續三年對魚苗補貼200元/畝,提高種養積極性。通過稻漁綜合種養,實現了“1306”的效益目標,即水稻平均畝產1000斤,稻田魚畝產300斤,0農藥0化肥,6000元畝產值。
科技支撐方面,萬州區依托中國農業大學科研團隊,借力濟寧市兗州區國家重點農機產業集群的技術和人才優勢,啟動濟寧·萬州丘陵山地智慧農機裝備研發項目,深入挖掘水稻產能提升的空間與潛力。同四川農業大學、重慶三峽學院、重慶三峽農科院、福建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共同組建萬州區水稻技術創新平臺,從品種、生產、加工、品牌、銷售全產業鏈條創新研發。
為了提高種糧大戶和農戶的積極性,今年,還在全區范圍內開展水稻單產競賽比拼,獲獎的種糧戶可獲1000元-5000元不等的獎勵。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糧油生產規模經營主體,水稻單產如果較去年全區平均水平高10%、15%以上,則可分別獲得100元/畝、200元/畝的獎勵。
著力強化農業政策供給,抓保障增動能。依托“強村公司”,整合鄉村資源,這是萬州向改革要鄉村發展活力的重要一環。今年以來,萬州區已建成6個區域性強村公司,經營性收入超過20萬元的村集體經濟組織占比達到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