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瀘縣方洞鎮屈灣村,瀘縣粟喻糧油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世超利用抽水機為農田補水,汗珠從他的額頭滴落:“體感溫度應該在40攝氏度以上,持續高溫對再生稻而言有利有弊。”
8月以來,四川省持續高溫晴熱天氣與水稻收割“撞了個滿懷”。包括宜賓、瀘州等地在內的川南地區除了是四川省中稻產區,還是四川省再生稻的主產區。面對高溫“烤”驗,當地如何作答?
中稻躲過“炙烤”
再生稻抽穗待“解渴”
“2000畝中稻已經收割完畢,今年整體產量不錯,最高畝產能達到750多公斤,平均水平在600至700公斤。”面對連日來的高溫天氣,劉世超說:“高溫天剛好趕上中稻成熟收割,因此對產量影響不大。”
宜賓市翠屏區的42萬余畝中稻同樣迎來豐收。“高溫天氣處于中稻收割期,對中稻影響不大。今年借助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制,全區中稻平均畝產較去年增加10公斤以上。”宜賓市翠屏區農業農村局農技推廣研究員伍燕翔表示。
真正讓劉世超擔心的是:持續的高溫天氣大大增加了水稻田的蒸發量,這直接導致農田需水量增加。“近期降雨偏少,真是‘雨水貴如油’!”劉世超說,當下,滿足再生稻在抽穗揚花期的用水需求成重中之重。
宜賓、瀘州等是四川省再生稻主產區,“一稻兩收”為保證糧食安全發揮重要作用。以翠屏區為例,當地40萬畝水稻中有20余萬畝為再生稻,占比達到50%左右;而瀘縣50余萬畝水稻中有40余萬畝為再生稻,比例更甚。
千方百計保供水
水利設施發揮重要作用
“持續高溫晴熱,有助于再生稻的淀粉、糖類積累,但這建立在水源充足的前提下。”瀘縣農業農村局農技推廣研究員鐘習兵說,若水源匱乏,將影響再生芽萌發,導致結實率降低,嚴重干旱甚至無法結實。
對此,瀘縣正千方百計保障供水、保糧食安全。“9月2日雖然有場降雨,但雨量小,對再生稻生長是‘杯水車薪’。我們通過水庫、提灌站、河流抽水,甚至灑水車補水的方式補給水稻生長需求。”鐘習兵說。
今年川南地區降雨整體呈現“前多后少”的態勢。“與去年不同,去年是前期降雨很少,后期降雨偏多,而今年恰恰相反。”劉世超說:“我從收完中稻后就開始持續抽水,部分地勢高的農田采取二次調水的方式澆灌,也就是借助抽水機將低洼農田的水源引至高處。”
翠屏區則充分利用上了前期降雨,“借助前期大量的降雨,我們利用水庫、山坪塘(丘陵季節性干旱地區的小型農用蓄水工程)囤積了大量水源,目前翠屏區水庫蓄水量達到正常年份80%以上。另外我們還用提灌站積極供水,滿足再生稻的用水需求。”伍燕翔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