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甘肅農墾集團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堅決守住“保”的底線,夯實筑牢“穩”的基礎,緊盯“3111”戰略目標,牢固樹立“一盤棋”理念,企業盈利能力和運營效率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整體經營規模不斷壯大,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工業總產值等主要經濟指標創歷史新高,從年初的“開門紅”到年底的“超額完成任務”,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深耕主業 扛穩糧食安全重任
保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是甘肅農墾集團的主要職責,甘肅農墾集團從去年年初就排出“時間表”、掛出“任務圖”。春種之前,甘肅農墾集團對春耕備播、結構調整、穩產保供、防災減災、綠色發展等重點工作進行細致安排,分解糧食作物面積,并與種植企業簽訂穩定糧食安全目標責任書。
在整個糧食生產過程中,甘肅農墾集團建立了糧食作物播種進度周報制度,春播結束后及時確定種植地塊四至坐標,強化調度督導;對各企業面積落實情況進行摸底和抽查,對各種植企業的實際收獲面積進行現場丈量核查……措施環環相扣,確保糧食顆粒歸倉。
甘肅農墾集團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穩面積、增產量、提質量,在良種、農技、農藝等領域持續發力,扎實推進農作物標準化生產、機械化作業,積極化解高溫干旱等不利影響。黃羊河農場、西湖農場、亞盛勤鋒分公司、亞盛山丹分公司等邀請專家圍繞水肥一體化應用、機采棉種植、病蟲害防治及日常管理等開展農業技術培訓,現場解疑答惑,提高了田間管理技術水平。
精細化、現代化生產經營管理,有效提高了甘肅墾區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糧食生產量質齊升。去年,甘肅農墾集團100畝以上規模的大條田達到45.5萬畝、1000畝以上規模的大條田達到20萬畝;農機專業合作社超過20個,農業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2%,主栽作物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統一經營土地68.69萬畝,農資7.27萬噸,農產品102萬噸。累計播種面積119.64萬畝,落實糧食播種面積47.18萬畝,產量29.22萬噸,超額完成省里下達的任務,為促進隴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保障國家“米袋子、菜籃子、肉案子、奶瓶子”作出了積極貢獻。
“鏈”上發力 厚培產業發展動能
走進甘肅農墾亞盛薯業集團的種薯產業園區,連片的現代智能日光溫室里綠意盎然、生機勃勃,一排排馬鈴薯種苗栽種有序,長勢喜人。在這里,技術人員對馬鈴薯種苗進行無土栽培,通過溫室的光熱調控,營養液通過管道循環供給,全年無間斷生產。
亞盛薯業加大農業科技創新,提高農業產業質量效益,發展優質脫毒馬鈴薯薯苗培育技術,采用馬鈴薯莖尖剝離技術進行篩選繁育新品種,從源頭上保障農產品的安全,實現馬鈴薯產業綠色、優質、高產發展。
馬鈴薯產業是甘肅農墾集團的主導產業。截至目前,甘肅農墾集團的馬鈴薯產業全產業鏈發展格局初步形成,產業發展后勁不斷增強。旗下以亞盛薯業集團、亞盛條山集團和黃羊河集團等為代表的企業年產馬鈴薯組培苗逾5000萬株,商品薯、馬鈴薯全粉20萬噸以上。
去年,甘肅農墾集團亞盛股份出資3000萬元,收購定西市甘肅薯界淀粉有限公司,在“技術研發中心+種薯繁育+項目生產+產品精深加工”的馬鈴薯產業布局基礎上,走上了集良種繁育、生產、加工、銷售全產業鏈集群發展路子,延伸馬鈴薯產業鏈條,鞏固壯大馬鈴薯產業優勢。
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首先要在“鏈”上發力。甘肅農墾集團堅持以工業思維謀劃農業,圍繞“農頭工尾、糧頭食尾、畜頭肉尾”,著力強鏈延鏈補鏈,促進乳品、肉品、馬鈴薯、特藥、葡萄酒等5個重要產業鏈上下游形成合力、共同增效,莫高宏遠、興渭牧業等一批延“鏈”企業順利落地定西通渭、張掖臨澤等地,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厚培了新動能。
項目為要 蓄積“爭先進位”后勁
項目是企業發展“提檔增速”的關鍵引擎。去年,甘肅農墾集團的14個農場完成高標準農田新建和改造提升項目10萬畝,配套建設高效節水灌溉10萬畝。其中,借助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小宛農場實現了籽棉畝產330公斤的好收成。
在甘肅農墾亞盛股份農業農村部耕地保育技術重點實驗室里,各種科研儀器琳瑯滿目,身著白大褂的科研人員進行檢驗、分析等各項工作。作為2023年甘肅省唯一一個農業農村部授牌的耕地保育實驗室,該實驗室圍繞耕地保護面臨的主要問題,開展退化耕地綜合治理、土壤肥力保護提升、污染耕地阻控修復等工作,致力于推動耕地保護利用與地力提升,充分發揮科技農業的作用,為耕地保護“把脈問診”,以科技力量推動鄉村振興“加速跑”。
去年,甘肅農墾集團全年完成投資7億元,推進建設項目83個;“十四五”規劃入庫項目開工率達到87%;落實各類政策資金4.4億元;與科研院校合作實施攻關項目24個。
今年,甘肅農墾集團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全面對接融入全省構建“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和實施“四強”行動部署,搶抓全省“大抓項目、大抓招商”的政策機遇,按照全省農業產業帶布局和屬地政府產業發展方向,與市州、縣區廣泛開展洽談交流,采取兼并重組、投資入股、聯合經營等方式,深入實施一批產業化發展項目,實現企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深度融合、共同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業強省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