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上,來自西南大學的高靜教授、四川美術學院的皮永生教授、重慶工商大學的白佳飛副教授、長壽區農委的羅士軒博士、市農科院農經所農村改革團隊負責人唐麗桂副研究員,分別就集體經濟發展、鄉村設計與美學、土地問題、國企進村與集體經濟合作模式、農村改革的難點與重點問題等內容,為參會嘉賓作了精彩報告。
高靜教授從浙江魯家村、陜西袁家村等“明星村”的發展入手,著重分析了這些村的成功之道。
分享袁家村案例時,高教授表示,袁家村依托當地關中風情,充分利用當地特色產業,構建完整產供銷產業鏈,并通過股權合作模式把不同主體融為一體,走出了一條共同富裕之路。
“在重慶城口,也逐漸探索出了自己的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村組層面建立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統籌資源;鄉鎮層面建立協同發展平臺,探索以各村集體參股成立強村公司,對接市場;縣級層面建立孵化服務平臺,開展服務工作。2022年,城口190個村經營性總收入7254萬元、經營收益3060萬元。”高靜表示,當前新型村集體經濟基本形成了“統分結合、雙層治理;集體決策,委托經營;混合所有,市場運營;集體資產,租賃經營”的4種典型經營模式,各地可立足實際探索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但必須牢牢抓住有序開放產權,合股聯營;堅持市場原則,民主管理;促進產業融合,可持續發展;堅持黨建引領,改革賦能4個要領。
皮永生教授則以鄉村設計驅動鄉村發展為主題,分享了設計如何賦能鄉村產業、環境、治理等工作。“在脫貧攻堅時期,設計就在村落風貌改造、傳統手工藝品制作、農產品包裝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皮永生說,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中,設計可以作為解決復雜問題的協調器,賦能產業發展、數字生活、文化創新、鄉村治理等方方面面。比如在梁平獵神村,通過設計打造了“互聯+研學”鄉創社區、建設“康養+竹居”養生院落、營建“智慧+農業”農業體驗,實現了保護生態空間、激活生產空間、提升生活空間的“三生融合”。
城市資本與農村土地融合存在哪些問題,怎么有效融合?資本下鄉有哪些問題需要探討?下鄉市民有哪些類型,這些“新村民”與老村民如何融合,怎樣重構經濟社會關系?研討會上,白佳飛副教授、羅士軒博士和唐麗桂副研究員,也就目前鄉村發展中的難點問題進行了交流和分享,相關觀點受到與會人員高度關注。研討會還就相關議題開展圓桌交流會,在交流會上,與會嘉賓積極發言,共同探討交流當前農村改革領域存在問題和基層工作的難點與痛點。
作為會議承辦方,市農科院農經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是該所首次承辦農村改革領域的大型學術研究會,是農村改革團隊與相關農業部門、研究領域同行、農村基層一線代表和農業企業代表的有益對話,既為不同領域領導專家和基層工作者提供了交流平臺,也為農村改革團隊提供了一個較好的學習機會,也更明確了農村改革的研究方向,為未來研究創造了更多可能性,拓展了更多合作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