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隨著陽光越過東邊的山頂,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花田鄉何家巖村也熱鬧起來。鄉親們背著自家種的蔬菜,來到開辦農家樂的何鋼家,邊聊家常邊打聽今天的價錢。何家巖村是當地眾多的古村落之一,村里的古寨、梯田最近吸引了不少攝影愛好者和暑期自駕的游客。經營臨崖咖啡館的李夢娜正忙著準備迎接今天第一撥游客。
酉陽是全國160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之一。縣里從2021年啟動“共富鄉村”核心示范試點建設,何家巖村成了全縣“共富鄉村”建設的第一塊試驗田。
端穩自然人文“金飯碗”
何家巖村群山環抱,草原、星空、梯田、古寨一應俱全。文旅資源這么豐富,鄉親們以前卻只能靠零星的散客“賺點小錢”。大家都覺得是“‘金飯碗’賣了‘銅價錢’”,但又似乎想不出什么好辦法。
鄉村振興過程中,如何充分用好何家巖村的獨特資源,實現農民收益最大化并促進共同富裕?酉陽縣委、縣政府在對何家巖村全面“解剖麻雀”后,決定通過重慶酉陽“共富鄉村”核心示范試點,以農民為主體建立何家巖村共富鄉村股份合作社,聘請職業經理人進行標準化管理;通過大幅度提高農民在第一次分配中的占比,徹底改變“干部在干、村民在看,政府主動、農民被動,企業賺錢、農民保底”的現狀。
共富鄉村建設堅持不搞大拆大建,而是通過自然和人文資源的跨界整合和深度融合,建設農家餐廳、高端民宿、無人便利店、咖啡廳、鄉村會客廳和明德書院等新業態。
“我們還通過合作社實現利益主體更集中、經營方向更聚焦和運營管理標準化、市場化,發揮好村民的主體性主動性作用,牢牢端穩自然和人文兩只‘金飯碗’。”花田鄉黨委書記鄒藝說,何家巖村還同步建立了共富鄉村資金池,堅持利潤讓給農民,成本回歸集體,確保實現農民利益最大化。
2022年,何家巖村共接待游客3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85萬元,現在全村已發展農家樂175家。“合作社成立后,資金得到充分整合,村里的農家樂實現了統一改造,接待能力顯著提升,我們留得住游客,也有了更多的收入。”經營農家樂的村民何靈芝說。
職業經理人闖出共富鄉村新路徑
怎樣才能保證鄉村振興的人才供給?在何家巖村“共富鄉村”探索實踐中,酉陽通過“三回三講三干”行動,吸引了大批本土和返鄉人才到農村二次創業。
返鄉創辦農家樂的何鋼,短短兩年間已建起了兩層樓房,購買了一輛家用轎車。現在他的農家樂平均每天至少有5桌客人,一天收入超千元。不過,他更看重的是自己的新身份:共富鄉村股份合作社的職業經理人。
像何鋼一樣被何家巖村共富鄉村合作社聘為職業經理人的,還有曾任商會會長的何邦飛,返鄉大學生李夢娜、何然、何權艷等人,他們都要全程參與“共富”業態經營管理。“職業經理人主要從事對鄉村業態的經營管理,通過持續專業化培訓,提升管理運營能力,加強住宿、餐飲等文旅業態的標準化管理,同時對接市場,保證文旅產業的持續發展。”鄒藝說。
建構農文旅融合新載體
晌午過后,游客們三三兩兩來到臨崖咖啡館小憩,李夢娜按點單一一為他們現磨咖啡。每天的這段時間,都是她最忙碌的時刻。
“咖啡館去年6月份完成改造,開業3個多月營業額已超6萬余元。回鄉創業,我這個決定做對了!”李夢娜說。
臨崖咖啡館由一處80平方米左右的閑置農房改造而成,“共富鄉村”合作社將其打造成了新的空間,而作為改造前的閑置資產,這間農房的主人則以房屋入股的方式,成為咖啡館的合伙人,咖啡館每賣出一杯咖啡,他都能獲得相應利潤。
何家巖村的無人售貨便利店,同樣也是“變廢為寶”。這家現代時尚的無人便利店,其實是由一個廢棄的豬圈改造而成。現在房屋主人不僅能享受到每年固定的租金收入,還能從每瓶飲品的售價中提取5%的利潤。
朝著共同富裕這一目標,何家巖村各類“共富”業態蓬勃發展,已建成具有功能性支撐的業態達15個,“藏”在山間的餐飲、民宿、文創產品等訂單與日俱增,群眾從中獲得的綜合收益達到70%,真正實現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己的資源自己賺”。
“咸來問訊”“雞犬相聞”“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每天下午,何家巖村的“為村明德”書院內,都會傳出經典誦讀的聲音。
書院由村里的閑置糧倉改建而成,保留了斑駁的老墻,在百米懸崖峭壁之下掩映于青山綠樹之中,承載著何家巖村的集體記憶,也是最受村民歡迎的以文會友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