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谷雨前后,種瓜點豆”,說的是谷雨節氣到來時,雨水滋潤大地,是播種移苗、埯瓜點豆的最佳時節。五臺縣茹村鄉北陽村種糧專業戶楊慶文就扳著手指頭計算著農田耕作的最佳時間,修理、保養拖拉機、旋耕機,配套農機具,并備足了化肥、地膜等農業生產資料。老楊信心滿滿地說:“今年預計在承租的土地上科學種植240畝,產糧18萬公斤,再經過深加工,收入40萬元應該沒問題。”
今年,五臺縣委、縣政府在經濟工作會上給農民吃了“定心丸”,表示全縣要新建高標準農田2萬畝,確保全縣糧食播種面積37.92萬畝以上,產量穩定在2.35億斤;雜糧播種面積達到7萬畝,產量達到0.25億斤,重點突出特色、優質、高效,推動農產品產業鏈發展。
創優區域品牌,優化細節特色。今年,要擴大靈境村莜麥、峪里花椒、駝梁金蓮花、蔣坊村西紅柿、建安鄉蟹米、高洪口鄉金絲面、陽白村白酒、五臺豆腐丸子、佛地黃小米、臺藜奶等區域品牌的知名度。加快實施地理標志認證,將五臺特有的臺蘑、臺參、臺芪、金蓮花等農產品推向全國。依托名、優、特農產品體驗館實物展銷,通過電商、網絡直播,創建網紅打卡地等方式,打造“互聯網+農產品”交易平臺,讓特色農產品變成“致富果”,促進農民增收。
做強精深加工,打造優質產品。聚焦食品、飲品、果品、肉制品、中藥材等5個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集群,引進高科技做大沙棘制品、百草綠源、三葉農業、陽白釀酒、城園豐農機制造等農業企業。支持企業延伸種植、養殖產業鏈條,通過“公司+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形式,組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實行種養加、產供銷一體化經營。預計2023年新增省級龍頭企業1家。
推進科技興農,加強智能化建設。加強與山西醫科大學的合作,共建中藥學博士服務站,全力推動臺參、臺芪制種基地建設,逐步推進中藥材“種植+加工+科技”高質量發展,建設優質種子種苗基地,把地域優勢轉變為產品優勢和產業優勢。積極爭取省級數字經濟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具備條件的企業進行改造,建設智能工廠,打造農業標桿項目。
目前,五臺縣名優特展示中心已正式對外開放,重點是展示五臺名、優、特產品及五臺鄉土文化;打造五臺農產品線上線下交易平臺;開發展銷五臺雜糧15大系列60多個品種;利用抖音、快手、微視頻、小紅書等自媒體平臺進行直播帶貨;為駐五臺縣農村工作隊員和第一書記提供工作交流平臺。
東冶鎮愛青小雜糧種植專業合作社通過“基地+農戶+電商”的經營方式,形成了種植、加工、銷售產業鏈,建起了600平方米的車間,已擁有11個村800余家種植戶。同時,利用“五臺齋選”電商平臺,打出了“佛地黃”小米品牌,產品暢銷山西,遠銷北京、天津、深圳等地,2023年第一季度實現22萬公斤銷售量,產值達242萬元。
今年,擴建的年產3000噸的植物飲料生產流水線設備已經在五臺縣扶貧新區幫扶車間安裝。主產品“臺藜奶”的原料來自五臺縣土生土長的藜麥,該產品已申請了發明專利,投入市場后獲得了消費者的好評,先后獲得了“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交會最受歡迎農產品”“山西特色農產品交易博覽會金獎”等榮譽,并相繼研發出了藜麥酒、藜麥醋、藜麥醬、藜麥休閑食品等系列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