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北省保定市聚焦“守底線、抓銜接、促振興”,通過實施脫貧地區特色產業發展規劃,搭建科技創新載體,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脫貧地區特色產業發展水平和帶動能力不斷增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強化規劃引領,推動產業集群發展
色嶺口產業園、顧家臺產業園……在阜平縣382省道沿線,一個個現代化香菇產業園像珍珠一樣分布在公路兩側。12月13日,在色嶺口產業園,來自廣州的老客戶張天偉正盯著香菇裝車?!斑@批10噸香菇,發往廣州檔口,一年下來,我從這里得采購1800多噸?!?/p>
今年年初,張天偉到阜平縣考察香菇產業發展情況,發現這里香菇種植規模大、產量高,分級清晰,技術先進,能夠保證四季出菇,于是他將采購點定在了這里。
“得益于食用菌產業集群化發展,像張天偉一樣來自全國各地的香菇采購商,紛紛來到阜平,常年定點采購?!备菲娇h副縣長霍佳興介紹,目前,全縣食用菌種植面積達到2.1萬畝,覆蓋140個行政村,建成規模園區102個,建設標準化棚室4600余棟,年產值達9億多元。
阜平縣食用菌產業競爭力和影響力不斷增強,是保定市大力推進脫貧地區特色產業集群發展的生動案例。
保定地處京津冀城市群,擁有龐大的農產品消費市場。同時,脫貧地區有著得天獨厚的農業資源?!懊撠毜貐^農業產業化水平偏低、體量不大、產品特色不鮮明等問題,制約著產業高質量發展。”保定市京津冀現代農業協同創新發展服務中心黨組書記、主任劉建民說。
為進一步提升脫貧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保定市制定9個脫貧縣特色產業發展規劃,通過加工流通延鏈、科技創新補鏈、要素聚集壯鏈和業態創新優鏈,把農業資源優勢轉化為特色產業發展優勢,以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現代農業示范園、產業強鎮為依托,促進產業集中集約集聚發展。
今年以來,保定市在脫貧地區重點打造了設施農業、農產品加工、精品果蔬、優勢食用菌、高端花卉苗木等10個產業集群。其中,阜平縣食用菌、淶源縣食用菌列為國家級特色產業集群,阜平縣香菇、望都縣辣椒、易縣磨盤柿產區列為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脫貧地區初步形成了連片開發、規模經營、龍頭帶動的發展格局,產業特色更加鮮明,帶動作用愈加突出。
依托科技創新,促進產業提質增效
曲陽縣西旦溝現代農業園區門口,“太行山農業創新驛站”的金色招牌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多虧了這個農業創新驛站,我們的林果特色產業良果率大大提升?!鼻柨h孫家莊村黨支部書記孫文龍說,“市場上的普通蘋果賣每斤4元時,我們的蘋果賣到每斤8元,價格是前者的兩倍。去年銷售收入170萬元,今年達到了300萬元。”
依托農業創新驛站,孫家莊村在荒山上建起西旦溝現代農業園區和莊子河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兩個園區共帶動脫貧戶248戶600余人。
在園區的果林里,創新驛站專家、河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副教授李中勇正手把手教村民樹體整形技術。“這是老果園了,果樹之間枝搭著枝,導致密度過大,所以咱們要在冬季進行剪枝,來年開春時果林就透風透光了,不但有助于果實產量增加,也降低了管理難度。”李中勇說。
“誰掌握了科技創新要素,誰就掌握了提升產品質量和附加值的密碼,誰就能形成自己的特色產業?!眲⒔裾f,近年來,保定市與河北農業大學深化校地合作,聯手創建“太行山農業創新驛站”,瞄準脫貧地區特色產業科技需求和發展短板,推動科技、人才、信息等資源向驛站聚集,打造農業創新要素聚集地。截至目前,保定市在脫貧地區建立太行山農業創新驛站29家,累計引進新品種、新技術700余項,涵蓋蔬菜、果品、食用菌、畜禽等35個特色農業產業,脫貧地區科技貢獻率達到80%以上。
嘗到了依靠科技創新提質增效的甜頭,保定市持續發力,全面深化與科研院所深度合作,9個脫貧縣分別與中國農大、中國農科院、河北農大建立了縣校合作,合作項目達30多個。引進國內農業高等院校精英團隊,啟動博士農場建設,首批51家“博士農場”全部簽約完成。
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戶增收致富
走進淶源縣上莊鄉獅子峪養殖小區的雞舍,村民張營山正在雞籠前走動觀察。“投料、喂水、清糞都是自動的,我只需按開關就可以了。”張營山說,除了每月打工掙3500元,年底還有投資雞舍的股金分紅5000元,一年下來能掙近4.7萬元。
像張營山這樣投資建設的雞舍在淶源縣共有401棟。“玖興農牧公司創新利益聯結機制,采用‘五統一’‘三固定’肉雞委托飼養模式,統一供應雛雞、統一供應獸藥、統一供應飼料、統一技術服務、統一回收結算;固定雛雞價格、固定飼料價格、固定回收價格。”淶源縣農業農村局黨組副書記趙書慧介紹,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通過肉雞養殖技術培訓,可直接參與養殖基地的生產,解決就業。
近年來,該縣引進河北玖興農牧發展有限公司,采取“龍頭企業+基地+村兩委+合作社+脫貧戶”的模式,累計帶動全縣17個鄉鎮262個村增收,戶均年增收2500元以上。
推進鄉村振興,重在促進農民共同富裕?!鞍l展脫貧地區特色產業的目的,就是要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眲⒔裾f,保定市不斷完善利益聯結機制,通過“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盡可能讓農民參與進來,更多分享產業發展紅利。
保定市大力推廣訂單生產、就地務工、股份合作等聯農帶農模式,推動脫貧戶、小農戶與各類主體建立穩定利益聯結關系,將新型經營主體扶持與聯農帶農效果緊密掛鉤,形成企業、合作社和脫貧戶、小農戶在產業鏈上優勢互補、分工合作的格局;對使用財政銜接資金形成的產業項目,大部分推行資產收益二次分配模式,通過安排公益崗來提升脫貧戶的收入,讓脫貧戶靠勞動增收;依托社會化服務組織,加強統種、統管、統銷,推進土地托管模式,實現企業、農戶雙贏。
阜平縣食用菌產業帶動農戶1.5萬戶、3.8萬人,戶均年增收2萬元;順平林果產業帶動135個村、11.8萬人,人均年增收1500元……近年來,保定市脫貧縣林果、中藥材、食用菌等特色產業片區不斷集聚,產業效益不斷增強,培育形成的827個特色產業基地,將脫貧農戶和低收入戶全部融入產業鏈條,實現持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