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交通網四通八達,產業基地村民務工繁忙,村居院落各具特色……豐都大地處處涌動勃勃生機。
今年以來,豐都以鄉村振興為重點推動融合發展,促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答好“把鄉村建設成為豐都人民喜歡的樣子”這張答卷,精心繪就城鄉融合發展新畫卷。
整潔人居環境扮靚鄉村
走進高家鎮建國村,白墻黑瓦的農家小院,房前綠樹紅花,庭院干凈整潔,儼然一幅富有文明氣息和地方特色的鄉村畫卷,人居環境整治讓小村莊煥發新生機。
建國村始終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一項重大民心工程來抓,不斷加大環境整治和資金投入力度,多措并舉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扎實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
“以前大家隨地亂扔的垃圾,現在都裝進了垃圾箱,院壩越來越美,住在村里心情也舒暢。”建國村村民陳應火說。
不僅如此,建國村還升級改造原有的水庫,修建小橋、亭子、觀景臺、長廊步道,以便村民茶余飯后休閑。
今年以來,豐都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讓鄉村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產業發展鼓起村民腰包
在三建鄉蔡森壩村冷水魚養殖基地,村民陳芳仙每天的任務就是查看冷水魚育苗情況、打掃基地衛生。
陳芳仙將自家土地入股養殖基地,每年不僅能拿到600元/畝的流轉金,還能拿到30%的分紅。如今,養殖基地的冷水魚走出國門,成功打開東盟市場,效益越來越好。
近年來,三建鄉多措并舉,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機銜接,讓農民有活干、有錢賺。隨著產業帶動、就業幫扶等舉措落細、落實,群眾發展后勁更足,產業結構逐步優化升級。目前,三建鄉已發展筍竹、青脆李和生態魚養殖等產業1.87萬畝,集體經濟從2017年的4200元增長到2021年19.5萬元。
“今年村里分紅,我分了1300元,年初還拿到家里的土地承包金5000多元,再加上我和老伴兒在基地干活,一年的收入就是3萬元左右,生活越過越好了。”蔡森壩村村民黃安谷說。
近年來,董家鎮優化產業布局,按照“公司+個體+農戶”模式,在全鎮發展壽衣、棉衣企業29家,產值近億元,帶動當地2000多名群眾就近就業增收。
創新治理推動社會和諧
董家鎮中心校,幾十名少年兒童在志愿者引導下正學習繪畫,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今年,董家鎮成立家庭教育互助會,依托董家鎮文化服務中心和小學校園為活動主陣地,以留守兒童、孤困兒童為核心,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等,豐富孩子們的課余生活。
“我非常喜歡這些活動,能讓我學到許多知識,還能認識更多新朋友,非常開心。”學生杜昕怡說。
近年來,豐都縣把加強青少年互助教育作為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切入點,先后成立起“栗米陽光”“鴻鵠之家”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會作為示范引領,通過做實做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之“家庭教育支持行動”,營造家校社協同育人良好氛圍,對解決“一小”問題作出了大膽探索、有效實踐。
“家庭教育互助會很不錯,它不僅解決了我們假期無法照看孩子的問題,還讓孩子們學到了更多知識,我們家長很放心。”學生家長向玲說。
據了解,目前全縣已掛牌家庭教育互助會40家,覆蓋2058個家庭2432名留守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