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來,廣西遭遇持續性高強度暴雨襲擊,多地發生洪澇災害。據農情統計,自災情發生以來,累計共55個縣(區)315個鄉鎮2573個村屯受災,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等均損失嚴重。面對災情,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第一時間迅速反應,強化組織領導,完善應急預案,主動擔當作為,落實落細防災減災具體措施,盡力把災害影響和損失降至最低。
“一是適時啟動農業重大自然災害應急響應工作,加強應急措施的落實;二是進一步加強對極端天氣的預警預報;三是督促指導全面抓好災后恢復生產,嚴防生物災害,奮力‘蟲口奪糧’促豐收。”自治區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介紹,6月初啟動農業重大自然災害Ⅲ級應急響應,要求各地根據預案抓好防御措施的落實,并就加強預警預報、災情報送、災后恢復生產等提出明確要求。18日,該廳重大自然災害應急行動領導小組將農業重大自然災害應急響應提升到Ⅱ級并保持至今。“前期已派出糧食、水果、病蟲害等組赴受災較重的桂林、柳州等市開展減災救災指導工作。將防汛工作納入自治區農業農村廳領導干部掛點聯系服務設區市近期工作重點,目前各個工作組都已相繼到達聯系點開展抗災救災和災后恢復生產指導等工作。”該負責人說。
據了解,自治區啟動洪澇災害應急響應期間,各地級市、縣(縣級市、區)防災減災救災情況實行每日一報、突發即報制度。農業農村廳重大自然災害應急小分隊隨時待命,將根據各地受災情況第一時間分赴災區一線指導開展防災救災工作。同時,加強與水利、氣象、應急等部門溝通會商,就健全合作機制、加強信息共享,聯合開展業務技術攻關,明確風險預警產品制作流程,做好預警發布等方面細化權責范圍,第一時間將氣象預警信息傳遞到農業生產一線。
針對自然災害發生后往往會加重農業有害生物災害發生的情況,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及時印發了《廣西“兩增兩減”蟲口奪糧促豐收行動方案》等文件,并組織召開全區“蟲口奪糧”保豐收工作視頻調度會,落實落細農業防災減災措施,堅決遏制農作物病蟲重發危害,保障糧食生產安全。“今年以來,我們針對低溫凍害、洪澇、干旱等極端天氣,分作物品種、分災種制定了應對自然災害技術措施,指導各市、縣從本地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逐步引導農民全面開展種植業、養殖業災后生產恢復。”該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