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萬多公斤西紅柿在合作社的幫助下終于賣完啦!拉秧后,我就及時種上了絲瓜。你看,現在長得多好!”6月10日,陳玉剛一大早便來到了自己的地頭,兩個大棚脫下了塑料膜外衣,棚架腳下的絲瓜苗已經開始爬藤,滿眼的郁郁蔥蔥讓他臉上洋溢著喜悅。
然而,就在20多天前,本來不愁賣的歡坨西紅柿,卻令陳玉剛茶飯不思。5月18日起,東麗區保持相對靜止并嚴格限制人員和車輛進出,其中,格呈冷庫周邊區域被劃定為封控區,陳玉剛位于金鐘街道歡坨股份經濟合作社一線地塊的大棚,恰好位于其中。
“盛果期趕上了疫情封控,果子每天大批大批地成熟,如果運不出去,就會全爛在地里。”談到當時的情形,陳玉剛滿臉愁容。其實,在歡坨股份經濟合作社,像陳玉剛一樣發愁的農戶有500多戶,日產西紅柿約1.5萬公斤。
民有所呼,政有所應。在從嚴從實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東麗區切實做好春耕春管和夏收夏播夏種工作,穩住農業基本盤,打好豐收仗。為了給農戶排憂解難,保住他們的“錢袋子”,東麗區對封控區的部分蔬菜大棚,采取農戶棚區居住、街道駐點管理的方式,并對種植戶逐一摸排,制定應急銷售方案。“有固定銷售渠道的農戶,統一由運輸車輛將農產品放到指定位置,由指定工作人員負責搬運,實現農戶和采購商無接觸交易。”歡坨合作社理事長吳家清介紹,針對大批量集中采收的農戶,與區供銷社下屬保供單位合作,實行統一采購、“訂單式”供銷。
精準供需對接,暢通了產品銷售渠道,西紅柿“盡產盡銷”,入住大棚的農戶們放下了心理包袱,臉上露出了笑容。
疫情防控不松勁,水稻插秧不誤時。軍糧城街的仉寶海與陳玉剛不同,承包了44畝蟹田稻的他談及當時,坦承自己絲毫不擔心因疫情耽誤插秧。“一張‘綠色通行證’,實現了點對點的出行,我們可以便捷出入社區到地里去‘上班’。”他笑著說。
仉寶海所說的“綠色通行證”,是東麗區統籌各股份經濟合作社建立日調度制度,落實合作社成員從居住社區到田間地頭的閉環管理工作機制。“東麗區分級分類組織實施農業生產作業,對沒有發生疫情的區域,錯時下田、錯峰作業;對防范區,發放‘綠色通行證’,合理限定同一時間、同一空間作業人員數量;對管控區,嚴格落實‘人不出區、嚴禁聚集’,采取‘兩點一線’、閉環管理等措施保障農業生產作業。”東麗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說。
為確保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兩不誤,東麗區可謂多管齊下。暢通農資運輸渠道,保證農業生產所需農資供應充足;提高農業生產耕種防收各環節效率,積極推廣農戶應用植保無人機進行飛防作業,極大減少人員接觸。同時,東麗區農業農村委及時統籌全區農業技術力量,組建專業技術團隊,為農民遠程診斷作物病蟲害,提供實用技術直播和農時指導服務,保障全區農業生產順利開展。
“疫情防控吃緊時,正是農業生產關鍵時期,但在區各部門的全力幫助下,我們不誤農時農事,相信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仉寶海道出了眾多農戶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