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豐富的自然資源稟賦,為發展現代農業產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021年,全省加快發展十大重點農業產業鏈,新增國家級龍頭企業20家、“三品一標”公共品牌402個,糧食總產量連續9年保持在500億斤以上。
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加快建設農業產業強省,推動十大重點農業產業鏈建設,再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引發會內會外高度關注。
從“賣資源”走向“賣品牌”
十大重點農業產業鏈成勢見效,省人大代表、松滋市委書記沈先武感受頗深。
近年來,松滋主動融入全省十大重點農業產業鏈發展計劃,以農業產業化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以農業農村現代化抬高全域高質量發展底板。2021年,當地縣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48家,“二品一標”品牌突破38個,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597家,三產業增加值146億元,占GDP比重提高至44.1%。全市農業總產值實現89億元,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產值突破208.5億元。
“今年,圍繞十大重點農業產業鏈建設,松滋將做好三篇文章。”沈先武說,松滋將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梯次形成油茶、蝦稻等金種子、銀種子,讓松滋味道產得優、賣得好、叫得響。同時,松滋將推進以白云邊為龍頭的糧食產業鏈、以松滋雞為主導的畜禽產業鏈、以葛根為代表的果蔬產業鏈、以農旅結合為主的休閑農業產業鏈等四大重點產業鏈建設,狠抓強鏈補鏈延鏈穩鏈,壯大農產品加工業。此外,松滋還將整合打造一批區域農產品公用品牌,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標桿企業品牌,加大特色農產品推介力度,推動從“賣資源”走向“賣產品”“賣品牌”“賣技術”“賣文化”。
從“串點成線”到“連線成面”
在省政協專家庫專家、省社科院農經所研究員鄒進泰看來,我省農業重點產業鏈建設呈現出競相并進的良好態勢,已具備從“串點成線”向“連線成面”邁進的基礎。
鄒進泰建議,深入挖掘產業鏈之間的共通點、互通性、聯動處,整合政策、資金、人才、平臺、技術等資源,優化機制,加快“鏈”與“鏈”之間的互動相融。
首先,以同類特色產品為載體,將不同鏈條上的產品“打包”并賦予“新姓氏”,抱團打造特色品牌,建立起鏈條與鏈條之間橫向融合與協調發展的機制,可避免“割裂式”鏈條發展模式。以“硒產品”為例,我省可將優質稻米、柑橘、茶葉、蔬菜等產業鏈上的產品跨鏈融合,聯合打造系列產品,抱團聚力闖市場。
其次,可進一步優化十大重點農業產業鏈專家團隊配置,將產業鏈后端具有交叉點、共通性的副產物綜合利用、品牌培育、農產品營銷等領域專家整合使用,促進專家團隊跨鏈指導,推動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平臺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