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外寒風凜冽,棚內溫暖如春,臨近歲末,臨泉縣黃嶺鎮的草莓種植戶進入一年中最忙的季節,種植大戶何建東、張建祥拿著廣東采購商剛剛發來的訂單,帶著村民們一大早就鉆進了連片的大棚里采摘草莓、分類打包。“家鄉這兩年政策好,離家近、成本低,關鍵老家的地很適合種草莓,”一直在南京學習草莓種植技術的張建祥和同鄉何建東靠著勤學苦干的勁頭回到家鄉后,流轉了60畝地,蓋起了38個草莓大棚。張建祥算過賬:家鄉人工成本相對較低,外銷的運輸雖然成本增加了,但還是更劃算,“我們的‘紅顏’草莓,個大汁多,畝產能達3000斤,加上今年市場行情好、銷路不愁,凈利潤50萬元應該沒問題。”
近年來,臨泉縣加快鄉村振興、農業轉身的步伐,改變了過去僅靠種植傳統農作物的歷史,轉向新的領域和發展空間。得益于土地流轉、帶貧就業、一村一品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等惠農政策落實,黃嶺鎮的草莓種植規模從2019年的300畝發展到如今的近3000畝。“現在有30來個村民跟著俺們干,每人每年能增收1萬多元,來年俺們打算再把棚擴大一倍,”何建東、張建祥笑著說道。像他們一樣,在黃嶺鎮,近百個種植大戶通過親戚帶親戚、朋友帶朋友的方式組團返鄉創業,興旺的草莓產業讓越來越多的百姓腰包鼓了起來,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