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米一景、百米一園,開門有景、推窗見綠……廣西崇左市江州區江州鎮一幅生態美景圖,宣示該市廣大農村已徹底告別曾經“臟亂差”的歷史。作為廣西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的示范鄉鎮,隨著鄉村風貌提升工程的推進,村容村貌“脫胎換骨”,柏油路修到村口,還配套建有觀景亭、觀景步道、垂釣魚塘等,打造出“基本整治型+三產融合型”新農村。“山美水美,到處干干凈凈,文化娛樂活動豐富,老百姓素質也提高了很多。”村民們語氣中透著滿滿的幸福感。
崇左是廣西扎實推進鄉村建設行動,著力全面提升鄉村“形、實、魂”的一處生動縮影。“十四五”時期,廣西將重點實施鄉村風貌提升行動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塑造美麗鄉村之“形”;實施現代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重大工程,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充盈鄉村產業之“實”;著力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深入開展鄉風文明建設,鑄牢鄉村文明之“魂”,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一幅美麗宜居業興人和的鄉村新畫卷正在八桂大地徐徐展開。“將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持續改善人居環境,進一步提升農村基礎設施條件及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推動鄉村振興取得階段性成果。”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負責人表示。
宜居宜業努力實現鄉村有效治理
今年1月,廣西宣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基本完成,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3.31%,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覆蓋行政村比例達98%,全區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為92.53%,三者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建制鎮已基本實現鎮鎮建成污水處理設施目標,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經過治理的村莊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60%以上,實現全區所有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車,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全面構建了“村收鎮運縣處理”、邊遠鄉鎮“村收鎮運片區處理”、邊遠鄉村“村屯就近就地處理”的農村垃圾治理體系。
在此過程中,廣西因地制宜,探索形成“三個兩、無動力、低成本”農村黑灰污水處理利用廣西模式。
在柳州市鹿寨縣鹿寨鎮大村村古丁屯,一個利用村屯地勢自然落差,全程無動力的“三水分離”農村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方法,實現了農村生活污水就地處理、就地利用、就地循環。“針對三水不同性質,全市在戶廁改造時規劃每一戶均建有三格式化糞池,利用不同顏色的管道分別對應收集,并分別進行逐級處理、多次利用,實現農村生活污水生態效益最大化。”柳州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黑水經家庭三格式化糞池第一次無害化處理后,可當作液肥用于農戶房前屋后的微菜園、微果園,實現初次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剩余黑水經黑水管網收集至屯邊的大三格化糞池再經二次無害化處理,可用作果園、蔗地、桑田、農田、林地等施肥,還有未利用完的黑水流入末端人工濕地做最終凈化處理后可流入大的蓄水池用于農田澆灌;廚房洗滌水、洗浴水等生活污水經過隔油格柵沉沙池后,進入家庭式人工濕地進行第一道收集和處理,溢出的水通過管道進入集中式人工濕地,可流入大蓄水池用于農田澆灌,實現二次處理一次利用。“可因地制宜建立庭院人工濕地或生態溝等不同規模的人工濕地,減少集中處理后土地面積大的問題。”該負責人說。
據測算,設施建設充分利用村莊的自然落差順勢而建,黑水管道和灰水管道均按照地勢由高到低鋪設,全程無動力介入,節省電費和人工管護費,運維成本極低,有效減輕農民及財政負擔。古丁屯采用此模式處理農村生活污水,全屯67戶,污水設施運維費為零,相當于每年為財政或村民節約1.5萬元開支。
如今穿行在古丁屯鄉間,屋舍儼然、阡陌交通,瓜果飄香、雞犬相聞,一派宜人宜居景象。為解決廣西“有新房沒新村,有新村沒新貌”的問題,2018年10月,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區政府正式啟動鄉村風貌提升三年行動。2019-2020年期間,廣西完成基本整治型村莊5.43萬個、設施完善型村莊811個、精品示范型村莊175個,打造鄉村風貌提升示范帶69條;2021年,全區計劃分兩批完成76個縣(市、區)的7.57萬個村屯基本整治;計劃完成“兩高兩道”沿線2687個村莊的20.5萬棟農房特色風貌塑造。截至目前,2021年第一批鄉村風貌改造任務10.9萬棟農房已開工10.5萬棟,已竣工8.56萬棟,開工率和竣工率分別達到96.33%和78.53%。2019年9月,廣西在全國村莊規劃會議上就實用性規劃編制做先進經驗介紹;2019年11月,國家發改委在崇左市江州區召開全國鄉村振興現場培訓會;2020年7月,江州區入選全國第一批“共同締造”培訓基地;2020年12月,廣西應邀在全國村容村貌整治現場會上做經驗介紹。通過開展鄉村風貌提升,廣西鄉村風貌發生了較大改觀,桂風壯韻成效初顯。
廣西提出,從今年起至2023年,實施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能力提升三大專項行動,計劃項目建設超過1.1萬個。“聚焦農業農村基礎設施有效投資,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加快補上三農領域突出短板,”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負責人指出,實施基礎設施能力提升9大專項行動,包括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風貌提升、交通基礎設施提升、鄉村供水保障、農業水利基礎設施、鄉鎮污水垃圾治理、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能力提升、鄉村電氣網提升、數字鄉村建設工程等,計劃實施項目5100個以上。在實施鄉村風貌提升工程中,計劃打造100條以上特色鮮明的鄉村風貌提升示范帶,重點建設一批基本整治型村莊、設施完善型村莊、精品示范型村莊,保護發展一批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
同時,將鄉村風貌提升與產業發展同步規劃、協調推進,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培育鄉村旅游新業態,提高村民經濟收入,為鄉村可持續發展注入長久動力。
5公里環示范點公路、3000米聯戶道路硬化,燈光亮化、排污管網、生態污水處理系統入戶等設施一應俱全……柳城縣沖脈鎮指揮村以創建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為突破口,通過“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發展蔗糖產業,為鄉村治理“造血”“聚力”,同時圍繞觀光農業和鄉村旅游做文章,實現鄉村有效治理。“全村甘蔗種植量1萬畝,實現耕種管收全程機械化,并延伸至蔗糖產業上下游產業鏈。2019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萬余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9萬元。”據村支書韋技勇介紹,該村以產業發展為核心,將現代糖業核心示范區的觀景區建設、鄉村旅游開發、觀光農業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和群眾素質提升“五結合”,全面提升全村及周邊村組基礎設施和服務能力,逐步建設成為當地群眾滿意、周邊群眾羨慕的花園式鄉村生活示范點,打造成公共服務設施完善、村容整潔、宜居宜業宜游的柳州西北片知名鄉村旅游景區,實現帶動周邊群眾致富奔小康目標。
強基鑄魂激發鄉村治理內生活力
風光旖旎的義江河西岸,有一個流淌著書香氣息的美麗村莊:臨桂區中庸鎮泗林村。全村崇文尚德,164戶823人走出208名大學生,還有書畫家、世界健美冠軍等各行各業人才。村里自發成立助學“勵志會”,在村黨支部帶領下、“勵志會”激勵下,學風興盛,人人以讀書為榮,家家都有獎學牌匾,是遠近聞名的“大學村”、“狀元村”,先后榮獲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自治區綠色村屯、桂林市魅力新農村、桂林市文明村。
堅持黨建引領樹立標桿,堅持帶動群眾自力更生,堅持文明實踐傳承文化,堅持發展農民合作組織,實現支部有力量、村民有干勁、活動有特色、村集體經濟收入有保障——泗林村通過“四個堅持四個有”,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傳承文明鄉風。2017年,該村創新開展“黨員星級家庭”評選活動,堅持做到“一季度一考評”“一季度一調整”,如今全村41名黨員里已有20多名黨員家庭獲得“五星黨員家庭”稱號,示范帶動作用明顯。在黨支部組織下,全村建起一個包含村級文化服務中心、衛生公廁等配套設施面積達8000平方米的生態公園,系桂林市目前最大的農民自主籌資、自主規劃、自主建設的農村公園,成為“百里義江文明實踐長廊”上一張靚麗名片。
無獨有偶。2017年以來,崇左市江州鎮黨委堅持黨建引領,創新“三培三強”載體,即培育黨員致富能手強隊伍,培育黨員致富帶頭人強組織,培育特色產業強基礎,全面理順鄉村治理脈絡。保安村在鎮黨委“三培三強”工作思路下,首先做好“帶頭人”的選育工作,以點帶面、示范帶動,過去存在多年的組織弱、經濟落后、農村人居環境差等三個“老大難”問題迎刃而解。2019年5月,保安村被評為廣西脫貧攻堅紅旗村,是全區8個、全市唯一獲此殊榮的村級組織。
在“能人治村”的政策導向下,王育敏、龐世玲等一批年富力強、敢于擔當、群眾威信高的返鄉青年致富創業帶頭人進入村“兩委”班子,帶領群眾投入鄉村建設等各項工作。“2018年10月以來,全村開展了‘治庸治懶’行動,營造能者上、庸者下的濃厚氛圍,”同年11月當選為叫豆屯黨支部書記的龐世玲告訴記者,由群眾自己選出一批在鄉村建設、脫貧攻堅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優秀屯級干部,既能強力推進鄉村建設、脫貧攻堅工作,又進一步夯實了保安村后備人才隊伍。當年,保安村順利脫貧摘帽,通過支部引領、黨員示范,帶動全村發展酸菜、甘蔗、水果、養蜂、農村電商5個特色產業,實現村集體和村民“雙增收”。
強化基層組織力量,有效激發鄉村治理內生活力的同時,全區各地村莊規劃編制也在穩妥有序推進。廣西明確進行“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基本摸清三年內“有條件、有需求”開展村莊規劃編制的行政村數量約3000個,目前全區14個設區市和71個縣全部完成縣域村莊布局專題研究,開展村莊規劃編制約900個。
秉承“把規劃還給鄉村,把設計還給農民,努力把鄉村建好,讓年輕人回歸”理念,玉林北流市在推進鄉村振興示范點建設過程中創新工作思路,在全國率先成立第一個由農民全程參與的“廣西美麗鄉村設計院”,使鄉村設計更符合百姓意愿、傳統習俗、地方風貌等,賦予規劃在群眾中的生命力。設計院于2020年6月正式掛牌成立以來,吸引了全國各地參觀者。
“設計院位于西埌鎮田心村,其辦公樓由田心村村委會舊辦公樓改造建成,基本保留了原來的北流本地建筑風格,主要進行了大量的美化、綠化、亮化,特別是‘文化’。”擔任首任院長、曾獲得“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等多項榮譽的全國知名鄉村建設專家鮑國志介紹說,通過廣西美麗鄉村設計院的規劃、設計,建成了新圩鎮新圩村、新圩鎮河村、西埌鎮木棉村等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美麗鄉村”精品示范點。目前,設計院已經與玉林師范學院合作建立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基地,“努力將設計院建成為集鄉村設計服務、鄉村建設人才培訓、鄉村工匠、返鄉農民工創業基地、鄉村文化展覽與傳播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鄉村振興平臺。”
“三治結合”有面有里共譜鄉村治理新篇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手足貴相助、鄰里貴寬容”……在百色市德保縣敬德鎮巴寧村,隨處可見家規家風警句。這個有著13個自然屯226戶800多位村民的村子,無吸毒無賭博無偷盜,連續70年無刑事案件,是全市鄉風文明建設的一面旗幟。
在敬德鎮黨委書記農啟曼看來,巴寧村之所以能成為全縣鄉村治理的典范,得益于“三條主線”作用的充分發揮:加強村民自治管理,利用“一約六會”,即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禁毒禁賭會、鄉賢理事會、文化協會和鄉賢、志愿者進行協同管理。“村理事會作用是大家一起商量、制定章程,喜事新辦、喪事簡辦,既防止婚喪嫁娶大操大辦造成鋪張浪費,也減輕了群眾負擔。”農啟曼說。
剎住了陳規陋習,還要過上鮮美新生活。德保縣城關鎮那溫村堅持以德治為先導,通過制定村規民約,愛心公益超市積分獎勵機制等措施倡導新風,并通過開展“最美脫貧戶”“最美致富帶頭人”“最美婆婆”“最美媳婦”“最美鄉賢”和“優秀共產黨員”等“五美一優”評選活動,推動鄉風文明向好向善。目前,德保縣創建縣級以上文明村(社區)111個,占行政村的60%。同時按照“六個一”標準:一棟文化綜合樓、一個籃球場、一個戲臺、一個宣傳欄,組建一支文藝隊、一支體育隊,加強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全縣180個行政村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實現全覆蓋。
以榜樣效應持續引領道德新風。平果縣坡造鎮敬村村一邊推進網格管理強化村民自治,一邊組建志愿服務提高服務能力,將全村11個屯劃分為5大網格,每個網格設置網格長、網格管理員、網格扶貧信息員、網格衛生監督員、網格旅游聯絡員各1名,組建扶貧幫困、醫療衛生、創業就業、糾紛調解等服務隊伍,重點開展服務黨員、服務旅游、服務貧困戶、服務衛生、服務特殊群體等“五大服務”。田陽縣加強家風建設,全面培育健康家庭細胞。截至目前,全縣共派出干部到農村指導家風建設2000多人次,共評選出優秀家規、家訓、家夢350戶,評選出65個文明村、12戶文明家庭、126戶星級文明戶。在推進自治、德治的同時,那溫村把鄉村治理納入法治軌道,建立“一村一警”隊伍,和“一村一名法律顧問”共同發力,讓群眾事事有回音、問題能解決、訴求得滿足。
“三治結合”打造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的“楓橋式”新農村,百色市并非孤例。梧州市為了解決基層監督弱化、群眾監督渠道不暢的問題,2019年在蒙山縣新圩鎮壩頭村試點構建“村廉潔工作站+村務監督‘物廉網’和黨員監督‘互廉網’”的“一站兩網”基層監督模式,全面加強村務監督和黨員監督管理,通過盯緊盯實人和物,讓基層小微權力在陽光下規范運行,充分調動廣大黨員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去年“一站兩網”治理模式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現已在廣西全區廣泛推廣。
“每個村或社區的惠民物資項目清單、小微權力清單和“村務三公開”(黨務、村務、財務)全部上墻公示,隨時接受群眾監督。”壩頭村黨總支書記陳華源認為,在群眾隨時監督下開展工作更踏實,每一項開銷更細更認真。近年來,壩頭村以“一站兩網”為核心,全力打造“清廉壩頭”鄉黨建品牌,實施“村干、黨員、組長、新鄉賢、能人”五個領頭工程,促進全村果蔬產業升級發展,成為全縣鄉村振興示范點。培育倡廉倡孝、務實肯干、勤勞致富的優秀鄉風,形成以“廉治”為核心的鄉村振興壩頭模式,先后獲得“美麗廣西”鄉村建設綠色村屯、“美麗廣西”鄉村建設示范村等稱號。
目前,梧州市委已將深化“一站(組)兩網”基層監督工作納入了黨建創新工程,制定了監督信息內容公示、問題線索研判處置等制度,在全市1001個村(社區)廉潔工作站和92個市直、縣直紀檢監察組配備監督工作人員9500多名、特約監察員85名,構建起一套全覆蓋的閉合監督體系。去年以來,全市依托“一站(組)兩網”監督陣地,聚焦脫貧攻堅、疫情防控、掃黑除惡等開展監督1100次,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580多個,向紀檢監察機關移送問題線索281件,轉立案113件,有效推動了監察對象作風轉變,切實維護了群眾利益。
統籌推進村落各美其美。2021—2023年,廣西著眼于進一步提高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圍繞提標擴面,實施公共服務能力提升專項行動,將通過推進3303個項目,實現基礎教育提質擴容和公共衛生服務、公共文化體育服務、公共社會服務、公共就業服務能力提升。“既要‘面子’,又有‘里子’,切實增強農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