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出好草莓,離不開健康的土壤。近年來,為解決草莓規模化連年種植導致的土壤質量下降和草莓品質降低的難題,北京市土肥工作站充分發揮工作職能,結合種植戶生產實際,在草莓生產區積極推廣設施土壤次生鹽漬化防治改良技術,探索出了京郊草莓土壤改良好模式,受到廣大種植戶的紛紛點贊。
今日工作參考欄目為您帶來,北京市昌平區推廣生物除鹽技術,提升土壤質量的經驗。
問診切脈:草莓連茬種導致設施土壤板結
草莓經濟效益高,這讓許多農戶特別舍得投肥,每年草莓都連茬種。久而久之,大棚里的土壤變得“硬邦邦”,土表在干的時候出現了白色的粉末,濕的時候有磚紅色的粉末。草莓不僅越結越少,顧客也反映沒以前那么好吃了。
“由于種植戶用肥過多,加上設施大棚內是個半封閉的環境,大量未被草莓吸收利用的肥料只能以鹽的形式存在于土壤中,最終導致土壤出現次生鹽漬化,土壤板結不易耕作。”北京市土肥工作站生態室主任文方芳介紹說。
相比其他作物,嬌嫩的草莓對鹽分十分敏感。“當鹽分積累到一定程度,草莓先出現水分和營養吸收受阻,之后緩苗慢、死苗率高、植株矮小、明顯缺元素、最終導致產量下降和品質降低。”文方芳說。
開方醫治:生物除鹽技術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
為了盡快解決全市普遍存在的草莓土壤次生鹽漬化問題,從2012年開始,北京市土肥工作站開展大面積調研和取土化驗,提出了設施土壤次生鹽漬化防治改良技術措施。同時,結合當地種植戶生產習慣,在眾多技術中選擇了生物除鹽技術,并制定施肥方案,在昌平區試驗示范推廣。
文方芳介紹說,在草莓拉秧后,利用每年6-8月的農閑期,整地后每畝撒播玉米25公斤,玉米在整個生長期間不再施用任何肥料,而是充分利用土壤中多余的養分,只需在關鍵時期澆水,具體可按照時間表實施有針對性地操作。
“40-60天后,用旋耕機將玉米秸稈就地粉碎還田。此時,可根據上茬草莓苗病蟲害發生的嚴重程度,每畝撒施30-50公斤石灰氮,再用小型拖拉機從入水口,連續“S”形開6-7條澆水溝,灌水澆透后覆蓋地膜,高溫悶棚30-50天。之后,打開上下通風口,揭開地膜,再翻耕一次。7-14天后,每畝撒施復合有益微生物菌劑1-2.5公斤,整地、作畦、施肥即可開始下茬生產。”文方芳詳細解釋道。
北京市土肥工作站的數據表明,設施土壤次生鹽漬化防治改良技術可降低土壤25%-75.2%鹽分,為草莓生長創造低鹽、安全的生長環境,大幅降低草莓死苗率。
“每個大棚平均收獲4300公斤鮮玉米秸稈,粉碎翻壓還田相當于投入13公斤氮和22公斤五氧化二磷,土壤逐漸變得疏松,有機質得以提高。”文方芳告訴記者,該技術取材方便,操作簡單,效果好,成本在30-500元不等。
斬斷病根:讓農民在培訓中感受改土實效
一項好技術推廣落地,相關的農民培訓不可或缺。換句話說,只有讓種植戶親身體驗到土壤改變的好處,才能從根本上激發他們保護土壤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了讓更多的草莓種植戶盡快熟悉和掌握草莓土壤改良的技術,北京市及各區兩級土肥工作站累計在全市開展設施土壤次生鹽漬化防治改良2.4萬畝,培訓農戶近萬人。
作為京郊草莓主產區,昌平區更是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導全區種植戶關注和保護土壤健康。“我們除了每年開展相關技術內容的農民培訓,還將該技術作為區級惠農政策,畝補貼7.5公斤玉米,已示范推廣4000余畝。”昌平區土肥站站長張衛東介紹。
真招實干贏得良好成效。經過技術培訓和實地應用,讓農戶對自家草莓大棚的土壤變化有切實感受,對土壤知識的掌握也變得相當專業。現在農戶的大棚里白斑、紅斑少了,土壤鹽分降低了,有機質增加了,土壤的透氣性也增強了,長出的草莓品質比原來提高了。
如今,通過引導種植戶科學合理施肥,昌平的草莓種植變得更加綠色生態。原來一個草莓棚要施有機肥3噸,50斤復合肥,每次追10斤水溶肥;現在只需要有機肥1噸,復合肥不到20斤,每次滴灌5斤水溶肥。
今后,北京市、區兩級土肥站將繼續開展設施土壤次生鹽漬化防治改良示范和推廣,從物理、化學和生物防治改良三個方面,為農戶提出最佳的土壤防治改良方案。通過政府引導、市區農業部門技術支持、農戶落地實施的層層合力,引導全社會重視土壤健康,最終確保京郊優質農產品充足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