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項目研發的技術體系,可實現生產效率提升20%以上、節本減投30%以上、產后收獲儲存損失率降低5%以上……,由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牽頭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糧食豐產增效科技創新”重點專項“河南多熱少雨區小麥-玉米周年集約化豐產增效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觀摩會在商水縣召開,集中介紹展示了項目總體實施情況和取得的標志性成果。
項目咨詢專家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趙明研究員,河南師范大學李春喜教授,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項目專員趙霞研究員,河南省科技廳農村科技處劉彥賓副處長,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科研管理處田云峰處長,河南省項目首席專家李向東研究員以及河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河南省土壤肥料站、商水縣農業農村局相關領導及項目各課題負責人、各任務負責人和技術骨干,示范基地負責人、合作社代表等出席會議。
在位于商水縣張莊鄉的糧食生產智能化服務管理控制中心,與會代表觀摩了萬畝高標準農田總體布局和功能區沙盤展示,項目首席專家李向東研究員介紹了項目總體實施情況和取得的標志性成果。李向東介紹,項目以豐產穩產和精簡高效為目標,針對河南多熱少雨區小麥-玉米土壤亞健康趨勢明顯、光溫水資源與作物生長發育需求錯位和氣象災害頻發等障礙因子,研發了以調理劑調節土壤酸堿狀況、微生物菌劑活化培肥土壤、“翻松壓結合”提高耕層質量和“品種+播期+播量”構建以高質量群個體為核心的定向調控技術;創制了覆蓋保墑、水肥互調高效用水技術,因氣象變化、因作物長勢、因產量品質指標的因變管理技術;集成了以農藝、物理、生物、化學、信息等手段相結合,“土壤-作物-大氣”一體化統籌,收獲儲藏減損保質,機械化信息化智慧化為引導的精簡高效生產技術;構建了“研發單位+推廣系統+涉農企業+合作社+農戶五位一體”和“一、二、三產融合”的技術推廣應用模式,疏通了技術成果利用、轉化和擴散渠道。
據了解,項目實施以來,在全省示范應用了3000余萬畝,累計增產糧食超120萬噸。利用項目研發的技術體系,水資源和化肥利用效率提高10%以上,光熱利用效率提高15%以上,氣象災害與病蟲害損失率降低5%以上,生產效率提升20%以上,節本減投30%以上,產后收獲儲存損失率降低5%以上。通過項目的實施,項目區耕地質量得到顯著改善,農業機械化、信息化水平大大提高,糧食產量與質量協同度明顯加強,農業生產效率與效益同步提升,引領河南省走上了以科技為支撐的內涵式現代農業發展道路,真正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技。
平疇沃野豐收景,中原糧倉不虛傳。在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記者看到示范區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排灌設施完備。由于品種選用得當、播種質量高、技術抗逆豐產,示范區玉米長勢喜人,豐收在即。同時,項目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助力經濟2020”專項“冬小麥-夏玉米豐產提質應變栽培技術示范應用”緊密結合。“冬小麥-夏玉米豐產提質應變栽培技術示范應用”項目負責人張德奇副研究員介紹,“項目以河南省冬小麥-夏玉米生產影響較重的干旱、低溫凍(寒)害、高溫熱害等自然災害預防和應急管理為目標,解決規?;洜I條件下減災保產、穩收增效技術關鍵,提高規模化種植的技術標準化管理程度和生產效率、經濟效益,提升科技助推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實現科研助力、農民增收、企業增效,通過應變技術綜合展示,有力地推動了項目間有機銜接,促進了科技和經濟的融合發展,助推了農業生產穩定發展、農村生活秩序穩定、農民豐產增收?!?/p>
在商水縣舒莊鄉示范區玉米籽粒機收觀摩現場,以展示信息化、機械化的智慧農業技術為主,通過采取適宜機收品種、北斗導航避茬播種、水肥一體化等管理技術,玉米總體長勢明顯較好。項目首席專家李向東研究員向記者介紹道,小麥-玉米周年豐產增效集成關鍵技術包括:有機無機地力培肥技術、北斗導航避茬播種、種肥異位精密播種技術、“一包三噴五防”綠色生產技術及籽粒機收與烘干儲藏技術,通過綜合集成技術示范應用,每畝可以節省用工2~3人次,畝節本增效100~120元,玉米籽粒破碎率在2%~3%,收運儲環節減損5%~7%,籽粒機收示范效果顯著。
項目咨詢專家趙明研究員在總結點評時指出:河南作為糧食大省,不僅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同時在糧豐品牌打造、實施方面均處于領先水平,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發揮了重要的引領性和關鍵性作用。項目區益鑫種植專業合作社張留群社長介紹,通過應用新的技術和農機具,產量較往年明顯提高,生產效率與效益同步提升,這更加堅定了他科學種田、科技增產增收的信心。
此次觀摩會得到與會領導、專家的一致肯定,項目成果得到了集中展示,同時為下一步加強成果凝練和績效考評工作奠定了基礎;通過項目的實施,促進了河南省糧食連年豐產、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產增收,助推了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起到了積極有效的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