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現轄4個街道、8個鎮、3個鄉,設228個行政村,人口3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8萬人,糧食、蔬菜、果茶、畜禽、林竹產業是農業主導產業。2019年全年農林牧漁總產值61.2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萬元,收入差距水平優于全省平均水平。永安市全面落實中央、省、市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鄉村產業發展、精準脫貧攻堅、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業農村改革、鄉村治理工作等硬任務全面推進,被列為全省鄉村振興重點縣。小陶鎮被列為全省鄉村振興特色鎮、小陶鎮五一村等10個村被列為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羅坊鄉坪坑村被列為鄉村振興實績突出村、省級美麗鄉村79個。
一是助力三產融合。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充分挖掘鄉村多種功能和價值,聚焦重點產業,聚集資源要素,突出集群成鏈,突顯品牌價值,加大鄉村物流業培育力度,創建農業產業貿易與流通中心,配套建設倉儲物流配送中心、蔬菜產品檢測中心和電商交易中心等。做深做長竹產業,實現竹產業由竹板材的生產到竹家具、竹葉黃銅等竹精深加工產品生產的轉變,同時建成了大米深加工、筍竹深加工、果蔬深加工產業鏈,完善新型環保活性炭竹炭粉生產線、廠房及配套附屬設施。持續開展特色農業提質擴面行動,創建省級農產品標準化示范基地6個,列入三明市重點項目5個。面向鄉村企業發放貸款1090萬元,幫助鄉村企業全部順利復工復產。其中永安黃椒雜交培育的“小陶明椒”獲評“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霞鶴村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
二是注入人才活力。在三明率先與福建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聯合成立福建省永安鄉村振興研究院,同洪田鎮上石村形成校地聯建試點,建立科研團體1個,學術服務隊伍3個,首創“幸福鄉村”建設概念,使高校成為服務鄉村振興科技創新和技術供給的重要力量。市河長辦與福建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聯合舉行河湖研究院,助推河湖長制工作更上一層樓。建立科技特派員共享工作站4個,選認省級科技特派員91名、三明市級科技特派員21名、省級科技特派員團隊7個,為鄉村振興提供支持。
三是鞏固生態治理。以四條鄉村振興精品路線(貢川鎮集鳳村-貢川鎮龍大村-曹遠鎮霞鶴村-燕西街道吉山村、大湖鎮坑源村-曹遠鎮埔頭村-安砂鎮安砂村、上坪鄉大進村-青水鄉龍吳村-槐南鎮洋頭村、燕西吉山村-洪田上石村-小陶八一片區)為重點,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行政村生活垃圾能夠正常運轉的比例達100%,鄉鎮(街道)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已實現全覆蓋,黑臭水體污染全部消滅,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0%以上。全市“綠盈鄉村”建設總數達186個,占比達81.58%,居全省前列。采用購買服務的方法打包委托保潔公司承擔村莊環衛保潔和收運處理模式全面鋪開,形成了“三長合一”“三巡合一”等新機制,提升鄉村保潔效率。
四是打造文化名片。結合文化特色,圍繞“紅色”“非遺”“孝廉”文化品牌,打造出“槐南銀元創業精神”“貢川古鎮孝廉精神”“青水畬鄉民族務實精神”“安砂紅軍渡口奮斗精神”等永安鄉村獨有的四張文化精神名片。永安安貞堡景區成功申請國家4A景區,目前已有國家4A級旅游景區2個分別為桃源洞-鱗隱石林景區、永安安貞堡景區,國家3A級旅游景區4個分別為青水畬寨、小陶甘乳巖--玉帶龍泉、貢川古鎮、霞鶴生態農莊,同時曹遠鎮霞鶴村被評為“省級金牌旅游村”,青水鄉青水村、曹遠鎮霞鶴村被評為“省級最美休閑鄉村”,“三明紅色旅游推廣聯盟”啟動儀式在舉辦,紅色旅游推廣聯盟的成立,將有效整合和明溪、清流、寧化四縣(市)區域內的文旅資源。統籌推進“文化+旅游+農業”深度融合發展,初步培育“上青槐”生態旅游,永安特色“森林康養”等系列特色文旅品牌,截至目前,已有上坪天斗山,青水天寶巖,洪田紫云山,小陶甘乳巖--玉帶龍泉等森林康養圣地。舉辦“貢川端午龍舟賽”、“上坪桃花節”、“青水三月三”、“安貞雪蔗節”“豐收節”等特色民俗活動。
五是組織力量增強。以村村聯建、村企共建等為著力點,重點打造小陶鎮八一片區、槐南鎮西華片區基層治理典型,構建“一核多元”鄉村治理機制,提升鄉村治理水平發揮跨村聯建“區域共治”作用,依托“片區黨委+鄉村治理”“黨員網格化”等載體,構建鄉村治理新格局。積極探索“積分制”基層治理模式,推進鄉村治理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貢川鎮以創建星級示范戶為抓手探索“積分制”基層治理模式,同時實行動態管理,通過物質獎勵與精神鼓勵相結合,讓村民切切實實感受到星級創建管理帶來的“實惠”,最大限度擴大群眾參與率和社會影響力。槐南鎮按照“以服務換積分,以積分換服務”的方式開展“志愿者積分制”。激勵志愿者開展工作,推行積分獎勵制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經營性資產的折股量化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登記賦碼工作全面如期完成,全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順利通過三明市級驗收;全面完成“大棚房”問題專項清理整治任務6宗、涉及耕地面積21.55畝。建設益農信息市級運營中心1個、益農信息社183個,逐步提升農業信息科技創新與公益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