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在一眼望不到邊的白馬坡高標準農田示范區,數輛大型玉米、花生收割機來往穿梭,機聲隆隆,場面壯觀。
記者看到,一臺新式收割機正在緊張作業,它收獲的不是玉米棒,而是玉米粒。“如今種地省工多了,農業部門還送技術到地頭,咱農民種糧心里特別有底氣。你看這玉米,在以前都是人工,一個人一個月也干不完,而現在一天就搞定了。新型農機具的普及,加快了秋收的進度,節省了勞動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咱農民種地更省心了。”剛用新式收割機收完玉米的棗村鄉種糧大戶付興黨捧著金燦燦的玉米粒高興地說。
今年,付興黨種了10公頃玉米,由于田間設施配套完善,又有農業技術人員的科學指導,加上自己的精細管理,他家的玉米穗大、粒飽,每公頃增產1500公斤以上。
據了解,為全力服務好“三秋”生產,滑縣及早細化秋收、秋種、秋管各項措施,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縣農機部門早準備、早計劃、早動手,抽調農機技術人員分片包鄉,深入農機合作社和種糧大戶家中,幫助農機手調試農機,解答疑難問題,講解農機駕駛操作、維修保養和故障排除知識,消除機械安全隱患。秋收時節,縣農機部門精心組織、合理調度,充分發揮農機具的優勢,不僅做到不誤時、不誤事,還大大節省了秋收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加快了全縣“三秋”生產進程。
“根據今年全縣的玉米、花生種植面積,我們準備了3676臺玉米收割機、942臺自走式花生收割機,所有車輛檢修和駕駛員安全培訓全部完成。我們還與630輛機車約定了跨區作業服務,并聯系河南省農機中心和豫南農機局,保證機車順利作業。目前,全縣農機化總動力為217.8萬千瓦,完全可以滿足玉米和花生主要農作物機收需要,預計機收率在98%以上。”縣農機局局長牛海濤說。
王付強在小鋪鄉長虹渠兩側承包了67公頃土地,主要種植小麥、玉米和蔬菜。
“玉米大豐收,蔬菜收成也不錯,特別是大白菜,輕輕松松畝產突破兩萬斤。”王付強笑著說。
因承包地多,王付強過了國慶節就租用3臺收割機開始收割玉米,分別收玉米棒和玉米粒,一部分自留,一部分出售。“今年的產量不錯,我這心里可高興了!承包土地后,家里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王富強樂呵呵地說著,臉上難掩豐收的喜悅。
申海霞是小鋪鄉小鋪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丈夫因病去世,大兒子外出打工未歸,小兒子才7歲。秋收來臨,家里0.5公頃玉米的收割成了她的頭等難題。小鋪鄉政府了解到她家的難處,立即調派收割機,同時派出志愿者服務隊幫其進行收割。“感謝政府,感謝大家,你們可是幫了俺的大忙了。”申海霞難掩激動,一邊抹淚,一邊不住地向志愿者表示感謝。
為解決貧困戶勞動力缺乏的問題,給貧困戶實實在在的幫扶,更好地助力脫貧攻堅工作,小鋪鄉組織志愿者服務隊,為困難家庭送幫扶、送溫暖,同時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在新時代有新擔當、新作為,成了秋收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在半坡店鎮閆河屯村一望無際的辣椒田里,一串串紅彤彤的辣椒掛滿枝頭,煞是喜人。
“我今年種了15畝辣椒,已經采摘了1萬多斤,都賣給了村里的食品廠,價格是每斤1.5元左右。大概還能采摘2萬多斤,今年的收入能翻一番。”該村黨支部委員閆治福說。
“我們村種植優質辣椒300余畝,每畝地比傳統農業種植可增收1000多元。”該村黨支部書記閆克偉說。
“今年全縣秋作物種植面積共184.53萬畝,其中玉米146.72萬畝。由于病蟲害防治好、管理到位,整體長勢好于往年。 據實地調查分析,今年秋糧豐收已成定局。”縣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羅俊麗說。
近年,滑縣牢牢扛穩糧食安全重任,積極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以“四優四化”為重點,著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脫貧攻堅成效顯著,鄉村振興步伐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優化,優勢特色農業、綠色生態農業、優質品牌農業進一步凸顯。今年,面對疫情影響,該縣進一步強化高標準農田建設、強化科技成果應用、強化生產指導服務、強化暢通產業鏈條,千方百計引導農業復工復產,全力推動農業生產發展,確保農業豐收。
今年秋季生產,該縣抓住國家支持“三農”的好時機,全面落實種糧直補、農機具購置補貼、測土配方補貼等惠農政策,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同時,該縣通過訂單農業及大面積推廣種業、農機和農技的合作,推進“良種+良技+良機+烘干”融合發展。
據了解,截至10月5日,該縣秋作物收獲近9.9萬公頃,其中玉米收獲9.5萬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