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質量安全是一條從田間到餐桌的長鏈條,消費者可以在二維追溯碼中掃一掃,“掃出”農產品質量的安全感,得益于舟山市幾年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人在生產、經營、監管各環節對于“舌尖安全”的盡心守護。近3年來,全市上下以示范創建為抓手,堅持產管減并舉,大力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放心縣全覆蓋,定海區成功創建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定海區、岱山縣、普陀區相繼完成智慧監管APP試點縣建設;主要農產品省級例行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
管理創新,“管”出放心農產品
走進舟山市任何一家規模以上農業生產主體,只要你拿出手機,掃一掃合格證上的二維碼,就可以顯示一串信息,包括農產品產地,生產者姓名、生產日期、上市日期等,這樣就可以直接追溯到種植基地;如今“一證一碼”已成為舟山市農業生產者一張亮麗的名片,說明所生產的產品達到了安全標準,市民可以放心食用。每張打印合格證上的二維碼,在舟山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中已起到重要作用,消費者在購買地產農產品時,遇到任何的質量,就可以憑合格證向生產經營者維權。
近年來,舟山市創新系列有效的質量管控機制,實行農業投入品規范化建設,農藥實名制購買已全面落地,農資市場秩序進一步好轉,農資質量進一步提高,落實農資企業恪守限用農藥退市、農藥實名購買承諾,業主守法經營和安全責任意識進一步提高;創新工作舉措,首創舟山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紅黑名單”納入舟山農信系統信用評定體系,近三年,市、縣(區)兩級累計評定紅名單119家次,全市100家左右農業生產主體受益,貸款額度普遍提高,最高貸款金額達300萬元,大大增強了生產主體第一責任人的意識;大力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一品一策”實施及農資經營規范化,全方位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放心農產品是靠管出來的,目前,4個縣(區)全部建成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縣,405家規模主體納入平臺管理,78342批次檢測數據上傳平臺,共打印合格證305802張;70家農藥經營店落實農藥實名制購買,實名制監管覆蓋率達100%。
模式創新,“產”出品質農產品
舟山晚稻楊梅、普陀佛茶、定海草莓、岱西葡萄、朱家尖西瓜、登步黃金瓜等一系列海島綠色優質農產品被島城市民家喻戶曉,甚至走出島城,這些海島特色農產品能被消費者認可,離不開對標準化生產、生產模式創新等方面的不懈努力。
近年來,舟山市種植的草莓、西瓜、葡萄等優質水果不斷通過無公害、綠色認定,廣大種植戶都會拍著胸脯說我們種植的產品都是綠色的,絕對沒有任何質量問題,這份自信背后,是強大的技術支撐和規范化的生產標準等一系列風險管控手段。高架無土栽培、水肥一體灌溉系統、物聯網應用等技術紛紛上馬,目前全市水肥一體化應用面積7830畝,數字化信息化裝備應用面積250畝,無土基質栽培應用面積8500平方米;生產者還可根據標準化生產技術模式圖,適時進行灌溉、施肥、除草、用藥,為的就是保證農產品的品質。種植業“五園”創建工作不斷推進,打造了一批“功能布局合理、設施設備齊全、產出安全高效、管理制度完善、品牌效益凸顯” 海島地區種植業高質量發展樣板。
近年來,舟山市以“三品一標”作為農業標準化工作的主抓手,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新認定數不斷增加,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工作穩步推進,“金塘李”、“岱山沙洋曬生”成為了舟山市農產品地理標志新成員,截至目前舟山市有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83個,認證產品136個,綠色食品認證主體25個,認證產品43個,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產品4個,“三品”面積達到11萬余畝,綠色優質農產品種植比率達到56%以上;現行有效的市級地方農業地方標準17個,制定市級主導農產品標準化操作模式圖28張。
防控創新,“減”出安全農產品
農業綠色發展,要嚴格控制農藥、化肥的使用量,讓消費者吃得更加放心。去年以來,舟山市以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示范創建為引領,以省級農業綠色發展先行示范縣(普陀、岱山)、先行示范點(定海)創建項目為依托,做好化肥農藥減量示范樣板,帶動全市減肥減藥;實施肥藥實名制定額制,開展化肥與農藥“雙實名制”、“雙定額制”試點和示范方建設,促進肥藥減量;強化減量技術支撐,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機械側深施肥等科學施肥技術,引導農民種植紫云英等綠肥作物,施用有機肥、沼液肥和新型緩(控)釋肥,提升科學施肥水平,減少化肥施用量;推進病蟲害統防統治,示范推廣綠色防控措施,普及科學安全用藥知識,推廣應用高效低毒低劑量低殘留農藥和新型高效植保機械,減少化學農藥用量。
在“減”字上下功夫,極大地推進了舟山市農產品質量安全。自實施農藥減量控害增效行動三年來,病蟲害綠色防控應用面積10.82萬畝,不合理施用化肥減量174.33噸,農藥減量12.82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