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天津各涉農區都在積極采取措施,搶農時保春耕,減小疫情對農業生產造成的影響。
辛口鎮水高莊村是現代化農業示范村,村里近萬畝耕地都采取規模化種植的方式。眼下,大家正在搶種大田里的最后一茬速生油菜。
蘭奇是地里的現場指揮,干大田種植快40年了,是當地有名的“老把式”,地里要干什么農活,什么時間干,怎么干大家都聽他的。眼看著下午2點多了,還有一半的地沒種。老蘭抓了抓土,決定不翻地了,直接下種,提高效率。
今年,合作社還搶種了春小麥,面積比去年增了3倍。這陣子,他們村里農戶們,都是早出晚歸,每天在地里干活都在10個小時,搶農時保春耕。
武清區陳咀鎮是天津鮮食玉米的重要產地,從備耕開始,副鎮長吳金成就天天泡在玉米地里,時刻留意著播種情況,種植玉米的一種必要農資,讓吳金成心里沒了底。
鄉親們種了幾十年玉米,用的一直都是一家當地企業生產的地膜,可受到疫情影響,這家企業的產能沒有完全恢復,現有的地膜只能滿足一周需求。為了不誤農時保春耕,天津市級和各區之間的農業部門打通,形成聯動機制,8個推動督導組,每天赴各涉農區的田間地頭協調解決各類問題,跨區訂購地膜的事兒馬上排上了日程。一通電話下來,30噸地膜到位了。
今年天津還普及了農機一體化作業,對陳咀鎮來說,原來需要四個步驟的播種、澆水、施肥和覆膜,現在都能一次性完成,按理說應該輕松不少,可是今年農戶們卻更忙了,因為播種面積增加了。
3月份,天津出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農產品穩產保供扶持措施》,在政策鼓勵下,春小麥、鮮食玉米、大豆等作物的春耕面積已達到36.74萬畝,同比增加20%。(津云新聞編輯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