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海城,天氣漸熱。走進遼寧(海城)菱鎂新材料產業基地牌樓鎮代家溝園區,比氣溫更高的,是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的心氣兒。
“去年給我們鎮返還5000多萬元,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把鄉鎮的積極性一下都激發出來了。”海城市牌樓鎮副鎮長周恩龍說,今年園區新開工5000萬元以上項目12個,現在大家都鉚足了勁兒,力爭讓項目早日達產見效。
事實上,多年來,海城這片敢闖敢試、實干為先的土地上,從未缺乏深化農村改革,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作為全國承擔農村改革試點最多的縣市,海城充分發揮國家改革試驗田的優勢,不斷優化人、地、錢等要素配置,全面構筑農業農村發展產業生態體系,勇當全省縣域經濟發展排頭兵。
“海城的高質量發展,源于改革、得益于改革,美好的未來更寄希望于改革?!焙3鞘形瘯浡勅徽f。
三權分置放活經營權
6月3日,在海城市溫香鎮達連村馬倩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溫室大棚內,回鄉創業的大學生馬倩穿梭其間,正為下茬栽種小柿子做著規劃。
“從單一種植大棚蔬菜,到如今集種苗繁育、草莓采摘、訂單蔬菜生產于一體,我的成功創業與海城農村改革的大環境密不可分。”馬倩打開了話匣子。
2009年,大學畢業的馬倩看好國家惠農政策回村創業。對于當時的她來說,流轉土地是最大的難題。
“流轉8公頃土地,整整跑了兩個月才把合同簽了?!瘪R倩回憶說,當時由于承包權和經營權未分離,農戶不愿流轉土地,擔心將土地租給他人經營久了會因“既成事實”而失去土地,所以,每到年底,她都得挨家挨戶重新做工作,續簽合同。
改變,從2014年開始。海城在全國率先開展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讓馬倩如沐春風。
“我們通過土地確權頒證,給農民吃了顆‘定心丸’,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放活了經營權,吸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工商資本進入農村?!焙3鞘形母镛k主任胡楠說。在此基礎上,海城市還通過改革,探索突破戶籍束縛,吸引更多人才留在農村,2014年以來,全市平均每年新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50余戶。
“2015年,我只用了不到半個月時間就流轉到10公頃土地,最重要的是,不用再花費大量精力去跑每年續簽的事了?!瘪R倩說,海城農村改革釋放的紅利,大大增強了她扎根農村發展的信心。
構建城鄉統一建設用地市場
每到周末,位于海城市耿莊鎮北耿村的海城三星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吉布世度假區便呈現游人如織的場面,這個集種植采摘、溫泉體驗觀光住宿等于一體的大型綜合度假區,成為周邊人們休閑度假的重要選擇地之一。
“把以前的一日觀光游變成如今的多日度假游,要感謝海城市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這項改革?!比枪径麻L李世鴻說。
2015年,三星公司在原有的蔬菜采摘園等休閑度假場所基礎上,爭取部分國有商業用地,新建溫泉浴宮等設施,建成吉布世度假區,但受到拿地規模限制,無法建起足夠的配套住宿設施,企業發展受到制約。
就在李世鴻一籌莫展的時候,好消息來了——海城市被國家確定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試點城市,可以通過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直接入市方式,實現集體建設用地與國有土地同權同價,解決公司當前的用地難題。
“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是指具有生產經營性質的農村建設用地,由于使用權無法交易,這些土地大多陷入‘沉睡’之中?!焙榻B,當時,作為遼寧省唯一的試點地區,海城通過改革率先將這些土地激活。
此外,西柳紡織服裝產業園一次性調整入市40萬平方米土地,一舉破解了鎮區產業發展與用地之間的矛盾,成為全國單筆最大集體建設用地入市項目。
截至目前,海城通過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共完成入市土地132宗、141公頃。
持續拓展農村金融渠道
海城農村土地林地資源、農民各類種養設施、農產品倉儲設施、農房等資源資產總價值約2750億元。在深耕國家農村改革試驗區的探索中,如何將這些沉睡的資產激活,成為擺在海城人面前的一個課題。
敢闖敢試、實干為先的海城人,充分發揮改革試點優勢,在組建東北地區首家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的基礎上,推動新型金融保險改革,不斷拓展農村金融渠道,解決了設施可抵押、權能可貸款問題,激活農村沉睡的資產。
南臺鎮張胡臺村村民高士斌是玉米種植大戶,承包土地215公頃,2014年以土地承包經營權作抵押,獲得海城農商銀行貸款90萬元。2018年高士斌因流動資金不足向海城農商銀行再次申請貸款,農商行則為他辦理了海城市首筆“銀農擔”貸款業務,通過“銀行+擔保公司+保險+期貨”的整合,他拿到了280萬元的貸款,解決了資金短缺問題。
據介紹,自海城在全國率先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以來,創新完善了多種金融模式,全面拓寬了農村金融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