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村(農牧)廳(局、委),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局(廳、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局、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局:
去年以來,各地深入貫徹落實《關于切實提高農村改廁工作質量的通知》(中農發〔2019〕15號),堅持問題導向,嚴把改廁“十關”,扎實提高工作質量,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從2019年國務院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大檢查和媒體反映的情況來看,一些地方農村改廁工作仍存在不尊重群眾意愿、工作銜接不到位、技術模式選擇不合理、施工質量不達標、脫離實際等問題。今年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收官決勝之年,農村改廁任務艱巨,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視,把這項工作抓緊抓實抓出成效,在堅持嚴把改廁“十關”的基礎上,進一步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廁所改不改,農民說了算,決不能為改而改,決不能為了完成任務、片面追求衛生廁所普及率而違背農民意愿強拆強建。要注重發揮農民作為改廁參與者、建設者和受益者的主體作用,切實做好宣傳發動,通過發放明白紙、入戶講解、實地參觀、黨員干部示范帶動等方式,充分調動農民參與改廁的自覺性、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三年內有搬遷計劃的農戶、空掛戶、舉家外出以及猶豫觀望、暫時不愿改的農戶,可以緩一緩,不能替農民做主、搞強迫命令。要科學安排建設時序,做好工作銜接,避免“先拆后建、拆建脫節”、半拉子工程,最大程度減少改廁對群眾正常生活的影響。
二、找準適用技術模式。要堅持宜水則水、宜旱則旱,通過實地調研、技術論證、模式比較、試點示范等方式,科學選擇適合本地區的改廁技術模式,不能簡單照搬照抄,不能把改廁簡單當作改水沖式廁所。對一時拿不準的技術模式,要先開展試點示范,至少經過一個周期的測試驗證之后再決定是否推廣應用。對因選用技術模式不當出現問題的廁所,要及時研究提出改進、補救措施。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廁所污水和生活雜排水共治模式。要建立健全省市縣三級農村廁所革命技術支撐服務體系,組建專家技術服務隊伍,通過線上互動、線下指導等方式解決基層改廁難題。
三、嚴格執行標準規范。要堅持標準化引領,把標準規范應用貫穿于農村改廁全過程。近期,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批準發布了《農村三格式戶廁建設技術規范》《農村三格式戶廁運行維護規范》《農村集中下水道收集戶廁建設技術規范》3項國家標準,各地要強化宣傳貫徹和執行力度,組織專題學習培訓,提高基層干部、農民群眾、改廁企業等標準化意識。各省(區、市)要立足本地實際,積極推動農村廁所建設驗收、管理管護以及非水沖式廁所等方面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的制修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將農村改廁產品列為重點監管,加大質量監管力度。
四、公開透明實施獎補工作。要嚴格落實信息公開、村務公開的有關要求,建立完善公示制度,對獎補政策、獎補標準、資金使用情況等及時公開,提高透明度,確保群眾知情權。要準確掌握基礎數據,定期調度工作進展,適時組織實地抽檢,防止信息失真、搞“數字改廁”,避免“把沒改完的當改完了”。要嚴格落實“先建后補、以獎代補”,不能簡單以“發錢”或“發廁具”代替改戶廁,不能大包大攬過度承諾、片面追求農戶“零費用”改廁,不能脫離實際簡單壓低改廁成本、只重數量不重質量。要按合同約定及時組織驗收,不得拖欠、克扣或挪用工程資金。要提高資金執行進度和資金使用效益,強化績效結果應用, 避免出現資金閑置等問題。
五、建立健全運行維護機制。要堅持建管并重,農村改廁到哪里,運行維護體系就覆蓋到哪里。要通過現有渠道,安排適當資金支持改廁后期運維管護,保障廁所建成后持續正常使用。做好改廁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機銜接、統籌推進,沒有解決好廁所糞污收集和利用去向問題、沒有落實好維修服務措施, 寧可不開工不建設。要積極研究廁所糞污就地就近資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徑,宜肥則肥、應排則排。要加快探索社會化、專業化、市場化的管護方式,鼓勵具備條件的地方將保潔維護與公益性崗位相結合,做到管護有制度、有經費、有人員。鼓勵開展廁所使用率、群眾滿意度等數據調查,及時查找問題,不斷提升保障和服務水平。要強化農民群眾對戶廁管護的主體責任,結合村莊清潔行動、城鄉環境衛生整治、愛國衛生運動等,加強文明如廁、衛生防疫、廁所日常管護等宣傳教育,不斷提高農民群眾文明衛生意識。
農業農村部
國家衛生健康委
市場監管總局
2020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