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用水價格擬漲,電費上漲水處理費增加
來源:www.ynshenlong.cn 發布時間:2010-06-18 閱讀次數:
2009年恐怕是全國水價調整最為頻繁的一年。從年初開始,各地調整水價的聲音就此起彼伏。
北京市發改委于2009年12月向社會公布了本市居民水價調整聽證方案要點。上調的污水處理費將全部用于提高本市污水處理能力、再生水生產能力和污泥無害化處理水平。全面推進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2012年城區污水處理廠全部改造成再生水廠,全市再生水利用率由2008年的57%提高到80%。MBR膜、MBR膜生物反應器的污水處理及中水回用技術無疑是目前污水處理中新的亮點。
北京本次上調的水資源費全部用于建立北京市水資源節約專項資金,用于全市水資源利用和保護、節水工程投入和節水項目獎勵等方面,支持和鼓勵節約型、環保型的生產、生活模式,促進全市水資源節約,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調價的理由集中于兩點,“保護水資源和水廠運營虧損”。
前者的調價理由還算充分,但企業在談及虧損之時,卻一直無法清晰地給出成本明細。以至于有聽證代表認為,無法判斷漲價的理由是否充分。
水廠的運營成本究竟幾何?
以江蘇省第二大城市徐州為例,地處南北方過渡地帶,是全國重要的交通和鐵路樞紐,能源基地和工業基地。從古至今,徐州的航運業一直比較發達,城內共有河流213條,其中已定級航道51條,總里程1065.2公里。
京杭大運河港口是全國內河十大港口之一,萬寨港也是國家級內港,邳州港、雙樓港、孟家溝港則擔負國家北煤南運的中轉重任,是華東能源的重要集散地,年吞吐能力為2000萬噸。
徐州市今年3月份決定調整水價,隨后經過聽證會等程序,新的水價于2009年7月1日開始執行。這樣一個河流密布的古城,并不算是缺水城市,水價調整的理由又是什么?
按照新的水價實施方案,居民生活類用水將從原有的2.47元調整為2.72元,每噸上調0.25元,上漲10.1%;行政事業類用水由現行的每噸3.12元調整為每噸3.42元,上漲9.6%;生產類用水由現行的每噸3.27元調整為每噸3.57元,上漲9.2%。
如果從調整次數上計算,這是徐州市自2003年來第四次價格調整。但在徐州市政府的官方說法中,這屬于第二次水價調整。原因在于,前三次調價實際上都屬于《徐州市區“十五”期間自來水價格及污水處理費調整方案》里的分步實施細則。而此次調價,則屬于《徐州市十一五期間自來水價格及污水處理費調整方案》的第一步。從2003年3月至今,徐州市普通居民每用一噸水,需要多交1.32元,漲幅94.2%。
其實水價調整比較大的往往是水資源費或者其他代收費用,如污水治理費,真正交到水廠手中的極少,因此輿論稱水價上漲是因為水企叫虧是一種誤導。
城市供水到戶價格由含稅基本水價、城市公用事業附加、城市污水處理費、水資源費、省水處理專項費用等五部分構成。后來這五部壓縮至四項,分別為基本水價、城市附加費、污水處理費和水資源費。
后三項實際上都是自來水公司代政府和污水處理廠收的費用,真正落入水廠荷包的只有基本水價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