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科院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有力支撐現代農業發展
本網訊 2014年,中國農科院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核心,加強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集成生產模式示范,推進種業科技成果權益比例改革試點和全院科技產業發展,為我國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
六大作物增產增效技術集成生產模式研究與示范取得明顯成效。針對不同作物在不同區域、不同生產季節的要求,通過院內12個研究所和院外210個相關單位近2000名科技人員的聯合協作攻關,構建了水稻、玉米、小麥、大豆、油菜、棉花等6種作物共9種技術集成生產模式,集成了好氧栽培、免疫誘抗劑、秸稈快速腐解、生物降解地膜、機械收獲等40多項關鍵實用技術成果,建立了38個相對固定的試驗示范基地,輻射帶動了區域現代農業的發展,取得了明顯的增產增效效果,為農業部高產創建提供了技術儲備。6種作物增產均超過10%,最高可達44.7%;通過節本省工,畝均增效500元以上。
牽頭建設的國家種業科技成果交易平臺投入運行。根據農業部的安排,“國家種業科技成果產權交易中心”建成并掛牌交易,種業科技成果價值評估平臺、國家種業科技成果電子交易平臺、全球種業知識產權數據庫也已建成上線使用,獲得農業部等上級主管部門的充分肯定。初步梳理出全院成果560項,重點推介180項,成交6項;院外收集、整理出讓方意向成果60余項,受讓方意向20余項,成交3項。9項成果交易在“種業科技成果確權推介交易活動”上正式簽約。積極推動作科所、蔬菜所、水稻所開展首批種業科研成果權益改革試點,制訂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明確成果權利歸屬與權益分配原則,試點工作開端良好。
院地科技合作助推地方經濟發展。全院推廣農作物及畜禽新品種218個、新產品116個、新技術372項,推廣農作物總面積8.6億畝、畜禽2.3億頭(羽)。配合農業部高產創建等重大科技興農活動,組裝配套了30多項新成果新技術進行推廣應用。秈粳雜交稻新品種“春優927”創畝產955公斤單產新紀錄;小麥品種“輪選987”平均畝產682公斤,創造了北京市小麥單產最高紀錄;新疆萬畝玉米示范田實現1227.6公斤的全國畝均單產新紀錄。探索院地合作新機制,采取與地方開展合作研究、共建試驗示范基地、聯合培養人才、派遣科技人員掛職等多種形式,加快提升地方農業科技發展水平。
相關新聞
- 爭當現代農業建設排頭兵——長春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現場推進會議綜述 2020-07-22
-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出臺意見深化高標準農田建設“四個結合”創新工作 2020-04-17
- 四川省八條金融措施支持現代農業 拓寬農業農村抵質押品范圍 2020-03-30
- 站在田埂 看到希望 2020-03-05
- 精準有效防控疫情抓實備春耕生產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全年目標 20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