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互動 > 直播訪談 > 國新辦舉行鄉村治理工作新聞發布會 > 相關新聞
當前位置:首頁 > 互動 > 直播訪談 > 國新辦舉行鄉村治理工作新聞發布會 > 相關新聞
本網訊 6月5日,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舉行鄉村治理專題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司長張天佐介紹了鄉村治理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副司長趙鐵橋,河北省邯鄲市肥鄉區區委副書記、區長李書平,安徽省天長市委書記鄧繼敢一同出席發布會。首批20個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在會上發布。
20個典型案例為鄉村治理提供經驗
張天佐表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鄉村治理工作。近年來,各地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的決策部署,發揮農村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因地制宜加強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創新鄉村治理方式,提升鄉村治理能力,涌現出了一批好做法好經驗。為此,中央農辦秘書局、農業農村部辦公廳日前下發通知推介首批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案例包括北京市順義區“‘村規民約’推進協同治理”、天津市寶坻區“深化基層民主協商制度”、河北省邯鄲市肥鄉區“紅白喜事規范管理”等共20個。
據介紹,這些案例既有市、縣層面開展的創新,也有鎮、村層面的探索實踐,有效解決了鄉村治理面臨的一些難點、痛點、堵點問題,在加強基層黨建、完善治理體制、健全治理體系、創新治理方式、提升治理能力等方面積累了經驗,闖出了路子,提供了樣板,體現出較強的實用性、可操作性和可借鑒性。“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中央對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作出明確部署,各地關于鄉村治理的實踐探索將不斷豐富,典型經驗還有待進一步挖掘。”張天佐說,有關部門將繼續研究和總結各地的典型做法,成熟一批,推介一批。
張天佐說,典型引領是推進工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這次發布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就是要充分發揮其引領和示范帶動作用,同時鼓勵各地深入地研究鄉村治理的規律,探索鄉村治理的路徑和方法,進一步促進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建設。各地應該從實際出發,在吸收借鑒典型經驗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地創新適合本地實際的鄉村治理方式方法,切實加強和提高鄉村治理能力。
典型案例包括多樣治理模式
趙鐵橋對20個典型案例的具體特點進行了介紹。他說,這些案例是從全國各地選送的100多個案例中精選出來的典型。它們的共同點是,在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下,探索形式多樣的治理模式。大體上可以分成四個類型:第一類案例,注重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密切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完善鄉村治理體制機制。第二類案例,側重于發揮自治、法治、德治的作用,探索“三治”結合的有效途徑,健全鄉村治理體系。第三類案例,主要是通過完善基層議事協商機制、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積分考評、規范管理村級事務等創新治理方式,提升鄉村治理能力。第四類案例,基本聚焦于宅基地改革、村級權力監管、紅白喜事大操大辦、天價彩禮和殯葬陋習等突出問題,尋求有效解決辦法,提升鄉村治理效果。
在回應記者提出的“三治結合”問題時,張天佐說,自治、法治和德治在鄉村治理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共同服務于強化鄉村治理的總目標。從三者的關系看,自治為法治和德治建設奠定組織基礎,法治為自治和德治建設構建制度保障,德治為自治和法治建設提供價值支撐。要通過深化自治、強化法治、實化德治,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支撐。
“空心村”的社會治理同樣需要加強
隨著我國城鎮化的推進,農村大量的人口轉移到城鎮,有一些農村人口逐步減少,出現 “空心化”問題。在回應相關問題時,張天佐表示,“空心村”的管理依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現實問題,解決這一問題需要綜合施策,要按照國家鄉村振興規劃的部署和要求,從國家層面、從各級政府層面對村莊的布局要做一個合理的規劃。第一,組織建設必須要加強,包括基層黨組織、村民自治組織、農村的社會組織和經濟組織的建設都需要繼續加強。第二,探索網格化管理方式,黨員、村干部要按照分工分片地聯系群眾和農戶,盡量把每戶農民都納入到一個網格化管理的區域里。農民有什么訴求,基層組織能夠隨時掌握;有什么困難,可以隨時幫著解決;農村有什么問題,可以隨時發現和處置。第三,要順應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因地制宜地通過行政辦法和經濟激勵措施鼓勵規劃撤并內村莊的剩余人口向中心村轉移,同時,處理好農民的權益,對村莊原有的區域科學有效地利用。
對于向薄弱村選派第一書記,張天佐認為,這是一項重要的制度安排,應該繼續堅持下去。駐村第一書記的制度有利于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有利于密切聯系農民群眾,同時也有利于加強農村與縣鄉政府的聯絡溝通。在實踐中,很多駐村第一書記在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加強農村社會管理,解決一些突出問題方面作出了很多很有成效的工作。
加強小微權力管理 規范紅白喜事操辦
在介紹如何對權力進行規范,避免出現小官巨貪“蒼蠅式”腐敗相關經驗時,鄧繼敢說,近年來,安徽省天長市對農村小微權力進行清單式管理,加強了農村小微權力的監管。第一,抓好制度化建設。建立并推行小微權力清單管理制度,對村里老百姓所關注的“三資”管理和保障救助等村民普遍關心的問題進行梳理,形成小微權力清單目錄,推行“清單+積分”管理模式。第二,推行積分制管理。對于村干部個人履行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情況進行量化評分,最終所得積分與村干部薪酬待遇和績效進行掛鉤,做到獎勤罰懶,調動村干部履職盡責的工作積極性。第三,開展常態化的監督。建立并落實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兩書三單四報告”制度,推行村(社區)巡查全覆蓋、主動查在小微權力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做到以查促改,同時建立村務監督制度,配備紀檢委員,并兼任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對村級事務辦理實行全程監督、監控和把握。
對于農村一些地區出現的天價彩禮、人情比附、婚喪事大操大辦等不良風氣,河北省肥鄉區提供了好的經驗和做法。李書平介紹,肥鄉區把移風易俗作為樹立文明鄉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工作,堅持綜合施策、協調推進,探索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治理路徑。一是成立區、鄉、村三級移風易俗工作領導小組,由三級書記任組長,層層簽訂責任狀,全力推動落實。二是265個行政村全部成立村民事務理事會,制定紅白事操辦標準,對紅白事的席面規模、用車數量、辦理天數等都作出具體規定。三是區、鄉、村三級婦聯組織建立義務紅娘隊380支,每個村都有3-5名義務紅娘。四是出臺“移風易俗好家庭”成員免費體檢等六個方面的優惠政策,形成了良好的激勵效應。五是由區委辦、組織部、宣傳部、政法委、民政局等5個部門組成巡查組,開展常態巡查,發現違規辦理的公開處置、全區曝光。
(農業農村部網站 韋科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