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互動 > 直播訪談 > 農業農村部就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形勢舉行發布會 > 相關新聞
當前位置:首頁 > 互動 > 直播訪談 > 農業農村部就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形勢舉行發布會 > 相關新聞
本網訊 4月23日上午,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一季度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政策與改革司副司長趙長保、畜牧獸醫局副局長王俊勛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據介紹,今年以來,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扎實做好農業農村各項工作,農業農村經濟總體平穩、開局良好。一季度第一產業增加值達到8769億元,同比增長2.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600元,實際增長6.9%,延續了“雙增長”的好勢頭。
糧食生產穩定發展,種植結構持續優化
谷雨剛過,農業生產進入春耕大忙時節。針對社會關注的糧食生產問題,魏百剛介紹,今年冬小麥面積基本穩定,長勢總體好于去年,現在多處于孕穗抽穗期,再有1個月左右就陸續開鐮收獲,夏糧豐收基礎較好。春耕生產有序推進,化肥農藥柴油等農資供應保障充足,預計累計投入農機具2200多萬臺(套),供應玉米水稻大豆種子70億斤。當前,南方早稻栽插近七成,東北地區已陸續開始整地播種,全國已播農作物3.5億畝,完成意向面積的25%以上。
在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保障方面,2017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的指導意見》,提出力爭用3年時間完成10.58億畝“兩區”劃定任務。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全面完成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劃定任務。對此,魏百剛表示,農業農村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大力推進此項工作,已經完成10.16億畝“兩區”劃定工作,占比達到96%,上半年有望基本完成劃定工作。
下一步,“兩區”將實行精準監測,在安排高標準農田建設投資時也會向“兩區”傾斜,著力夯實“兩區”產能基礎。研究“兩區”的差異化支持政策,調動農民種植“兩區”目標作物的積極性,穩定目標作物面積,穩住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基本盤。
同時,我國種植業結構進一步優化。魏百剛說,今年國家繼續實施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啟動實施大豆振興計劃,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面積3000萬畝,糧改飼面積1200萬畝以上。在這些政策的引導下,意向調查表明,“鐮刀彎”等非優勢區玉米結構調整成果將繼續鞏固,市場緊缺的優質稻谷、專用小麥、優質飼草等面積有所增加,大豆、油菜等作物面積增加。農產品質量安全穩定向好,例行監測總體合格率繼續保持較高水平,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總量接近4萬個。
生豬生產和調運正常秩序加快恢復,豬價走勢值得高度關注
去年8月我國發生非洲豬瘟疫情以來,截至今年4月22日,共發生了129起非洲豬瘟疫情。當前,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勢頭趨緩,今年共發生疫情30起,有23個省份疫情已經解除,生豬生產和調運正常秩序加快恢復。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一季度生豬出欄1.88億頭,同比減少5.1%;豬肉產量1463萬噸,同比減少5.2%。
王俊勛介紹,發生疫情以來,農業農村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強化疫情排查,及時發現疫情;果斷處置疫情,防止第二次擴散;加強重點環節管控,努力阻斷疫情傳播途徑;加強宣傳,科學引導社會輿論,努力把疫情防控工作抓實、抓好。截至目前,在已經發生的家豬疫情中有80起疫情是主動排查發現的,已有119起家豬疫情查明了傳播途徑,全國累計撲殺生豬102萬頭,中央財政已經安排了6.3億元的補助經費。據悉,各省加快了疫情確診實驗室建設,做到了疫情及時確診。同時完成了首批11個非洲豬瘟快速檢測試劑的篩選,為快速診斷提供了條件。
針對近期市場上豬肉價格漲幅較大的現象,王俊勛表示,受疫情影響,生豬產能持續下降。據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3月份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出現“雙下降”。從價格看,以往春節過后豬價會出現回落,但今年不跌反漲,主要原因是疫情發生后,養殖戶的正常補欄沒跟上,可以提供上市的肥豬數量不足,供應趨緊導致價格快速上漲。4月第一周,生豬價格為15.15元/公斤,同比上漲36%。總的看,豬價已經提前進入了上漲周期,預計后期生豬供應將趨緊,全年豬肉產量下降,四季度生豬價格將突破2016年的歷史高點。
魏百剛表示,將努力穩定生豬市場供應能力。近期,農業農村部要求各地加強生豬生產和市場監測預警,強化一系列政策措施,確保生豬生產平穩運行。
農村一二三產加快融合發展, 產業扶貧成效不斷顯現
當前,各地把現代農業產業園作為重要抓手,大力推進鄉村產業振興、農業高質量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魏百剛介紹,目前,全國已批準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62個、認定20個,帶動各地創建1000多個省級和一大批市縣級產業園。一季度,農產品加工業穩定發展,預計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營業收入3.4萬億元,同比增長3.6%。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提質升級,在節假日期間,到農家體驗農耕樂趣、品味民俗情調、感知田園風光,成為居民出游的重要選項。農產品網上交易額較快增長,據大數據平臺顯示,一季度食品類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16.8%。鄉村創新創業深入推進,返鄉“雙創”人員超過780萬人。
在回答關于產業扶貧的問題時,魏百剛表示,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產業扶貧工作,各地普遍建立產業發展指導員制度,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產銷對接活動,強化產業發展科技支撐,產業扶貧成效不斷顯現,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快增長。去年10月,中央巡視組對農業農村部黨組開展了脫貧攻堅專項巡視。農業農村部對照巡視反饋意見,逐項研究、逐條落實,專門制定整改方案,確定了7方面、78項具體整改措施,并印發了2019年產業扶貧實施方案。今年,農業農村部將以巡視整改為契機,強化資金項目傾斜、強化農產品產銷對接、強化科技人才服務、強化新型經營主體培育,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生產發展等相關資金進一步向貧困地區傾斜,并優先支持“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全年將舉辦10場以上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爭取覆蓋所有集中連片和深度貧困地區,第六批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認定將優先考慮貧困地區推薦的企業。
農民收入較快增長,鄉村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
農民收入是關系農村民生的重要方面。據介紹,今年以來,我國農產品市場運行總體穩定,價格季節性上漲,帶動家庭經營凈收入名義增長5.9%。外出務工總量和工資水平實現雙增長,3月末,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達到17651萬人,同比增長1.2%;月均收入達到3996元,同比增長7%,帶動工資性收入名義增長9%。一季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600元,名義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9%,高于GDP增速0.5個百分點,高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速1個百分點,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為2.53,同比下降0.02。
趙長保表示,從一季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情況來看,仍然處于中高速區間,農民增收形勢總體上是穩定的。黨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農民收入要在2010年基礎上實現翻番的目標。去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617元,目前看,基本可以提前實現這個目標。但是在國內外形勢錯綜復雜的背景下,農民的就業增收還面臨一定的不確定性,需要未雨綢繆。近期來看,要做好農業節本增效文章,穩定農民家庭經營收入;發揮傳統就業渠道“穩定器”作用,積極培育發展新動能,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深化農村改革,促進農民財產性收入增長;完善農業支持保護政策等,提高農民轉移性收入。與此同時,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補齊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增進民生福祉。
關于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進展,趙長保表示,2015年以來,農業農村部先后開展三批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共確定3個省、50個地市、279個縣為中央試點單位,前兩批129個縣的試點任務目前已經完成。截至目前,全國已經有超過15萬個村完成了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確認集體成員3億多人,累計向農民股金分紅3251億元,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
隨著農村居民收入不斷提高,鄉村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魏百剛介紹,一季度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達到3525元,同比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8%,快于城鎮居民消費支出增速2.7個百分點。鄉村消費品零售額達到14388億元,同比增長9.2%,增速超過城鎮1個百分點,農村市場已成為擴大內需的亮點。
(農業農村部網站 叢琳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