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淮海、東北、長江流域等花生主產區春花生即將開始大面積播種,根據今年氣候特點和各產區生產實際,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會同國家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專家組提出2023年花生春播生產技術指導意見。
一、優化種植結構
充分利用糧食作物的茬口,優化種植結構,提高糧油種植綜合效益。利用花生抗旱耐瘠的優勢,適度增加山區丘陵等土壤較為貧瘠地區的花生種植面積。在積溫較高、耕地質量較好的春花生產區,將二年三熟制春花生調整為一年兩熟制夏直播花生。適度增加中輕度鹽堿地花生種植面積。發展花生與玉米、果菜等間作,促進糧油均衡增產。
二、因地制宜選種
以當地的區位優勢為基礎,結合市場需求和生產實際,優化品種布局。合理選用高產、穩產、優質、多抗、適宜機收的花生品種。推薦種植高油酸品種,適應中高端市場需求。黃淮海產區宜選擇生育期125天左右、株型緊湊、耐密植、結果性能好、抗病抗逆性強的中大果型高產優質花生品種。東北產區宜選用生育期120天左右的中早熟花生品種;緯度偏高、無霜期短、積溫低的地區可選用生育期115天以內的早熟品種。長江流域產區宜選用生育期120天左右的中早熟品種。間作春花生可選用較耐蔭、高產、中大果、適應性廣的中早熟品種。二年三熟制春花生可選用結果集中、品質優良、綜合抗性好、適宜機收的中晚熟高產品種。
三、做好播前準備
培創良好的土壤條件。深耕改土,加深活土層,提高土壤通透性和蓄水保肥能力。精細整地,為播種打好基礎。及早修整好排灌設施,做好抗旱防澇準備。做好種子處理。花生播前10天左右剝殼,剝殼前曬種2—3天,提升種子活力,消滅部分病菌,提高發芽率。剝殼后做好種子精選,剔除破損粒、霉變粒和異形種子,做到種子飽滿、大小均勻、活力強。播前根據生產需要,采用殺菌劑、殺蟲劑、根瘤菌、微肥等單獨或復合拌種或包衣,達到防病防蟲、增加固氮、補充養分等目的。
四、適期適密播種
適期足墑播種。春播露地種植大粒型、小粒型和高油酸品種的適宜地溫分別為17℃、15℃和19℃以上,覆膜花生播期可比露地提早7—10天。播種適期內,要搶墑播種。春花生在墑情有保障的地方要適期晚播,避免倒春寒影響花生出苗。長江流域產區播期一般在3月底至5月上中旬,黃淮海產區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東北產區在5月中下旬。播種時土壤相對含水量在65%—75%為宜;有滴灌條件的地塊亦可先播種,播種后立即進行滴灌灌水。合理密植,規格播種。一般春播大粒型品種雙粒畝播0.8—1萬穴,小粒型品種雙粒畝播0.9—1.1萬穴。肥水條件較好的地塊宜稀播,旱薄地宜密植。有條件的地方根據品種特性和土壤肥力狀況,提倡單粒精播。黃淮海、長江流域產區畝播量在14000—16000粒,東北產區畝播量在12000—15000粒。推薦起壟(覆膜)種植,壟距85—90厘米,壟面寬50—55厘米,壟上播2行,壟上行距30厘米,穴距根據種植密度確定。播種深度3—5厘米。地膜宜選用降解地膜。機械播種的要增強農機農藝融合度,保證花生規范化、標準化播種;同時綜合考慮后續的田間管理、收獲等機械化作業的配套性。
五、科學合理施肥
因地制宜測土配方施肥,重視前茬施肥,重施有機肥,合理搭配氮、磷、鉀、鈣等養分,提高肥料利用率。重施基肥,合理追施化肥,確保養分供給均衡。推薦使用花生肥效后移技術,施用緩控釋肥,確保養分持續、平衡供應。酸性土壤可增施鈣鎂磷肥等含鈣的偏堿性肥料;肥力較低的土壤和生茬地,可增施花生根瘤菌肥。按照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的施肥原則,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效。
六、加強田間管理
一是及時放苗補苗。覆膜花生要及時破膜放苗,釋放第一對側枝,防止膜下高溫燙苗、燒苗;破膜放苗要在上午9時以前或下午4時以后進行,以免高溫閃苗傷葉。花生出苗后,立即查苗,發現缺苗時要用同一品種及時補種,避免品種混雜。二是做好水分管理。在足墑播種情況下,花生苗期一般不用澆水,但全田第一朵花開放時須澆好初花水,且要澆足澆透。飽果期遇旱及時小水輕澆潤灌。澆水宜在早上或傍晚進行,提倡噴灌、滴灌,避免低溫井水灌溉。三是合理控旺防倒。中后期噴施殺菌劑、生長調節劑等用于防病控旺防倒伏,同時增施葉面肥提高防葉斑、防早衰的效果。四是加強中耕除草。花生播種后,應及時噴施除草劑封閉除草。若播種時未噴施除草劑,出苗后花生田雜草多,可噴施苗后花生專用型除草劑。開花下針期避免噴施除草劑,以免產生藥害,導致果針入土困難。花生封壟前,露地花生在行間、覆膜花生在壟間進行中耕培土,利于果針入土結實。五是注重綠色防控。采用物理誘殺和生物防治等方法防治蟲害、化學藥劑防治病害。推薦黑光燈、性誘劑和誘蟲板等物理誘殺技術。推薦使用無人機施藥。